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七十一章 。(2 / 2)

“打字機製作為時尚早。”

朱棣當仁不讓擺出他的立場,現在說打字機之類的機械化太遙遠了。即便能通過視頻示意的結構圖做出一兩台,但也沒有售賣的市場。恰如活字印刷比不過雕版印刷,這會沒有打字機普及的需求。

朱棣:“普及教育是改革的基礎。簡化漢字、創造新的注音方式,有利於改變百姓大字不識的狀態。百年樹人,非一朝一夕之計。兒臣不善文事,請父皇尋當朝名士以成百年大計。”

簡化字體,不是一道聖旨就能完成的。

縱觀漢字演變史,咕咕也在視頻裡提到了「隸變」是重要的分水嶺。自隋唐楷書進入成熟階段,後來漢字字體基本沒有大的變動。

打破舊習俗總是困難。

朱棣倒是有些明白為何視頻裡提到漢字廢除論。

世上事總是如此,你提出要改動,總有人推阻四,表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當你說索性全部廢除,就會有人覺得改動字體很不錯。

朱棣又補充:“大明不同於曆史上的清末民初,推行簡化漢字已是不易,立即推廣字母注音不合世情。”

史書上的清末民初,中國遭遇西方列強入侵。人們在思想上不可避免地發生改變,看到了西方的強大。在亡國邊緣,萌生向西方學習的強烈思潮,甚至是不惜以犧牲漢字為代價,為的恰恰是拯救中國。

待獲勝反超之日,認為重拾漢字為時不晚。

畢竟曆史上也不是沒遇到過漢學被壓製的時候,元蒙之初官方就不用漢字。

如今與清末民初不同,東西兩方往來幾近斷絕,大明又是東方最強。

假如大明想搞漢字注音,且不論眾人對西方字母文字體係了解很少,就說憑什麼以西方字母的外形來注音漢字?

因此,有些經驗隻能參考而不能照搬,否則隻能搞出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

朱元璋亦明白不可能照抄,何況水鏡裡也沒顯示出漢字字母注音詳情,不存在照抄範本。唯獨知道「JI」是那一篇“雞雞雞”的注音字母。

要說搞文字這一套,自己也不擅長。

此時不免想起了舊臣宋濂,曾經稱讚他為開國文臣之首,令他主修《元史》。

洪武十年,宋濂卻因其長孫宋慎的關係,被牽扯到胡惟庸案中。

朱元璋將宋家連坐下獄,一度要殺死宋濂。

是馬皇後與朱標相勸,才改判了流放。宋濂年事已高,沒能撐住,終是死於流放途中。

如果宋濂還在的話……

朱元璋腦中閃過這個念頭,不願再往下深想。

後悔嗎?去年此時他不悔,但水鏡的出現他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執政決策。

有些人真的不該殺,有些手段不該那樣極端。

曆史上,朱祁鎮搞出土木堡之變又坑害了那麼能臣,追根溯源就是明朝的君臣關係從一開始就不平衡。

朱元璋壓下複雜思緒,一些死亡已經發生,他能做的是亡羊補牢。

這就繼續眼前的討論。“注音之法不必操之過急,如今有以字注字之法。等將來海船出洋,必會與那些表音字母的國家接觸。不取西洋字母外形,大明亦可有自創注音字符。飯一口口吃,先行簡化字體之事。”

學習漢字不容易,這事朱元璋有發言權,他本人有過多年目不識丁的經驗。當有能力去捧起書本時,他就想過如果那些字少稍稍簡單一些就好了。

問題在於怎麼改最合適?

朱元璋:“說說吧,你們認為哪些人有能力擔任此重任?”

這問題不好回答。

在場很多人都清楚這種時候推薦誰,頗為有些坑人的意味。。

水鏡評論區都還有簡體繁體之爭。如今搞漢字簡化,是會留名青史,還是會備受爭議,真是不好說。

朱元璋可不會讓人保持沉默。

剛剛老四發過言了,這就先點名了朱橚,“老五,你說呢?”

朱橚心裡非常苦。雖然他寫過些詩詞歌賦,但專業更偏向搞植物研究,對於文字這一塊真不算有多少研究,現在能說啥?

此時此刻必須發揚兄友弟恭的精神,把在父皇麵前表現的機會讓弟弟。

朱橚儘力自然而然偏頭,把目光投向另一側的十七弟。

朱權:!!!

坑弟了!老五,你有本事彆看過來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