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宥王一樣,劉玨也是送了驅鬼鎮邪的東西,為的是讓南秀安心。外麵的人嘲笑南秀是個傻子,其實認真說來,她也沒有傻到五穀不分,憂喜難辨的地步,就是脾氣直,一根筋,少了許多變通,如果肯耐心和她講道理她也是知好壞的。
所以收來的這些壓驚禮她都認得用處,也都喜歡。親近的人無一不知,她對鬼神深信不疑,小時候聽人講神仙故事,彆人聽了之後最多心中敬畏,她卻會追著人問怎麼才能上仙山去見仙人,自己每月的月錢夠不夠拜仙人為師。
……
一個傻子做兩日噩夢,竟然也能看作是天大的事。
皇後聽說了南府的事後,心中嫌棄之餘更多了兩分擔憂。對南秀她倒並不關心,一個傻子,誰會和她較真呢?因為一個噩夢就裡裡外外鬨起來,長安城中的人也都當笑話看,但事關自己的外甥宥王,有些話不得不說。
宥王送去南府的那麵青銅鏡名氣可不小,原本是紅山佛寺之物,因住持說與宥王有緣,便贈予了他。
所以她特意將劉明規叫進宮裡來,當麵認真勸他:“聖上不喜這些怪力亂神的東西,若有心人將此事說給他聽,又要斥責你不務正業。”
民間敬畏鬼神是千百年來的習慣了,宮裡卻鮮少搞這一套,尤其是所謂“神物”,更不敢進獻入宮觸聖上的黴頭。這全因多年前宮外進獻神石,預言聖上的生母淑妃妖異禍國,淑妃因此失寵,彼時還隻是個不受寵皇子的聖上也被隨意打發去封地,數年不允返回長安。
聽了皇後姨母的話,劉明規神情溫和,回道:“安撫阿蒙而已,不然她夜裡會怕得睡不好。”
阿蒙是南秀的乳名,劉明規稱呼得如此親近,皇後眉頭皺得更加厲害了,瞧著一向清冷淡漠,無欲無求的外甥此刻對南家那又蠢又傻的丫頭百般維護,依然不死心地再勸道:“即便非要送,你派人悄悄去又如何?”
“悄悄送,聖上便不知了麼?”劉明規神色淺淡,抬眼與皇後對視。
皇後被他的話堵得一哽。
劉明規的身份實在特殊。他的生父是先帝,生母是先皇後,一出生便是太子,可如今皇位卻並非由他繼承,而是落在了皇叔的頭上。
多年前外族攻入都城,大臣抱著六歲的小太子外逃,後傳聞走投無路時選擇投海,隨行數萬軍民也跳海殉國。當今聖上自封地往援長安,帶兵平亂,後被擁護為新帝,次年小太子卻平安歸來。
新帝手腕暴烈,卻也治國有方,自然無人敢提另擁護太子。小太子更是適時地“被驚了神”,很長一段時間不言不語,自然無法繼承大統。最後小太子被新帝賜名“明規”,封為宥王,由乳母帶著長居於長安城宥王府。
劉明規之母薛熙是如今皇後的親姐姐。皇後從前還是賢妃時親子早夭,如今膝下隻撫養著已過世方嬪所出的三皇子劉玨。隻不過劉玨送來她宮裡時都已經十一歲了,半路母子自然沒多少情分,真論起來,還是親姐姐生的劉明規更得她真心相待。
自家外甥聰慧過人,樣貌才學無一不佳,就算是宮裡的皇子也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偏偏如同身上掛了個小拖油瓶,兩人當真差上十幾、二十幾歲也就罷了,可年歲上又沒差多少,實在耽誤名聲。
皇後又忍不住嘮叨:“你也到了該成親的年紀了,莫與那丫頭走得太近。她心智雖如孩童,到底已經十六歲了。”說到這兒,語氣難免又流露出兩份嫌棄,“就算你用心教她讀書寫字,她也記不住。”
劉明規沒有頂撞姨母,也沒有應下,隻微微垂了眼。
見他如此,皇後還有什麼不懂的?這意思便是她這一番苦口婆心根本沒說進他心裡。不由歎道:“你並不欠她什麼,又何必總是心心念念想要補償。”
南秀的母親永樂公主是太後唯一的女兒,懷胎八月時在太後宮中小住了一段時間。先皇後帶著四歲的劉明規去給太後請安,永樂公主拉著小太子摸自己的肚子,說裡麵是他即將出生的表妹。
誰知劉明規湊近姑母的肚子,忽然說:“裡麵是個傻妹妹。”
當時在場的眾人隻當童言無忌,一笑而過。這件事還兜兜轉轉傳進了先帝耳中,某一日宴上,先帝偶然想起這件事,笑稱永樂的孩子還未出生就被太子給得罪了,出生後要罰太子給妹妹賠不是才好。
誰知後來南秀降生,隨著年齡漸長,竟真的是個心智不全的孩子,話說得比常人晚了許多,後來即便交流無礙,讀書識字卻異常艱難,腦袋裡一根筋,彆人說話略一拐彎就聽不懂了,鬨出不知多少笑話來。
長安城裡知曉此事的人都道劉明規有雙“神仙眼”,能透過皮肉看出南秀是個傻子。
再後來,南將軍戰死,夫人傷逝。劉明規對南秀卻十分親近,還將她帶在身邊,教她讀書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