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兒心疼地看著成正業,現在爹娘還沒回來,家中就生出了這麼多的事,四郎心中自然很不好受,她握了握成正業的手,夫妻兩對視一眼笑了笑。
成正旺的傷的確嚴重,從府城過來的大夫得出的結論和鄭大夫差不多,伍氏聽完,當即差點兒要昏了過去。
那大夫安慰:“你們也不必太著急,這也是什麼大殘,頂多就是跛個腳,走路不太利索,還不至於到斷胳膊斷腿的地步。”
伍氏哭得要背過去:“可昨天還是個好端端的人呢!大夫……你再想想法子,想想法子啊!”
那大夫歎氣:“能想的我自然回想,都不必你開口,我既然說了這個話,那說明實在是沒有法子了。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男人這回傷了腿,但是也不必擔心征兵的事情了,這樣想來,你心裡應該好受些了吧?”
那大夫說完,同樣在場的林巧兒和成小蘭心中都咯噔了一下。
“什麼……意思?”伍氏呆愣愣地問道。
“你們還不知道?征兵的速度越來越快了,而且這次下達的是朝廷的正式文書,馬上就要到咱們臨安縣了,這多少百姓們都在發愁呢,你男人雖然落點腿腳不利索,但是征兵算是逃過去了,慶幸吧!”
這大夫一邊說一邊歎氣,顯然,也是家中有符合條件的征兵對象,正犯愁呢。
他說完之後就走了,急著回家想法子去,屋內的幾人陷入了安靜。
伍氏撲到成正旺身上,還彆說,方才那大夫的一番話還真讓伍氏心情好受了點兒,相比去前線打仗生死未卜!現在能留在家中,也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
元宵節,原本是歡歡喜喜過節氣的日子,但是成家每個人都沒什麼心情,其實也不止是成家,整個桃庵村、整個臨安縣,乃至於府城,估計都是這樣。
成小蘭站在灶台前煮湯圓,明顯有些心不在焉。
一直到鍋裡的湯圓都煮溢了,她才猛地回過神來,將湯圓盛了出來。
堂屋裡,全家人也有些心不在焉的坐著。
“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那就想個法子,看看怎麼解決。”
這是征兵的消息發出來之後,全家人第一次全部聚在一起談話,成正業和林巧兒,成小蘭和謝安。
成正業:“主要是,咱們家現在就咱們了,爹娘和三哥在京城,征兵肯定沒有他的事,大哥那邊不必指望,現在二哥也確認受了傷,也就是說,我和姐夫之間必須走一個。”
當成正業把這個現實剖在眾人麵前時,林巧兒眼眶忍不住紅了。
謝安看了眼眾人,道:“四弟說的這個情況,我和小蘭已經商量過了——我去。”
成小蘭剛好端著湯圓進來,聞言,差點兒手一抖。
全家人似乎都沒想到謝安會忽然直截了當的說出來,成正業眉頭緊皺,道:“姐夫——”
謝安擺了擺手:“四弟不必多說了,你本就年歲比我小些,圓圓和滿滿年歲又小,正是需要你的時候,你走了,我愧疚難當。再來,我當初就允諾過爹娘,進了成家,就是成家人,現在正是需要我的時候,而第三點,我也有自己的私心。”
似是沒想到謝安會說這話,眾人好奇地看了過去。
“我之前便和爹娘說過,我爹也正是當年從了軍,快二十年沒有下落了,我祖母一直記掛著這事,乃至於也成了她的心病,這次我去,順便能打探打探我爹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吧。”
“但是……”
謝安:“我還沒說完,再有就是,四弟你現在守著咱們成家的家業,這裡不能沒有你,你守著家,替我照顧祖母和小妹,我也能更放心,當然……還有小蘭。”
謝安說完,看向成小蘭,成小蘭此時眼睛通紅,強忍著沒有抬頭。
堂屋裡沉默了許久。
過了半晌,成正業站起身,拍了拍謝安的肩膀。
“姐夫,明天我要去見邢大人,說不定這件事還會有轉機,你也彆急著下結論。”
謝安抬頭,與他對視一眼,道:“好。”
“你明天要去見那個新縣令?見他做什麼?”林巧兒回房之後問道。
成正業伸手拉她,兩人坐在了炕上。
“幾天前去搭了線,朝廷征兵的事……我想用桃庵村的牛場去換一個名額,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同意。”
成正業說完,林巧兒捂住了嘴:“你、你是說……”
“對。”成正業點頭。
“就是巧兒想的那個意思,我想,他一過來就盯上了我們成家,肯定是心有芥蒂,我主動割讓一部分出來,表個誠意,他要是領情,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再說,我要的也不多,征兵這樣的大事,多成家一個不多,少成家一個不少。”
林巧兒沉默了。
“要真是這樣就好了,我就擔心這新上任的縣令官軸的很,不答應。”
成正業:“他來了這麼些天了,咱們也一直沒正式見過這位官老爺的麵,見一次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