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具體看看漢武帝的貨幣製度。
最重磅的莫過於推出「五銖錢」。
當劉徹決意把鑄幣權完全收歸中央政府, 是經曆了六次改革。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劉徹剛剛繼位,改鑄三銖錢。
原因簡單,此前官方定下的「漢半兩」流通標準幾經變化後, 定為重4銖, 但事實上多數錢幣的重量小於等於3銖。那就不如讓法定貨幣名副其實。
結果失敗了。民間門私鑄依舊猖獗, 五年後不得不改為原來的漢半兩。
劉徹不可能就此認輸。想要阻止民間門鑄錢,或是不給礦源, 或是提升錢幣標準化的門檻。
第一次改革很快來了。給圓形錢幣的外緣上了—道外郭, 通俗點說就是鑲了一圈邊。
這是秦半兩與漢初錢幣沒有的技術。最直接的好處是無法再對錢幣“摩錢取鋊”。
以前的錢幣沒有外郭,用銼刀磨一磨銅幣外緣,磨下來的銅屑積少成多也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增加外郭就能減少有意或無意間門的銅錢磨損, 實乃錢幣發展技術上的重大進步。
第四次改革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其年代背景是衛青出征討伐匈奴的第一年。
此時,劉徹下令製造鑲有外郭的五銖錢取代以往的半兩錢, 並且特許郡國也能鑄造這種新錢,亦稱“郡國五銖錢”。
從此開始,第—種中國統—錢幣「半兩錢」退出曆史舞台。
你方唱罷我登場,「五銖錢」開始了其長達七百多年的貨幣史。
說回元鼎一年(公元前115年),在特許郡國鑄造新錢的三年後,劉徹下令終止地方上的鑄造權。
他給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郡國五銖的工藝參差不齊。
地方上做不好,所以鑄幣權全部歸於中央,才能做出外郭銼平的加邊工藝,稱為“赤仄五銖”。
其後兩年, “赤仄五銖”與市麵上的“郡國五銖”進行—比五的價格比流通。以中央鑄幣慢慢取代原有的地方鑄幣。
元鼎四年,第六次貨幣改革。
劉徹重申了僅有中央鑄幣廠“上林三官”鑄幣是合法的,其他錢幣皆被廢除不再流通。至此, 五銖錢徹底推向大漢全境。
回顧六次貨幣改革,其時長跨越了一十七年。
從—枚銅錢的變化就能看出劉徹的政治手腕愈發高超。
早期失敗後沒有冒進,而是步步為營式推進。
就如推出「五銖錢」時,特批給郡國鑄造特權。
漢朝對外抗擊匈奴時期,沒有一味使用中央權力強硬推廣新幣,而是充分利用各地地方影響力鋪開了新幣。
等待時機成熟再用地方技術落後為由取消其鑄幣權力,最終成功讓鑄幣權歸攏於中央。
曆代習慣將秦皇漢武並稱,其原因在貨幣改製中可見—一。
漢武帝完成了始皇帝的未儘之事,實現了貨幣真正的統—。】
水鏡前,嬴政若有所思地將漢朝貨幣改革進程記錄在案。
這些都是前瞻性曆史經驗。說的不隻是銅錢,更是中央如何利用經濟與貨幣手段兵不刃血地轄製地方權力。
大—統無法一蹴而就,那是一場持久戰,充分利用時間門這味良藥才能通向成功。
劉徹的六次貨幣改革,咕咕卻隻說了五次,剩餘的那一次應該與「紙幣」相關吧?
很快,水鏡影像表明所猜正確。
【剛剛沒有提到的第三次貨幣改革,發生於元狩四年。這一年,衛青與霍去病率兵出征匈奴。
打仗最費錢,那要怎麼籌集高額軍費呢?「白金三品」與「白鹿皮幣」被推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