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三十一章 。(1 / 2)

水鏡:

【七月十一日, 貓兒莊戰役慘敗。消息傳回京城,朱祁鎮公開表態要去親征。眾臣紛紛上書勸誡,為什麼不能親征的理由, 在諫文裡寫得很明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作戰常識。此次戰事忽起, 給大明準備的時間太匆忙了。

以吏部尚王直牽頭,兵部尚書鄺埜、兵部侍郎於謙等聯合上書。希望皇帝在後方京城掌控全局,確保補給順利抵達前線。

另外, 必須考慮到禦駕親征存在讓皇帝陷入危險的可能性。

當時, 朱祁鎮隻有兩個兒子, 朱見深不滿兩歲、朱見潾剛過一周歲。一旦皇帝身死, 誰來繼位?

想要效仿祖輩親征, 先睜大眼睛看清楚以往的情況。

朱棣外麵征戰四方,是從小在沙場上打出來的本事, 更有朱高熾在南京壓陣。

朱瞻基剛剛繼位去平定朱高煦謀反,他有十年的征戰經驗。

朱祁鎮兩個必備項一個不沾,你去前線送了人頭,誰來當新君?

當然了,諫文不會如此直白,而說是以宗廟社稷為重。

對此, 朱祁鎮不以為意。

他沒想過自己會輸,沒有留下立太子的口諭,隻命郕王朱祁鈺留守京城。

七月十四日,正式下達軍隊動員令, 定了出征的名單,著手準備作戰所需物資。

七月十六日,朱祁鎮帶隊, 召集了二十餘萬人的兵馬就從京城出發了。①

咕咕我在讀這段曆史時大為震驚,一度以為看錯數字。

哪怕我的軍事知識儲備貧瘠到趨近於零,但隻要尚有一點點數學能力,用腳趾也推測以明朝當時的統籌能力無法用“兩天”完成“二十多萬人”的完美軍事征調。

由此反觀朝臣的勸誡,說得非常有道理。

不是瞧不起英宗,而是真需要皇帝把控軍需補給。

皇帝留下可以分批召集兵馬,對其進行充分軍事動員,有條不紊地進行反攻。

朱祁鎮無視這點,帶著準備不充分的隊伍出發了。

還讓一大批官員同行,比如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壄、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等等。

從職位能看出來,這批人就是明朝高層官員,文臣武將都含括其中。

是不是會有觀眾朋友與我一樣好奇,他帶那麼多重臣出征是為什麼啊?不隻武將,也有文臣,幾乎把朝堂中堅力量一鍋端過去了。

是為了聽取他們的建議嗎?

荒謬的地方來了!

朱祁鎮把這群官員帶出去,根本不是要他們出謀劃策,反而讓王振把控指揮權。

不理睬眾臣,要從何談起?

《明史》中多處記載。

大軍出發後,半途就出問題了。

此前擔憂正在一一應驗。軍隊沒到大同,糧草先不夠吃了。

當隊伍在暴風雨中抵達了宣府。

前方又傳來壞消息。七月十五日,西寧侯宋瑛與武進伯朱冕領兵去陽和口抗擊瓦剌,如今幾乎全軍覆沒。

記住宋瑛與朱冕,後麵還會提這兩位。

抵達宣府的大軍收到噩耗,怎麼可能沒有反應。

前線再度傳來明軍慘敗的消息。表明情況危急,此時不容失誤,真不是沒打過仗的新手能率兵出征的時候。

立刻改變作戰策略還來得及。

眾位臣工懇請皇上班師回朝,但王振絕不同意。

戶部尚書王佐與兵部尚書鄺壄,兩人被罰跪在草地上。一直跪到晚上,也沒能見到朱祁鎮讓他回心轉意。

這時,王振的黨羽,欽天監正彭德清也站出來說話了。

他指出宣城的大風大雨是不吉天象,不能再讓皇上繼續往前去。前方大凶,恐怕會危及皇上的性命安危。

當王振的同黨開始反對他,足見事態危急到了身處懸崖邊緣的地步。

王振是怎麼回答的?

《明史》記載,他說:「爾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

非常直白的字麵意思。

——你知道個屁!絕不退兵,朱祁鎮如果必遭一劫,那也是他的命。

王振此番言論,足以稱得上大逆不道。

朱祁鎮卻沒有懲處他分毫。

說他被王振脅迫?不,那就是他的本意。

朝野俱言王振專權,但要問誰給他的權力?

在那個時代,人們不敢直接罵王振背後的朱祁鎮。

朱祁鎮二十二歲了,不是兩歲的小孩。

八歲繼位,朝堂上多的是能臣。他有足夠的機會與時間去學做君王。

他偏心的宦官並沒有偽裝成忠臣。

於謙被冤枉入獄案、張輔家的佃戶被害案,王振與喜寧的作奸犯科的行為無人不知,並且是皇帝最終親自下的判決命令。

朱祁鎮知情卻屢屢徇私偏袒,就是他給了宦官們權力。

王振在出征後的種種行為,直接反映出朱祁鎮的決策方向。

這樣做究竟是什麼心理?

自信爆棚,認為親征就能讓敵軍消失?

讓眾臣瞧一瞧皇帝多厲害,打臉這些不讓他出征的大臣,讓眾人臣服嗎?

或是騎虎難下,不打不甘心。既然出了京城,不管前方怎麼困難都要打嗎?

無論如何,大軍繼續前進。

八月初一,從京城出發半個月後,大軍抵達了大同。

八月初二,有個本該死了的人出現了。

前幾天,宋瑛與朱冕戰死陽和口,那支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大同鎮守太監郭敬,躲在草叢中活了下來。

他與王振交好,匆忙前來彙報戰況。說的都是大實話,絕對不能再往西北走了,真會死人的。

眼前無路想回頭。

直到此刻,王振終於慌了,想要往回退。

從不論死活地往前衝,變為往回撤退,隻是在短短一天之間。

朱祁鎮做的軍事決策就像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禦駕親征如此,退兵撤退亦是如此。

撤退也好。

新的問題又來了,決定走哪一條路線非常重要。

郭登聯絡上曹鼐、張益,建議從走紫荊關撤退。

郭登,明代開國功臣郭英曾孫,也有說是孫子。

不同的史料對其輩分的記錄有衝突,但對他的實戰功績記述很清晰。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的那年,郭登被授予勳衛,正式入朝。

正統七年(1442年),他開始跟隨時任兵部尚書王驥出征西南,參與到了麓川之役中。正統九年,又出征雲南。

此次,郭登作為都督僉事參將,輔助劉安鎮守大同。他對這片區域的了解頗深,給出的建議卻被否決。

史料記載,朱祁鎮選擇走蔚州,因為“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

王振的老家在蔚州。

眼下,二十多萬大軍無功而返,隻為平安返回京城。他提出的撤退線路選擇理由,竟然是想邀請皇帝去自己老家府邸轉一圈。】

啥玩意?!

“荒謬至極!”

“絕無可能!”

朱元璋與朱棣情緒緊繃地盯著水鏡,不知不覺就從桌案邊走向了牆頭。

聽著朱祁鎮似玩鬨般地倉促親征,聽著他帶著朝堂一眾高官隨行卻半點不聽意見。這叫人越聽麵色越是鐵青,額頭青筋暴起。

當聽到朱祁鎮選擇撤退路線的理由竟是如此不可理喻,兩人沒能忍住都大吼出聲。

史實不以其意誌為轉移。

水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