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六十七課 南朝煙雨(1 / 2)

一切的一切都正如扶蘇先前推論的那樣, 就像是他早已看透的命運的軌跡般。

許多年紀小的公子公主都對他們大兄投以憧憬仰慕的眼神。

扶蘇很不好意思。

他感覺這其實應該是……但凡了解政事,稍微有那麼點政治敏銳度的人就都能看出來的。

弟弟妹妹們那眼裡的崇拜不是假的, 被這麼看著,讓他有種赧然。

……嗯,一定要更努力,不辜負父的期待。

東晉滅亡,這一課的第一個部分也算是正式結束了。

第二個部分的“南朝”隻有一點點,連半頁都不到,李曉詩打算一言概括。

“在公元420到公元589年,一百多年的曆史中,華夏南方的這些政權更迭很頻繁,前後一共出現了四個朝代, 分彆是宋、齊、梁、陳四朝, 他們的都城都在建康,曆史上把他們統稱為‘南朝’, 和之前提到的北朝相對應。這也是朝代歌裡的魏晉‘南北朝’‘南北朝並立’。”

課本上內容不多, 老師講的也簡單,所以李曉詩說的也不多。

但觀眾們聽著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

哪怕是不認字沒見識的老百姓們, 聽這些話也不覺得真有那麼簡單。

他們都是生活在“曆史”中的人,他們比誰都更能清楚地從這三言兩語的描述中得出、李曉詩這樣的後世人所體會不到的東西。

比如, 在一百多年裡, 交換更迭了四個朝代。

……那每個朝代的時間得有多短?

時局、社會, 得多動蕩?

每個王朝又有多少皇帝?

他們得是什麼樣子——才能讓皇權更替得這樣頻繁?

不能細想,一想就感覺又是艱辛。

觀眾們看著天幕,李曉詩的眼神依舊清澈,看起來還有點高興:“宋是南朝國家領土最大的一個朝代,而且在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三十年裡, 他們輕徭薄賦,江南地區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

大家都看得出,她是真心真切地在為這段時間老百姓和社會感到高興。

但,除了沒心沒肺之人和懵懂無知的小孩兒,沒有人能輕易做出相同的表情。

用天幕的話說,他們是生活在“封建王朝”中的人——所以他們清楚地知道,三十年,三十年的兩個皇帝,真的能讓社會安定嗎?

三十年而已,又能改變什麼?

更彆說,四個皇朝一百多年,其中一個的兩位皇帝就占了三十多年,那剩下的又該有多短?

李曉詩道:“南朝時候地方貴族和將領勢力都很大,梁武帝蕭衍起兵奪得帝位後,放縱皇族和貴族官僚等剝削百姓,政治日益腐敗。後來又有了大規模的叛亂,建康失守了。江東最富有最安定的地區遭到了戰火侵蝕,百姓們被燒殺搶掠,導致千裡之內杳無人煙。從這裡開始,南北朝的對峙中,南朝就開始處於明顯的劣勢了。”

“這一課的第二部分,南朝的政治到這裡就結束了。”

李曉詩話音落下,李世民也收起了拿出來賞玩的字帖。

他再一次認識到了李曉詩生活的環境有多麼安定和諧。

連“粉飾”都粉飾得這樣不加遮掩,明明是給少年少女學史,卻對真實存在的事情避而不提,隻說好的一麵——宋武帝宋文帝固然不算特彆壞,但宋的其他皇帝裡,有哪怕一個是稍微算“好人”的嗎?

還有蕭衍,就隻說縱容,卻不說那些可惡的行徑。

教給李曉詩這樣的小姑娘的,隻有“宋”好的一麵,卻不說壞處。

到了繞不開的,比如胡人南遷亂政,南朝政權更迭,會提,卻是換一個概念,春秋筆法,再一筆帶過,完全不像秦漢那樣把矛盾和衝突都剖析清楚,才好讓學生對這個有深刻的認識;反而還會因為說得模糊,沒什麼特點,讓她即便想起“南北朝”,也說不出什麼大的問題,隻會覺得“啊,有這個朝代”,內容上還可能有點模糊。

不過即便是這樣,誰也不能說教的不對,畢竟這確實是事實。

隻讓少年人認識到積極陽光向上的一麵,這種教育方式不能說錯,隻能說在他們這裡是做不到的,畢竟要以史為鑒……或許隻有李曉詩生活的那個時代,才能讓這些孩子們無憂無慮陽光向上的成長罷?

