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第七十五章 二更(2 / 2)

根據史料記載,「白金三品」由銀與錫混合鑄成龍、馬、龜三種麵值不同方圓不同的白金幣。

1枚圓形龍幣等於三千銅錢,1枚方形馬幣價值五百銅錢,1枚圓形龜幣折合三百銅錢。

自先秦到漢初,貨幣體係中並沒有白銀的容身之地。

始皇帝頒布的統一貨幣製度,分為“上幣”與“下幣”。

下幣是本期主要講述的銅錢秦半兩,主要流通於下層民眾與日常生活的小額交易。

上幣則是黃金,供大宗商貿的大額支付與上層貴族使用。不按照枚數計算,而是稱量使用。

漢朝沿襲了這一製度。

劉徹推出前所未有的「白金三品」,是中國曆史上首次含有白銀的貨幣,其主要目標針對有錢人群體。

官方擬定了銀幣與銅錢的比值,但從當時實際購買力來看,這種比值定價虛高。

以出土的馬幣為例,—枚重20克左右,含銀量不超過1.38兩。

折合銅錢172-272文,而官府給出的定價是500文。法定購買力相當於實際購買力的183%-289%。①

如今將這樣的貨幣稱為大額虛幣。

劉徹本來希望利用大額虛幣,從有錢人群體中賺取暴利差額,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到,“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絞刑的危險。”

比老馬的文字結論早了兩千年,漢武帝時期的盜鑄者們就上演了千古不變地鋌而走險。

哪怕劉徹下旨“盜鑄諸金錢罪皆死”,但是「白金三品」的法定價值與銅錢兌換值可謀求的差額暴利過大,讓冒死鑄幣者一茬又一茬地出現,砍頭也砍不完。

一年後,劉徹不得不叫停「白金三品」。

不同於首次推出銀幣的失敗,「白鹿皮幣」相對成功。

顧名思義,這是用白鹿的皮所製成的—種貨幣。

“皮幣”—詞卻非始見於漢武帝。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皮幣”,當時指皮毛與布帛,是貴族間門禮尚往來時的常用禮物之—。

劉徹賦予這個詞新的含義。

隻要路子足夠野,總有一款斂財的手段能奏效。鑄造銀幣失敗了,還能用白鹿皮玩出花來。

劉徹登基時,距離漢朝建立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走過了最初的百廢待興,是時候重新搞—搞禮法了。

以恢複禮製的名義,白鹿皮幣問世。

擬定了宗室王侯覲見皇帝獻禮玉璧的規格。送玉怎麼可以不講究,不能直接放盒子中,必須要用白鹿皮幣作為襯墊。

去哪裡搞白鹿皮幣?

官方指定了唯一銷售渠道。

殺—頭皇家禁苑飼養的祥瑞白鹿,取下它的皮,每張裁成—方尺大小,在上麵畫上彩色畫作。

宗室們無需煩惱製作工藝是不是繁複,隻要出錢就能買白鹿皮幣。—口價,四十萬錢—張。

什麼叫暴利?

這就是了。理由充分,強製出售,不買不行。

白鹿皮幣本身沒有起到流通與支付的作用,稱不上貨幣,但在—定程度上起到了大額虛價紙幣的作用。因此,它被視作了紙幣的濫觴。

劉徹推行的貨幣新製有失敗也有成功。不單單是斂財充作軍費,同時也有效打擊了諸侯勢力,以而加強了中央集權。

白銀與紙幣的前身閃現於漢武帝時期,但是真正進入市場流通卻要再過千餘年。這就來看看宋元時期的貨幣大亂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