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玉笛 “親手把這支玉笛交給她。”……(1 / 2)

沉珠 林格啾 8691 字 9個月前

是日天朗氣清, 萬裡無雲。

趙明月頭戴帷帽,身披蒼青鶴氅,將通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 這才在數名親衛護送下匆忙趕至城樓。誰料, 前腳方至,後腳便被城中混亂失控的局麵嚇得花容失色, 躲閃不及之下, 險些被越過人群、直撲麵門而來的手臂揮中——

“開城門, 開城門!”

“放我們出去!開城門!!”

她眉頭緊蹙,下意識回護小腹。耳邊卻依舊鼓噪不休,操著各種口音的官話此起彼伏響起。

映入眼簾的,隻有一張張寫滿憤怒、不安、惶恐的麵容。

“王姬聽我一言!我等絕不做那可悲可憐的窩囊廢!與其在城中等死,不如追隨老將軍放手一搏!”

“是生是死、勝敗全憑天命……我們要為老將軍收屍!王姬留步、王姬!”

“放我們出去!再這麼下去, 不餓死也要被生生困死在這, 我們是北燕的商隊、與你們魏人內鬥有什麼乾係?!快放我們離開、放我們走!!”

“王姬——!”

萬民激憤, 難以輕易平複。眼下陣仗之大, 更幾乎要將城門衝破。

饒是陳望與車馬將軍趙昭明聞訊趕來,拖著病體先後出麵安撫,亦是杯水車薪。

“……”

趙明月掀開帷帽, 與擋在城門處主持局勢的陳望遙遙對視一眼。

眼見得他麵無人色, 肩裹白紗下更隱隱滲出血跡, 便知此戰凶險——竟連趙二昔日一心栽培出的接班人, 如今, 亦非對方一合之敵。

當下心口狂跳, 再顧不上什麼儀態姿容,登上城牆的第一時間,便雙手緊扶牆根, 兀自探頭向下望去:

她目光飄忽不安。

越過目之所及、城下令人悚然的密密麻麻人頭,隻見遠方魏軍將旗之上,那被穿心而過、死不瞑目者……除了曾在不久前與她公然叫板的趙無求,還能有誰?

而那跪倒在旗幟下,身死而以長劍撐住身體不倒的老者。

除了看著她長大、同樣曾待她如珍似寶的趙五叔叔以外,又還能有誰?

他們都……

“王姬!……王姬!”

她隻覺眼前一陣發花,險些軟倒在地,及時扶住身旁侍女伸來攙扶的手臂、方才勉強站穩。

然而,未待開口問明經過,竟又聽馬蹄聲由遠及近。

一身黑衣的魏將越過戰陣、孤身縱馬而來,似對城樓上密密麻麻的弓箭手視若無睹,隻揚聲道:“城中人聽著!”

他的聲量分明不大。

卻不知使得什麼法子,竟教在場眾人個個聽得分明,如驚弓之鳥般、齊齊循聲望去。

隻見城下一人一馬,竟未著一盔一甲,男人高舉手中尚方寶劍,勒馬疾呼道:“奉大魏陛下之命,前來知會爾等!”

“今日,若你趙氏開城門歸降,待我軍入城,絕不傷城中一草一木,城中百姓,一切生活照舊。如若不然,必當踏平綠洲,儘斬趙氏,凡知錯不改手執兵刃者,皆殺之!”

此言一出,莫說趙氏親衛,便是城樓上原本嚴陣以待的弓箭手,亦不由麵麵相覷:

百年前,遼西本就屬祖氏王朝轄管,往上再數幾百年,與魏人乃是一個祖宗。隻因環境苦寒,交通不利,又有許多平民苦於生計、落草為寇,久而久之,才成了臭名昭著的“三不管”地帶。直至上一代遼西人在阿史那珠的帶領下廣植良種、重開商路,這顆荒原中的明珠終於重新煥發生機。

他們與如今攻城的魏人,本沒有國仇家恨。

又或者說,與其將這視為遼西與大魏的死鬥,不如說,是趙家與魏家的不和——是魏家活下來的幾個兄弟至今仍未平息的內鬥。

他們恐懼魏軍屠城掠殺,更害怕那帝炁如傳聞般殘暴無道。但假如,魏氏此來,真的隻是為了收服遼西……而非踏平遼西呢?

箭在手,卻遲遲不發。

那些方才還叫囂著要開城門與魏軍一戰、手握鐮刀鐵鍬的平民百姓,這會兒,亦齊齊緘口不言。

詭異而幽暗的氣氛,一時如狂風過境般在城中肆虐——

沉默之中。

“混賬!”卻忽聽一道尖利女聲響起,趙明月掀開帷帽,雙目赤紅,向城下之人厲聲嗬道,“你算什麼東西,也敢空口白牙地在此叫囂!若魏棄真有誠意與我趙家共治遼西,且叫他親自來見我!”

男人聞聲抬頭,視線掠過她美豔麵龐,微一停頓。

“原來如此。”

末了,卻亦隻淡笑開口:“早聞遼西趙氏心比天高,不可一世,今日一見,果非謬詞——”

“若當真算來,遼西亦不過我大魏治下百郡之一。莫說夫人隻是郡守之妻,便是郡守在此,又豈敢輕易驚動天顏?秦某人微言輕,本不該多言,可夫人身份尊貴、芳名遠播……走獸尚知苟活,夫人又何必趕著去做作那刀下亡魂?”

秦不知本就生得眉目風流,姿態閒適,從容不迫。

但這話仔細聽來,卻實在並非什麼“勸告”——而是實打實的挑釁了。

“你……!!”趙明月氣得柳眉倒豎,當即便要命人放箭。

然則,一聲令下,四下竟無人響應。

“你們!”女人滿臉不可置信,猛地回頭,卻隻覺方才竄上天靈的熱血、似乎頃刻間冷卻。臉色由紅轉青,又漸漸褪至毫無血色的慘白:

她當然有許多話能說。

譬如,今日之綠洲城所以繁榮,隻因無人不知,遼西坐擁千裡沃土,盛美玉,利良種。綠洲城中,商稅之低,更是世所罕見。而這一切,自然要歸功於趙莽昔年用兵如神,把不斷在邊界滋擾的突厥人趕走;又力排眾議,沿襲了當初阿史那珠留下的諸多奇策。

趙家不僅庇佑遼西於重兵之下,又甘心讓利於民、大興商貿,可以說,沒有趙家,便不會有今日的遼西。

但,又是從何時開始。

趙家人的身家性命,幾十年苦心經營,竟連求這些平頭百姓安心再等幾日的“薄麵”也掙不來了呢?

如果……父親還活著,今日還會是這樣的局麵麼?

“……”

她不敢想,也不願想,唯有狼狽地轉過身去。遠望向那高掛屍首的將旗,望向城下鐵牢般堅不可破的戰陣,滿眼絕望。

隻是幾日罷了……

三日,五日,若是表哥真能如他所說,帶著那所謂的“神女血脈”和突厥援軍回來,若是趙家人真能一心對外,若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