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一連數日,司馬……(1 / 2)

一連數日,司馬朗沒有再來,可以理解。要是有人隨手畫些鬼符告訴自己這是更先進的外星文,她也不會信,還會以為此人腦袋有毛病。

這就是時代的鴻溝啊!韓玨不得不感慨。

就如同此時此刻跪坐在最後一排的草席上,兩眼無神對著矮幾上的簡牘跑神,二十米開外那個胡子花白的老博士正在講什麼、講到哪個字了?

想弄塊橡皮來扣扣,可惜太學裡沒有。上課扣橡皮那都是無可奈何,要是能聽的進去誰會這麼百無聊賴?

側目四顧,瞥見前麵的學子穿的是布衣草鞋,左邊的也是,右邊的這位不僅是草鞋,還破了個洞。後排這一片,看來都是貧困學子的專屬座位,周圍遍無綾羅衫。

太學的學子們貧富差距極大,前排就坐的錦衣華服們都是在冊的諸生,就是正式學生。正式學生上學朝廷還給發錢,屬於帶薪學習,他們的父輩都是年俸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員。

後麵的都是不正式的旁聽生,比如韓玨。這些旁聽生也不是隨隨便便都有資格前來旁聽,得有人推薦。也許以後他們的兒子會有六百石的爹,但他們沒有,所以有部分貧寒學子的經濟條件不怎麼好。

但旁聽生通過考試也可獲得為官的資格,進而步入仕途,主要可以任職中央為郎、文學掌故、太子舍人等。以後再依政績遷調他職,而郡學的學子就沒有這等好機會,所以能入太學的絕不會入郡學。

不用想都知道考試肯定很有難度,韓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應該無法通過。不過,她發現了太學旁聽的有趣之處。散課後,學子們喜歡議論朝政、品評人物,這裡簡直就是八卦集中營,可稱之為雒陽報社。

在這裡,還能聽聞漢末雄主袁紹的消息,得知其已被大將軍何進征辟入府。被評價為“好謀無斷”的袁本初到底長什麼樣子,還無從得見其廬山真麵目。不過太學之中滿耳都是對這位汝南袁氏之星的讚譽,稱讚其“至孝仁愛”。

據聞袁紹二十歲弱冠之年便出任濮陽縣長,有清正能乾的名聲,仕途剛開始乾的有聲有色之時。因養母病故服喪三年,服完全喪之後又想到自己一出生就是孤兒,就想著也給生父補償一下,又補服三年父喪,接連服了六年喪。之後又拒絕朝廷辟召,隱居在雒陽。

正是因為連服六年喪,所以被稱讚為至孝之人。大漢提倡孝道,連服六年喪的人他屬史無前例的頭一個,可見孝心是多麼的突出和顯著!

三年喪始於商周,但漢文帝時曾下詔提倡短喪,召曰:服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纖七日。後王莽篡政,提倡三年喪,故而民間有服短喪,也有服三年喪。

三年喪的盛行,還得歸功於荀爽之流的名士。荀爽因至孝而被舉薦,做了郎中以後上書請求儘孝道,行三年之喪,以正男尊女卑之義。雖然他表達完自己的觀點就飄然而去,但卻力行了自己的建言,以身作則的為袁逢服孝三年。因為之前袁逢舉薦他做官,他沒有應召,所以袁逢死後,他為之服喪三年。

得知這些名士的高尚事跡之後,韓玨不得不認為這群家夥之中不乏沽名釣譽之徒。袁紹早不為生父服喪,偏偏突然腦袋一熱服喪上癮,感情之前他一直不知道自己生父早亡是孤兒是吧?還有荀氏八龍之首的荀爽,這要是多幾個人舉薦他,以後服喪還得列個計劃表好好安排一番才能顧得來。

又聽聞袁紹隱居雒陽,傾心結交士人,來的士人不論身份貴賤,都以自己平等地位的禮儀相待。不僅如此,還多次接濟貧寒的士人,由此名聲更是又上一層樓,以至於在太學中擁躉者眾多。不得不感慨,他這名聲那真是牛氣衝天,誰要敢說他一句不好,估計能被口水淹死。

每日課後,韓玨都坐在角落裡津津有味的當聽眾,隻可惜沒有聽到曹操的消息,袁術的也不多。此時的曹操、劉備、孫策不知道在哪裡,似乎未見聞於士人之間。

袁紹才是此時士人名流中的頂流偶像,一句“袁公子來了!”的高喊聲頓時引的人人爭相追問,“袁公子何在?”

袁公子指的就是袁紹,公子本為諸侯之子的專用稱呼,不過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自身又頗具名望,當得上一聲“公子”的尊稱。

韓玨雖然沒有激動見人就問,但依舊站起身來隨著人流跑過去瞻仰大人物。袁紹啊,必須得去看看!出了課室門發現源源不斷的學子們奔往廣場的方向,她加快腳步小跑過去,去的晚了會被擋住看不到。

好不容易擠到靠前的位置,還是看不清,隻能遙見中間那人的玄色介幘,聽聲音像是個中年男子。

“諸位,紹得知數日前司馬公因拒繳修宮錢而以身死諫,其遺諫稱奸佞作亂禍亂百姓……”

在袁紹慷慨激昂的痛惜聲中,大家方才得知,素有清名之稱的司馬直在被任命為钜鹿太守後因兩袖清風囊中羞澀又拒絕剝百姓來繳納修宮錢,在上任途中行至孟津服毒自殺了。

“司馬公高義!”不知是誰高呼一聲,眾人隨之高呼不斷,還有人掩麵垂淚。一時間,廣場上慟哭聲連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