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四十三章 。(1 / 2)

水鏡:【咕咕閒談, 又一次準時更新,鼓掌!話接上回,今天我們說說十七世紀小冰河時期到來後大明與全球危機。】

本次的主講人簡筆畫形象,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地球。

上麵的七大洲, 像是乞丐衣服上的舊補丁, 顯而易見的破爛, 一看就是慘遭虐待。

這是啥玩意?!

七位朝臣被嚇了一大跳,有人下意識後仰退避,讓椅腳發出了刺耳的“滋啦”移位聲。

朱元璋瞧著眾人的失態,對比起自己初見水鏡時看到醜小人時的場景。不愧是他, 當時表現堪稱冷靜。

有對比有愉悅,眼下他異常的寬容與大度。

“慌什麼!跟著朕的口令,深吸一口氣, 慢慢吐出來。把膽子放大些, 這就是會動的圖畫, 有什麼好怕的。”

卓敬等七位臣子隻能苦笑著深呼吸。

此前的猜測果然沒有錯。皇上與藩王們的反常必有根源, 萬萬不可去好奇其中真相,好奇心必會害死人。今天沒有絲毫防備被突然傳召來上書房, 可不就是被嚇得心臟怦怦狂跳。

不幸中的萬幸, 在場的臣子承受力都很強, 是日常被洪武帝給嚇習慣了。

驚嚇隻是一瞬。很快, 調整好心情看著牆頭水鏡。

嚇歸嚇, 卻也沒錯漏“十七世紀”、“小冰河”、“大明”、“全球危機”等關鍵詞。其中有大明又有冰河, 是要說天冷後遇到了危險嗎?十七世紀又是什麼時候?

水鏡:【之前看過氣候脈動的曲線圖,元朝後期已經步入了小冰河期的開端。因初期降溫與升溫年份交替出現,人們沒意識到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全球變冷。

時至十七世紀,降溫幅度到了最嚴酷的時候, 又以十七世紀中葉跌到了氣溫最低點,隨後再緩慢爬升。

對應到中國,即萬曆年間開始降溫,而在崇禎朝到了穀底。明亡清興,氣溫開始上升,而這種上升仍處於冰期之中。】

啥?大明亡了嗎?

臣子們正迷茫,卻見皇上非但不憤怒而且平靜得很,難道是被刺激到習慣了?

水鏡:【十七世紀究竟有多冷?一百年的數據,說也說不完,我會貼出可查詢的參考文獻,感興趣的朋友自行查看。

這裡舉幾個例子。全球降溫的幅度與時間存在差異,因此極端氣候出現的時間也有差異。

我們都知道如今廣州很少下雪,但在十七世紀的文獻中廣州冬天時不時主打一個“雪”字。

比如郭裴的《廣東通誌》記載: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廣東連年大雪,足見整個中國的氣溫有多寒冷了。①

長江與黃河流域溫度也跌到了兩千年以來之最低點。

明末清初,談遷的《北遊錄》記載了他從杭州去京城的見聞。其中記錄了運河冰封不可通行的時間,有百餘天之久。對比現代的五十幾天,時長是翻了一倍。

嚴寒同樣出現在西方。1628年,歐洲經曆“無夏之年”,顧名思義那年溫度低到根本沒能入夏。

博斯普魯斯海峽,即被土耳其戲稱為一手抓著亞洲一手抓住歐洲的歐亞咽喉。在1620年冰封三個月,海麵冰凍得非常結實,能讓人們在上麵來回運輸貨物。

這些反常現象顯示出全球進入小冰期,伴隨降溫會發生什麼?

以中國的地理位置,先會聯想到嚴重乾旱,糧食歉收,人因吃不飽而動亂。

有多吃不飽?

翻開崇禎年間的史料,寫滿了“饑”字。

隨手拿一本《明史》就能列出一堆:

“九年,南陽大饑,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饑。”

“十年,浙江大饑,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江西饑。河南大饑,人相食”

……

一行行的饑字,就是一部部血淚史。

人饑易子食。這種慘狀在明末不是偶爾發生,而是連年多地一直發生。試問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不造反?】

水鏡前,十三人俱是麵無血色。

第一次觀影的朝臣們已然沒了對水鏡出現的驚愕,全部精力都被眼前的可怕數據給震懾到。

這卻隻是開頭。

朱元璋作為農民出身,很清楚大旱不隻讓糧食歉收,接下來就是“旱極而蝗”。

果不其然,水鏡裡傳出了蝗災大爆發的敘述。

【糧食收成不好,人吃不飽,蝗蟲又來雪上加霜。萬曆與崇禎年間,前後接連發生過持續五年之久的蝗災。

蝗蟲不是隨便挑地方產卵,最適宜產卵地點需要植被稀疏、溫度適宜、土壤含水量在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大旱之後,河流乾涸,大片的河床暴露了出來。此處少有植物,濕度適宜,最適合蝗蟲繁衍。

大批蝗蟲出現後,將難得幸存的農作物啃食殆儘,使得鬨饑荒的麵積再一步擴大。彆以為災難到此為止。還有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