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窘迫?
朱元璋原本篤定隻需在月底一次性收齊兒子們的謄抄作業就好, 他在嫌棄朱棣極儘裝勤快之能事,做出每天來交兩三本書籍的行為。
豈料水鏡一改以往的規律,從隔月出現變成了七日後突然出現。
更叫他老臉一疼的是朱棣正在上書房彙報政務,想故意隱瞞水鏡的出現時間也不行了。
妖鏡向來在人少時出現, 為什麼不能在隻剩自己一人時再來?
剛剛萌生一絲抱怨, 立刻給掐斷了。
不!他對仙鏡沒有更高要求, 像現在這樣就非常好。
朱元璋很清醒,他到底是人,無法與冥冥之力抗衡。
水鏡顯形的間隔時長發生變化尚無大礙, 但不希望出現的地點變化到大庭廣眾之下。
朱棣演技超群, 就當沒看出朱元璋被水鏡戲耍而尷尬不已。
“父皇聖明,算無遺策。督促兒臣每日上交謄抄書籍, 水鏡的不講規則是早在您的預料之中。”
朱元璋:其實真的沒有。
不過四兒子誇得如此誠心,他才不會去澄清真相,也不計較朱棣是不是在心裡偷著樂。
“剛好你在,一起看吧。”
朱元璋讓朱棣坐下, 毫無把人支走的想法,把那些當爹的小情緒都先放一放。
既然決定讓老四繼位,必是要讓他了解這些大明秘事。
讓老四抄書, 也是為了讓他獲取視頻反複觀影權。當然了,另有讓他感受一番被隕石雨砸的想法就不說了。
朱棣正襟危坐, 已做足心理準備會被水鏡的內容毒打。
此時, 另一時空的秦朝。
嬴政剛剛結束與朝臣們鹹陽宮議政。
書房案頭, 擺滿了兒女們今天呈上來的新一批竹簡。他還沒來得及翻閱檢查,就見牆頭水鏡出現。
這次來得好快,隻間隔了短短七天。
水鏡:
【大家好,從不咕咕的咕咕帶著《墓地星河·下集》來了, 讓我們繼續閒聊古代天文相關往事。
上回講到因為受到君權天授的思想影響,天文知識被古代帝王視作機密,這讓嬴政成了倒黴蛋。
古時候,曆朝曆代的皇家天文機構,除了觀測天象判斷吉凶,還有一件必須做的事——修訂或製定曆法。
曆法有多重要?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離不開它。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你想說今天是哪天時就用到曆法。
《尚書》說了:“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曆法是觀天所得,不是誰都能窺測天意。
人間帝王自詡受命於天,所以某套曆法要有正統合法性,必須被皇帝下詔欽定。
天子們認為隻有他們才讀懂天意,去告訴臣民什麼時候該春耕、什麼時候適合秋後問斬等等,這樣形成了統治天下的一套構架。
中國古代采取的是哪種曆法呢?
把你們的答案打在公屏上。
是不是會飄過幾個「陰曆」?或者一串「農曆」?
這裡要先消除一個謬誤,農曆與陰曆並不相同。
回到曆法的根源,它是怎麼得來的?
是從觀測天象而來。
抬頭看去,最明顯的是太陽與月亮,還有多到數不清的星星。
不同的觀測方式有了不同曆法。
觀測太陽的運動規律有了陽曆。
太陽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其時長的間隔就是一個太陽年。又叫回歸年,一年大約365.24天。
觀測月亮的月相變化有了陰曆。
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個朔望月約是29.5天。乘以12個月,是354天。
兩種曆法各有優點。
依照陽曆便於定下規律的四季劃分方式,而依照陰曆則能獲得準確的月相變化。
古時,比起看太陽,人們用肉眼更能較為清晰地觀測月亮,定義今夕何夕。
如果要給農田除蟲,你能記得在月圓或月彎的後一天去乾活,但換成用太陽去記憶就難了。
中國的老祖宗們頗具智慧。為什麼非要做選擇,兩個曆法我全都要。
由此取兩者所長,製定陰陽合曆。即農曆,也有人稱之為夏曆。
唯有一個小問題,陰曆與陽曆對一年時長的定義有顯而易見的天數差彆。於是閏月被設計了出來,來調整時間差。
早在夏朝就開始使用了陰陽合曆,後來曆朝曆代皆行此法。
即便是有改動,比如秦朝以十月為歲首,而漢武帝改正月為歲首,但都在陰陽合曆的框架下。
直到民國,廢農曆而用陽曆。那是一場顛覆性的曆法改動,足見當時華夏發生了多麼大的動蕩。】
水鏡前,朱元璋與朱棣皆是神色嚴肅。
從咕咕少見的沉重語氣,他們讀出藏此言背後的腥風血雨。
自先秦至大明,不是改朝換代就會大改曆法。
比如大明使用的《大統曆》,是在元朝的《授時曆》基礎上進行修改。因《授時曆》的準確性,對它的改動範圍很小,主要是重新選定曆元時間。
民國之際,居然徹底推翻陰陽合曆而隻用陽曆,它顛覆的是數千年的傳統,豈能不叫人愕然!
水鏡:
【涉及容易被404的話題,咱們不聊哈!這就回到古代天文上。
對於天文的觀測與研究是在不斷進步的,後人會發現前人的理論缺陷。
數千年以來,天文學史有很多了不起的新發現,這裡選一個說吧。
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
起因是冬至與太陽緊密相關。
北半球,冬至當天的白晝最短而黑夜最長。
可謂是極陰到了頂點。陰極則陽生,過了冬至,白晝的時長就一點點變長。
剛剛提到,太陽連續兩次過春分點是一個回歸年。
這是我們現在的觀察習慣,古人卻是測量連續兩個冬至的時長間隔定為一年。
原因說來很實際。
原始的測量方法,是在地上立根杆子看影子。
比起測量春分,位於北半球的中國,冬至那天太陽照杆子在地麵的留影是一年中最長的,它最便於測量與記錄。
因此,古人計算一年之始,觀察太陽的視位置是從冬至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