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物理(十二)(2 / 2)

這世道哪裡有什麼因為沒有先例就不能做的?哪有會浪費時間精力,於是就不嘗試的事情?

多虧了他們的支持,和朱元璋本人的堅定選擇。

大明統一從老農手上收購良種,再統一進行種植培優,挑選出其中長勢最好的部分,現在的實驗田的長勢可好太多了。

當然……

也正因為如此,朱元璋根據實驗田的收成和朝臣們展望了一下未來的國庫收益,頒布了新的政令。

以後的田稅根據土地的麵積和產量來收,但是呢,有一個依據,在實驗田和田地產量中有權衡,富戶是這兩種中的高的產量來,普通農民是根據低的來,如果有天災人禍,則會酌情降低。

富戶有降低的機會,那就是,需要證明沒有隱田,而這個證明很簡單,根據領的肥料來確定。

多少地可以施多少肥最好這件事,也是經過實驗的,有官府統一發放,領了和田地相符的量,就可以得到一個條子,在測量產量的時候,如果產量和實驗田的產量相符或者高,那就證明沒有隱田。

是個很簡單粗暴的方法,但是也確實讓不少富戶哭著喊著求官府派人直接測量有多少地,生怕自己測的不準,到時候領的肥料少了,產量比彆人家的低。

也有嘴硬的,非要藏起來一部分田,隻不過,有肥料和沒肥料有時候的差彆是很大的,眼看著彆人因為施肥比自己產量更高,而他自己家裡種著貧瘠的地和半肥不肥的地,怎麼想怎麼後悔。

而第二年承認,就要補繳一部分錢,來挽回國家的損失了。

這個政策也是被很多官員抵製的,但是吧,朱元璋這個人手段強硬是真的強硬,他想做的事情,哪有做不成的呢?

也是現在的狀態更加體貼彆人,換成另一個更加壓抑的朱元璋,真得擔心自己的生命的。

好在天書的出現安撫了很多人的心,而政策也是更向著老百姓的,即使富戶試圖洗腦百姓,這樣的分化是在壓迫大家,安排老學究來講禮儀,講古製,講一切能洗腦彆人的手段,都沒能讓百姓們聽進這個“胡言亂語”。

現在的百姓也早非以往沒有上過學,不懂這世間道理的愚民了。

根本不信,已經不吃他們這一套了。

有了糧食之後,很多人也在想著報效國家這件事,第一選擇自然也就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朱元璋開辦的從郡一直到縣的學校裡,都收到了不少學生,朱元璋每次看都是欣欣向榮的樣子。

有不少人,比科舉選出來的人都優秀很多,也就是缺個科舉的手段,合理把人選出來當官了。

朱元璋很想要取消這個科舉製,退而求其次改掉科舉的內容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空印的事情,也讓他想要把現在的這些或是心照不宣,或是推波助瀾,或是故意縱然的人都換掉,換上更加積極的、真正能為大明做實事的人。

“限製的時候,我們順便調整一下科舉的內容吧,俺覺得啊……”朱元璋知道自己的這些文臣們肯定都是學的儒學,有可能不想要天書改製,但是還是說了出來,眼神堅定,巡視了一圈這些文臣們,想要看看是不是有人有不同的心思。

那自然是都兩眼放光。

這些人能在朱元璋還沒稱帝的時候,就跟著一起造反,還是來的他手底下,自然是在守舊和革新中,更喜歡革新的。

對於把科舉製考試的內容改掉的事情根本沒有什麼抵製。

“其實,陛下可以這麼做,我們科舉考的內容,應該是能歸進天書講的語文中的!”

劉基是第一個響應地,他甚至還提出了改進的方向。

“果然,偏謀這方麵啊,還是劉伯溫你更擅長一些啊!”宋濂連連誇讚,迅速舉一反三道,“這樣的話我們也可以開設數學,《九章算術》這樣的書原本就有人看過有所了解,應該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抵製。”

“那些抵製的人除了抱著貞節牌坊自己過去吧。”章溢真的已經在這個官場混地暴躁了起來,原本還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現在發現,確實是自己的問題,自己還不夠了解元朝黑暗官場的問題。

現在暴躁地很,恨不得把已經死掉的張昶的骨灰挖出來,直接給他揚了。

這人怎麼能壞到這個地步?不僅偷偷摸摸地聯係殘元的人,死了都還不安生,竟然還給他們埋下了這麼多的禍患。

幾人積極的謀算,一改之前的頹唐,一起開始為了大明的未來而開動著腦筋。

江思瑤是想不到她這個身處未來的蝴蝶能夠改變過去的曆史的,還在想著要怎樣才能用更簡單的話來講。

又想簡單,又怕出錯,她隻是個高考都考得不咋地的人,著實有些麻爪的。

【古代的寒門想要改變自己的階級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科舉這個手段。現在也是,而且現在的考試更多,能後悔的餘地也更大,每個考試都能改變。

隻不過啊,比起以前,似乎改的不會特彆大。

不對,或者說,並不是以前的改變比現在大,而是說,以前大家並不知道彆人的情況?

會有這種可能嗎?

或許?

畢竟現在的互聯網發展的太快了,以往戰火之中,“家書抵萬金”,而現在的家書,隻要網絡還在,什麼時候都能發出去。

不提這個了,我感覺或許我已經講完了?關於高考的,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嗎?】

江思瑤發現,無稿講自己不太感興趣的事情,那可太難了,每一段話她都絞儘腦汁。

她這句話隻是想“客套一下”,然後就迅速下線的。

她都不敢回想自己說過的話,感覺每一句話都是黑曆史一樣,可惜有人不給她這個機會。

【漢武帝劉徹】:這個科舉多久一次比較合適呢?

【秦始皇嬴政】:是一級一級在郡縣往上考嗎?

看到這倆的問題,江思瑤一瞬間都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我真是罪該萬死。

江思瑤倒不是覺得自己沒講好該死,她知道自己的水平,一個自己都學的半桶水的人,教好彆人?

無所謂,她會等學生自己成才。

而她自責的點在於,現在的語c老師嚴謹的很,豈不是在他們的設定裡,會變成秦漢開始高考?

嘿嘿,一想到有人本不該吃這個苦,江思瑤突然就快樂了,哪怕是非現實的,隻存在於語c老師們的設定中,她也覺得好棒。

喜歡,愛看,多來點。

就是沒找到這群語c老師的大本營有點可惜,以往沒接觸過語c的江思瑤,在線下用各種辦法找過了。

但是認識的人總是一邊欲言又止的表情,一邊說找不到,可惡,也太奇怪了。

找不到語c老師們的“家”,也沒關係,她美滋滋地介紹起來了。

【時間上呢,科舉是四年一次,不過會有加場的現象,叫做恩科。

高考就不一樣了,雖然雖然高中要上三年,但是每年都有高考,一般是高三了,去考試了,偶爾也有被提前保送進學校的,不是花錢啊,是學習成績夠優秀。

地點確實,是一開始在縣裡,然後慢慢到郡,再到中央去考試,在皇帝麵前做最後一次的測試,這個是殿試,也是決定最後的冠軍花落誰家的。】

“聽明白了嗎?這樣的話設置一份卷子有意義嗎?多設計幾份,這樣發往不同地方的時間不一樣,可是最後也都不能作弊,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嬴政還挺喜歡這個科舉的,特彆喜歡那句“廣羅天下英才”,他就是這麼想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