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
【當我們想從植物去探尋曆史, 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找到作為研究對象的那些植物。
從哪裡找?考古容易讓人聯想到挖土,植物考古也不例外。
簡單地說,挖出一塊岩土, 通過碳十四檢測等方式測定它的地質年代。
提取岩土中的孢粉, 測定它們分屬哪些不同植物、含量百分比多少等數據,以此分析當時植物的生長情況。
再以例如喜濕喜乾的哪種植物多、人工種植品種多或是野生品種多等等,反推那個時代的氣候與人類活動狀態。
也許,有人會想的多一點。
有沒有一個地方, 一鏟子下去能挖出好幾個不同朝代的城池土壤樣本,分析在同一個地方的不同朝代人類生活有何差異。
真的可以有。
中國,被稱之唯一活著的文明古國, 曆史底蘊深厚不是一句空話。在提供考古實物證據方麵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
民間流傳著一句順口溜, “開封城, 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
聽起來是不是像小說裡摸金校尉的口訣,一旦破譯就能找到享用不儘的金銀珠寶。
它卻是真實存在的。
通過考古研究發現,曆經風霜的開封有著世界考古史上極為罕見的“城摞城”現象。
顧名思義, 開封城的地下世界像是疊羅漢,多座不同朝代的城池一層堆疊在另一層之上。
以目前的研究,最下方是魏國國都大梁, 在地下十二餘米深處。
在它之上, 從下往上數, 分彆是唐朝汴州城、北宋汴梁城、金朝南京城、明朝開封城, 以及地下三米左右的清朝開封城。
形成如此罕見的城摞城,其原因與開封城位於黃河邊上密不可分。
當河水淹沒城池攜大量泥沙而來,長期堆積之後,某一個朝代的開封城被塵封了。
舊人去了, 新人到來,在被塵封的土層之上又建立了新的城池。王朝更迭,一次又一次的城池興廢循環上演。
造成這種循環的原因,有自然力量,也有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與黃河泛濫相關。
人為因素無外乎是人類主動去引水入城,幾乎都是在戰爭中發生。一方借以黃河之力,企圖脅迫或消滅另一方。
譬如魏國大梁被淹沒,是王賁溝挖河引黃河之水天上來一般地衝擊城門。此戰,秦滅魏。】
水鏡前,嬴政點了點頭。
不錯,這事是他手下的王賁將軍做的。
【有興就有衰,有成就有敗。現存史料中,王賁在始皇二十九後的事跡不詳。
王賁戰打贏了秦滅魏之戰,但他的兒子王離未能力挫項羽。在巨鹿之戰中被俘,後來也無法在史冊上尋找到王離的蹤跡。
秦漢之事成為過眼煙雲,再看開封城。經年之後,宋朝在此定都。東京汴梁,像是一場絢爛至極的夢,是當時全球最富庶的不夜城。
自古以來的宵禁製度,在宋朝發生重大變化,城池的夜不再是黑漆漆一片。
宋朝初年,將從以往朝代一更禁止行人通行的命令,變為未及三鼓不禁止行人通行。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整夜都聽不到宵禁鼓聲。事實上的徹底停止了宵禁。
酒樓夜市,勾欄瓦舍,徹夜燈火通明。
一本《東京夢華錄》,一卷《清明上河圖》,道不儘北宋的繁華迷夢。
如此燈火絢爛的夜景,宋之前未有,宋之後斷絕。直到近代辛亥革命,宵禁製度才被慢慢廢除。
提到宋朝商業繁華,就忍不住吐槽插一句。後來明朝朱元璋發行的大明寶鈔,那都是什麼玩意啊!
準備金都沒有就敢直接發出來,貨幣定價是以嚴酷政策為準,不考慮市場因素影響。
大明寶鈔,這東西不崩誰崩。人不是生來就會搞錢的,但能學吧?宋朝、元朝給明朝提供的經驗不夠多嗎?朱元璋咋就不看看呢!】
水鏡前,朱元璋膝蓋中箭。
他不氣,一點也不氣,連眉頭都不帶動的。
在被咕咕嘲笑之前,四天前已經被兒孫們的試卷答案刺激了一波。
文華殿的那場突擊臨時問答,有五六十人參與。
上呈的答卷中不乏怕馬溜須的言辭,但也有二十多人誠實作答。
對於送分題「父皇/皇爺爺最不擅長什麼」,二十三人把正確答案輕輕鬆鬆寫了出來——洪武帝最不懂經商與管錢,以大明寶鈔的發行受難記為例證。
實話最紮心。
朱元璋已經被紮了一輪。
眼下,毫不意外後世會狠狠嘲笑他的寶鈔政策。
水鏡裡沒有吐槽寶鈔。
【不扯遠,以後有空再講曆朝貨幣,這裡說回開封城。
北宋的繁華夢很美。再美的夢,沒有實力守護隻能破碎成灰。
靖康之難,北宋被金滅,宋室南遷。
這時,宋朝官員杜充想出一個“絕招”,怎麼擊退金朝軍隊,用黃河啊!以前就有人搞過。他掘開堤壩,讓黃河由泗水奪淮,走南流方向入海,妄圖用湍急河水阻止金兵南下。
決堤了,黃河改道了。
從河南、山東、安徽到江蘇,一時間都被大水漫灌,二十多萬百姓慘死。
金兵呢?沒受影響,繼續攻打城池。諷刺的是杜充造成生靈塗炭,而他最後竟是叛出宋朝,投了金。
這個決堤政策的影響遠遠沒有止步於宋金戰爭。
自此黃河奪淮,南下進入大海。
由於黃河的含沙量極大,南流方向的原河道既窄又淺,它們承受不了含沙量極大的水流,就讓黃河的水流路徑變得飄忽不定,今年拐這裡明年轉另一條河,導致下遊區域水患頻頻。
直到七百多年後,清代鹹豐年間才變回了北上,從濟水入海。
翻開史書,人類操控自然之力進行軍事攻擊,戰績有成有敗。
它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關於一次戰爭的勝負,更可能影響幾百年間的生態環境與百姓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