隻讓人忍不住唏噓。

李曉詩卻已經說到了下一個部分。

“大家都知道,在秦漢時期,都是以鹹陽長安洛陽這些地區為主要發展中心的,所以南北方的經濟很不平衡,黃河、河水流域,經濟發達,是全國的重心,江南地區地域寬大,卻沒什麼人,生產力都很落後。”

李曉詩對這一部分明顯更感興趣,因為她覺得南方確實是個好地方,如果大家能早點知道,早點開發,可能就會有更多人能早點過上好日子。

明明現代南方好像才是最富有的,除了首都,大家都喜歡往南方去,不管是和外邊的國家交流還是一線城市的數量,好像都是南方更多。

而且之前看電視也知道大宋也很富有,南宋尤其。

李曉詩很熱切:“在西晉的衣冠南渡之後,大批大批的北方人民為了躲避災禍來到南方,他們帶來的不隻是人、大量的勞動力,還有更多北方先進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所以南方這片本來就很適合種地、氣候自然條件各方麵都很優越的地區終於得到了開發,經濟也迅速發展了起來。”

她開始數知識點:“當時南方地區沒有什麼戰亂,社會安定,在這些南遷來的人民幫助以及本地人的努力下,人們開墾出了大量的荒地、隨著耕地變多,為了灌溉而來的水利技術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農耕的生產技術上也是,當時耕地用的犁得到了改進,大家精耕細作,還推廣了選種育種施糞肥等技術。”

“這些的成果也是很出眾的,當時的水稻從直播變成了移栽,大家都開始麥稻兼作,五嶺以南的地方還有了雙季的稻,糧食產量大大提高了。”

“而且大家還種桑養蠶,種果樹,種藥材。”李曉詩賣力地推薦著,“南方手工業也有很大的進步。大家繅絲織布、燒瓷冶鑄、造船造紙,還製鹽,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李曉詩不知道的是,被她寄予厚望“早點開發”南方的秦漢皇帝卻對此都沒什麼太大的反應。

最多也隻不過是考慮要把使用的農具和技術等給南方郡縣的官吏們搞過去一點,在當地普及一下,帶動一下當地的發展。

至於去大力發展嘛……

不是不想,是沒有必要。

南方地區氣候濕熱,又有各類蟲子,根本不適合去居住和長久生存。這甚至在打百越的時候都帶來了不少麻煩。

不知道後世是不是有什麼辦法克服這些問題,但在他們這時候是不會考慮多注重南方的,畢竟兩晉時期是為了避禍,不得已而為之,他們現在又沒有大得能威脅政權的戰亂,何必呢?

除非能看到比簡單的“自然條件優越”更吸引人的好處,或者在技術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最起碼能夠防治南方的蚊蟲瘴氣等危害後、才會考慮再把政策等往南方傾斜一下。

不過既然適合種地,那就把農具技術什麼的帶過去一點,以後再有罪人流放了也去南方好了,給朝廷多種點地。

大家都能好最好,但總也得有個成本斟酌。

這裡其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李曉詩不知道、古人更不知道的。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亞歐大陸迎來了難得的大寒冷時期,連帶才使得原本在秦漢時候讓人濕熱難耐的南方地區逐漸變得適宜居住了起來。

所以這也才是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得以發展的一個大基礎。

但李曉詩也還沒說完:“方方麵麵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交流和城市的繁榮——海外貿易也興起了!”

她直接跳到最後的知識拓展,要把內容串起來,“東晉時候,這裡和西方的大秦、波斯等國家都有著海上的貿易往來;南朝時候又跟日本朝鮮、呃,倭……?有很多的往來,同時還有西邊的天竺西亞歐洲非洲等都有交流。當時的海上貿易遠超前朝,為後世海外交流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聽到這兒,嬴政和劉徹以及漢代其他曾經圍觀過絲綢之路特色課程的皇帝們才微微正色了起來。

雖然李曉詩並沒有在這裡提起,但他們都想到了一個東西——海上絲綢之路。

那次的特色課隻有陸上絲綢之路,但後半段有水路,所以他們也算體驗了一番。

但大家回來後,都是著重把目標放在試著去探一探陸上絲綢之路的,沒想著海上,因為造船的技術等並不能支持他們做到上次特色課裡那樣大的船。

但……

嬴政眯了眯眼,想到了徐福。

大秦以“水德”為中心,他對海也是很看重的。而徐福當時也表露過想要船隻出海尋找仙山的想法。

現在嘛,仙山是沒有,徐福因為一直在為大秦的“火藥”事業奮鬥著,所以也沒像趙高那樣被直接處置了。

嬴政指尖摩挲著書本的邊緣,暗自琢磨著。

大秦現在一切都在往好了發展,連昔日六國文人也都來了不少,投身於新大秦的建設中,人才雖然短缺,但有普及識字的政策在,也沒之前缺得那麼離譜。

諸子百家的能人來了不少,不若再從民間識字的人裡多抽些出來,讓諸子百家的人來公開教學,多培養出一些各方麵的人才;造船業也可以再搞一搞;火藥作坊裡能人也不少,不缺徐福一個,到時候撥一支軍隊,帶著徐福出海去算了。

西邊好東西多,先往西邊去。

——民間取人才、諸子百家教學;造船、出海。

這就又是兩套政策了。

不過這麼算的話,大秦的人口還是不夠用啊。

能不能多生點?

鼓勵生育、順利養成至及冠……太久了,養成至十六便獎賞金銀。

這樣或許可行。

但糧也不太夠,雖然金銀不缺,養活人口還是要吃糧的。

良種是不可少的。

據天幕說,海外良種多…看來還是要提前先出去一批探探路。

短短幾息,嬴政腦子裡想法過得飛快,迅速就捋出了幾條幾近成形的政策,之後拿出來給臣子們商量商量,就差不多能出最終版了。

他的臣子能力都很好,很舍得賣力乾活,好用。

漢。

劉徹在跟李曉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