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2 / 2)

總之,當時魏家、楊家和謝家也被迫聯合了起來,幾家人把土地結合在了一起,所以最後也說不清楚那些古茶樹都歸哪家了。

到現在,這棵古茶樹王已經被劃分為村裡共有了,每年賺的收入也用在村裡建設,不是誰的個人資產。

至於邦威的其他古茶樹,則還是按照土改時劃分的田地,在誰的田裡就算是誰的。

楚孑打

聽了一下,現在邦威村一共大概有一百多戶人家,基本都是土著民族,隻有不到一成是漢族,而每戶人家基本每年都有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收入,已經是妥妥的富戶了。

老人講的時候其實還是很惋惜的,這些古茶樹基本上他們都是從80年代才開始保護,甚至直到近幾年才在杜大姐的引導下開始做拍賣等等活動,這才讓邦威聲名鵲起。

在他小時候,其實他們因為擋路或者缺少柴火等等問題,砍伐了不少古茶樹,畢竟那時候古茶樹太多了,沒人當回事兒,現在一想起來就心痛,不知道砍伐掉了多少錢。

楚孑聽到這裡,忽然覺得,清源村有那樣的傳說還是挺好的。

畢竟幫助他們把古茶樹都保存了下來,沒被砍伐掉。

老人的曆史課也就講到這裡結束了。

楚孑剛剛告彆了老翁,忽然就被一戶人家的聲勢吸引了,這家男主人看上去四五十歲,雖然穿著少數民族服飾,但看起來並不是拉祜族或者彝族的長相。

他正在對幾位茶商說他家有“茶王樹第一”,這一下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紛紛去他家看。

他熱情地接待了包括楚孑在內的一眾人。

大家到他家後院一看,果然是一棵參天的古茶樹,雖然比茶王樹小了一大圈,但楚孑目測也有500年以上的曆史,保存的也相當不錯,這很不容易了。

據這家主人說,80年代分田地的時候,這塊土地就分給了他們家,這棵古茶樹就被分到了他們家,而且其實那棵茶王樹也被分到了他們家的,隻是當時不知道它的珍貴,也就沒有非要把它占為己有。

楚孑試著問這家主人是不是姓魏,對方笑著問楚孑“你怎麼知道?”,有了這層關係在,魏先生對楚孑也客氣了很多。

他說整個邦威,除了那棵茶王樹,就數他家這棵茶樹最老、最大了。

楚孑沒有拆穿他這個小小的謊言,據他觀察,山上有不少古茶樹大概都在500多年的年紀,隻是沒有精心嗬護,顯得沒有魏家這棵這麼大而已。

而且,想有“茶王樹”這個名號,也是需要經過認證的。

那棵茶王樹,就是在1992年,我國首屆茶藝節期間,經過國內外130多名專家聯合認證的,認為那棵茶樹是世界上唯一能找到的由野生到過渡型的古茶樹。

所以它才被認定為“茶王樹”。

至於魏先生所說自己這棵樹是“茶王樹第一”,顯然就是毫無根據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茶商的熱情。

楚孑在魏先生家喝茶小憩,不到半小時的功夫,就見到至少十幾位茶商來他家查看。

楚孑趁機向魏先生打聽了一下,魏先生看楚孑這幅學者的樣子,也就沒藏著掖著,告訴他這棵樹每年基本能產10-12千克的茶青,而他對外的售價是8k-9k元每千克,也就是說這棵“茶王樹第一”每年就能給他家帶來十萬元左右的收益。

楚孑聽後也十分震驚,看來這是妥妥的“搖錢樹”了。

而這一切功勞,都要歸功於茶王樹的名聲。

魏家也很懂事,一個勁感謝政府、感謝國家、感謝政策、感謝杜大姐和古茶樹公司。

雖然他看上去很油滑,但楚孑想,他說的也沒錯,這些感謝的對象,還真是缺一不可。

聊完天,已經到了夜晚了。

楚孑和溫如玉簡單的睡了一宿,第一天便出發回瀾蒼了。

楚孑想,這次真的沒白來。

有了邦威這個成功的例子在前,他有了些自信,清源村的茶應該也能賣得出去。!

鐵馬倦倦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