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 。(1 / 2)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水鏡在又一次忽然出現在上書房。

朱元璋從上次的觀眾評論中獲知“一周”在後世是指七天。

現在他仍然不清楚為什麼後世人習慣使用這種紀日方式。可以確定的是兩個世界存在明顯的時間差異,這裡過了小半年,那邊才過了一個多月。

什麼造成時間差異?

影像製作者恐怕也不清楚,那隻咕咕應該還不知道自己的視屏會投放到另一個世界,否則評論區早就炸鍋。

當然,這隻是從有限的畫麵中推測的結論,正確與否有待考證。

【大家好,我們迎來這一期的最後一集《十二塊木板引出的明朝舊事·終》。】

朱元璋瞧見開幕的這行字,果然與他的感覺一致,這段故事就要講完了。

他悠哉悠哉地端起茶杯,一邊不急不緩地喝了一口茶,一邊瞧著畫麵播放。

再也沒了去年九月乍見水鏡時的驚愕與懷疑,現在就像聽說書先生講另一個明朝的往事般淡定。

【上次說到朱棣登基後,永樂三年第一次派鄭和下西洋。此舉不是耗費大量財力與人力去確定建文帝是死是活,而是要構建大明王朝的天下秩序之海洋版。

這不是對朱元璋“海禁”政策的挑釁。恰恰相反,是虎父無犬子而欲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表現。

話說朱元璋創建明朝後,一手締造出他認可的朝貢體係。周邊各國向大明稱臣,定期前來進貢,而大明作為天下之主給予冊封與賞賜。

這套製度在洪武年間不斷完善。

洪武五年定下“厚往薄來”,洪武十六年開始對藩屬國“堪合印信”。另外,藩屬國必須按照規矩提交“朝貢文書”,隻有獲得大明檢查批準才能前來進貢。

朱元璋認為明朝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而對周邊其他小國,他劃定了十五個不征之國。

不征,是渴望維持一種穩定。不讓大明陷入窮兵黷武之中,讓各國以大明為中心保持天下太平的局麵。

朝貢貿易對於大明來說是政治認同的附屬品,可對藩屬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經濟活動。各取所需,能保持相對的和平。

朱棣上位不久就命鄭和下西洋。其中固然有他的個人因素,奪位不正,更需要證明他能做好天下之主,證明他有著遠超建文帝的本事。

耗費大量人力與財力,卻不是隻為個人威望的提升。永樂三年的第一次出航,有其特殊的曆史背景。

洪武帝執政晚期,安南國發生了政變。陳順宗隻是傀儡國王,朝政被權臣黎季犛把持。

在黎季犛徹底掌權後,多次對廣西、雲南等地侵擾,試圖擴張侵占土地。朱八八派人前去訓誡,卻收效甚微。當他駕崩後,安南國居然沒有派遣使臣入京祭拜。】

朱元璋看到此處,眉頭緊蹙起來。藩屬國竟敢不派使臣入京悼念,這是大不敬!

回想安南國二十多年來的做派,對方會做出這種事,還真不是無跡可尋。

事情要從二十一年前講起。

洪武五年,安南國遞交的朝貢文書,其國王署名突然就從陳日熞變成了陳叔明,那非常不合規矩。沒有大明的冊封,沒有事先的通報,陳叔明竟然自立為王。

不久,明朝了解到情況。

原來的國王陳日熞,被亂臣賊子殺死。誰是主謀,很難不去懷疑既得利益的陳叔明。

當時,朱元璋直接拒絕了安南國的朝貢,指出陳叔明的僭位行為是對大明極度缺乏敬意,絲毫不見其臣服的誠意。

後來,陳叔明迫於內外壓力禪位給弟弟,自己做了太上國王,以此攝政掌權。他的朝貢文書才被大明勉勉強強接受了。

二十多年過去,安南國王變更了幾位。

隨著陳叔明年事已高,對朝局的掌控裡大不如前,近年已被權臣黎季犛把持朝局。

多年前,朱元璋就對陳叔明沒有好感。假設陳叔明死了,自己才不會派使者去安南吊喪。

這人掀起了篡位之風,不隻引發安南內亂,假設被其他藩屬國效仿,豈不是破壞天下穩定的秩序。

倘若陳叔明一死,安南國恐怕會被黎季犛徹底改朝換代。

不論大明派不派使臣去藩屬國悼念,安南憑什麼不派使臣來祭拜宗主國的大明先帝?!

朱元璋不由反思,不征之策是不是助長了某些人的狼子野心?

他希望休養生息,因為知道打仗勞民傷財,但是樹欲靜風真的能止嗎?

水鏡中提到黎季犛的行為,翻譯一下,就是藩屬國在挑釁大明的宗主地位。

水鏡繼續播放著:

【彼時,大明卻暫時無暇顧及安南國的不敬,因為靖難之戰開始了。建文二年,黎季犛終是徹底與陳朝撕破臉。他自立為王,改姓名為胡一元。

迫於陳姓王朝的舊臣勢力,胡一元禪位於次子。因為次子胡漢蒼的生母是陳朝宗室公主,但胡一元一直都是安南國的幕後真正掌權人。

等到朱棣登基,胡一元一改之前對待建文帝的態度。在永樂元年主動上表請求冊封,把安南國的國王變成外姓人的原因歸到陳朝皇室子嗣斷絕上。

永樂帝派人去調查,胡家父子格外有誠意地向使者表達了安南國臣服於強大明朝的衷心。朱棣雖有狐疑,終是同意了冊封,他當然希望自己執政下的大明能威懾安南國。

後來發生的事,開始朝離譜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