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 。(2 / 2)

永樂二年,廣西知府上奏,控訴安南國侵占思明府的土地。

同年,陳朝舊臣裴伯耆一路逃亡來到大明。控訴胡一元的一係列暴行,包括且不限於弑主篡位、屠殺陳朝王室,祈求宗主國大明為安南陳朝王室做主。

不久,據說死絕的陳朝王室,竟然還有幸存者出現了,那個人就是陳天平。

朱棣經過了一係列的反複仔細確認,終是判斷其身份無誤,至此安南國的內亂真相被揭露了出來。

這不再是安南陳姓與胡家內鬥的問題,而是胡家父子欺騙大明,此前說辭是一派胡言。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胡一元還叫黎季犛時就飛揚跋扈,屢屢滋擾大明邊境。如今更是奸邪,編造謊言,欺騙宗主國。

朱棣得位不正,就更需要證明自己的正統性。

作為優秀的宗主國帝王,要為了忠誠的藩屬國王室後裔討回公道,更是要樹立起以明朝為尊的天下秩序,豈容胡家父子欺騙。

永樂三年,大明使者往安南國責問。

對方的態度卻叫人意外。胡家父子沒有狡辯,反而極度陳懇地認罪道歉,立即表示願意請陳天平回去繼位,改正之前的錯誤。

那會是真心嗎?

這一年,鄭和率船隊從金陵出發,開始了第一次下西洋。他確實是帶著任務出航的,要瞧一瞧那些藩屬國的真實情況。】

朱元璋緊盯水鏡,黎季犛所謂的把王位還給陳天平,其中必然有詐。

不知不覺中,他的追更情緒被吊起來了。哪還有悠閒姿態,變得非常想知道後麵發生的事。

【話分兩頭,鄭和帶隊出海,陸地上一支由五千人組成的大明軍隊護送陳天平返回安南。

護送隊伍的人數已經說明了問題。朱棣對胡家父子已然不信任,認為陳天平的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

然而,一件徹底超出大明君臣預料的事發生了。

胡家父子沒有等陳天平回到安南王宮再搞小動作,他們膽大包天,在半途就以數萬人伏擊了明軍。數萬對五千,敵我兵力懸殊,明軍不幸潰敗。陳天平被殺,不少明軍俘虜到安南做苦力。

安南國的這一波操作是一點都不遮掩了,哐哐哐往朱棣的腦袋甩巴掌。

胡家父子就差叉腰狂笑,他們就是耍人玩,把大明騙得團團轉。哪有什麼恭順臣服於宗主國,從頭到尾都是騙人的。

黎季犛父子,前後反複,內裡藏奸,欺君罔上,所圖甚大。不僅僅是顛覆陳姓王朝,更是公然踢翻了大明製定的朝貢秩序。

對此,朱棣該怎麼做呢?】

朱元璋看到此處,沒忍住,拍案而起。

“當然是打它啊!用最猛的兵力打,把它打到死透了才行,讓它沒活著喘氣的可能性。”

什麼?

他親手定下的《不征之國》國策要怎麼說?有人敢用祖宗之法不可變去說嘴?

那是什麼東西,當放屁好了,不必搭理。

說得文明點,做皇帝就是要懂得變通才行,不可以是隻聽老爹話的乖孩子。

朱元璋激動過後,下意識左瞧瞧右瞅瞅。

書房內彆無旁人,不可能有人看到他突然的失態,更不可能有人知道他幾乎把自己給罵進去了。

怪誰?

怪就怪黎季犛,那賊子小人反複無常,罪惡滔天,屬實當誅。

【永樂四年,朱棣發布詔令調集各路兵馬至雲南。永樂五年,號令八十萬將士出征。

據後來學者考證,推測實際出征人數不滿八十萬。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大明出兵後,勢如破竹,前後不到半年時間就深入安南大獲全勝,擒獲黎季犛父子入京。

這次的勝利無疑有著非凡的時代意義。

安南之地,自秦朝嬴政開始就將其劃入中原王朝的領土。直到唐朝滅亡,安南脫離中原王朝統治,曆經宋、元兩朝都未能將其收服。

朱棣的這一戰,是時隔四百多年的一次大勝。安南之地,也就此重歸中原王朝的版圖。】

朱元璋見此,終於鬆了一口氣。

坐回了椅子上,抄起茶杯,灌了一口茶。

拿下安南就好!

儘管不想誇獎,但他下意識覺得永樂帝不會讓他失望。

深吸一口氣,又恢複平靜。

他才沒有很激動地看水鏡講故事。

剛剛隻是一段小插曲,後麵的內容一定可以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淡定,他一定能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