臘月二十三, 小年夜。
程丹若提前下值,囑咐奶娘宮女照看好皇次子,自己則匆匆來到西華門, 坐上等候已久的馬車。
“冷不冷?”謝玄英立即握住她的手,緊緊捂在手心,“餓不餓?”
她搖搖頭:“出來前吃了糕點。”
他的掌心很熱,連帶著心口也暖和了起來。程丹若放鬆腰背, 安靜地靠著他。
雪花紛揚,落在泥濘的街道。
不多時, 靖海侯府到了。
今天也是年節,當然要回家吃飯。明德堂一如既往地亮堂富貴, 家具帳子燈籠都換成冬季的款式, 厚厚的棉簾子擋住寒風, 炭火一點煙味也沒有。
屋裡散發著檀香的氣味,馥鬱甘甜。
榮二奶奶客氣極了:“三弟和弟妹來了,外頭風不小吧?”又催促兒子喊人,“叫嬸母。”
安哥兒養到十幾歲, 雖然還是略顯文弱, 但總算立住了,規規矩矩行禮:“見過三叔,三嬸。”
程丹若點點頭:“安哥兒高了不少。”
小少年立馬露出笑容。
魏氏也忙拉過兒子:“康哥兒, 叫人。”
康哥兒頑皮得多, 做了個鬼臉才從榻上起來:“伯父伯母安。”連帶著賴在奶娘懷裡的小豆丁,也跟著哥哥喊人, “伯父伯母安!”
這是前兩年,謝四的妾室為他生的庶子,才三歲多點, 正是最可愛的時候。
程丹若笑著應了。
往裡走,柳氏身邊擁滿了人,坐在她身邊的是謝大的嫡女福姐兒,謝二的庶女純姐兒,謝四的長女順姐兒,以及靖海侯的妾室生的藍姐兒。
——是的,謝玄英又多了個庶妹。
“弟妹來了。”莫大奶奶久違地出現,已是中年婦人的打扮。她隨謝大在外多年未歸,如今卻因為福姐兒歲數大了,該說人家,才回到京城物色。
“大嫂何時來的,我竟未曾迎接。”程丹若歉疚道,“實在不該。”
莫大奶奶笑道:“昨兒下午才到,你是大忙人,不必這般客氣。”
“怠慢了。”
“一家人不必如此。”
雙方客氣地謙讓,全不見昔年的劍拔弩張。
唯有柳氏,看看大房、二房和四房的人丁興旺,再看看三房就兩個人,用儘力氣才能不歎息。
妯娌間寒暄兩句,便差不多到了開席的時間,事實上,若非為了等程丹若,早該吃飯了。
家中人口漸多,分了男女兩桌,不過都是至親,也就沒有隔開,男人的桌擺在正廳,女人的桌擺在次間。
侯府的席麵一如既往地山珍海味,不乏綠葉蔬菜,金貴得緊。
程丹若挑著蔬菜吃。
桌上主要是莫大奶奶活躍氣氛,描述他們一家在外地吃什麼用什麼,柳氏意思意思關懷兩句,榮二奶奶和魏氏負責捧哏。
程丹若最簡單,“是麼”“還有這樣的事”“原來如此”,套話反複用,表示自己在聽就行。
認識十幾年了,婆媳也好,妯娌也罷,多少了解彼此的為人,大家對她的容忍度很高,假裝聽不出話中的敷衍。
席麵熱熱鬨鬨地吃完了。
程丹若發現,謝家的廚子水平爐火純青,一盅平平無奇的鴨糊塗,侯府做得就是更好吃。湯羊也是,一點膻氣也無,酥爛又不失鮮嫩,能連吃好幾塊。鹿肉薄薄脆脆,淋上秘製醬料,彆有滋味。
社畜一天,唯有美食才能撫慰空落落的腸胃。
席罷,漱口淨手。
莫大奶奶瞥她一眼,剛想提起福姐兒的事,謝玄英就進來說:“父親喊我們去書房說話。”
程丹若:我就知道。
她認命地起身,準備再和部門領導開個小會。
外麵的雪下得更大了,抄手遊廊兩邊都放下了簾子,阻擋雪花飄入。地麵濕滑,謝玄英借著月色的掩護,牢牢握住她的手臂,免得她跌跤。
書房裡也燒著兩個大炭盆,熱氣撲麵。
小廝重新上了茶水,掩門出去。
程丹若一看,更正了念頭,不是小會,是密會。
她喝口茶,等靖海侯的開場白。
“老三媳婦。”靖海侯第一個就點她的名,“你每日進宮,陛下的身體如何,可有成算?”
程丹若:“兒媳不太清楚,陛下並未召見。”
“你如今天天在宮裡,務必多加留神。”靖海侯叮囑道,“及時傳出消息,必要時,須攜皇長子在旁侍疾。”
她點點頭。
“皇次子如何?”他又問。
“老樣子。”程丹若道,“比普通孩子更孱弱些,恐怕要在暖箱裡住到開春。”
靖海侯頷首,斟酌道:“陛下已經有了春秋,此番無事自然最好,若有什麼意外,還是要今早準備方穩妥。”
程丹若道:“儲君既立,當是無礙的。”
“此言差矣。”靖海侯瞟她一眼,緩緩道,“越是這種時候,越難預料變化,凡事小心起見總不會錯。”
程丹若一時沒理解,但對靖海侯這樣的領導,無須多問,聽話就行:“是。”
靖海侯又關切地問了謝玄英兵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