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的成功,在張正書的意料之中。
以後世的農業經驗來種菜,絕對是能成的。雖然沒有化肥,但有係統的特殊效果加成,其實產量也差不多了。既然實驗已經成功,接下來就該推廣了。好在張正書已經做好了準備,隻待麥子收割後,就搭好茅草大棚,開始種菜。
每年的汴梁城收完麥子、水稻和粟米後,不到半個月,最多一個月就開始下霜了。一旦下霜,氣溫就會降至農作物無法抵抗的溫度,從而大麵積凍死。這樣的情況下,彆說種菜了,哪怕是沒有經過育種的小麥,都扛不住!
張正書培育出了大棚蔬菜的消息,不脛而走。
隻一天,十裡八村的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原先,這些農戶都抱著看好戲的心態,都等著看張正書的笑話。一個富家子弟,居然跑去種田,多新鮮啊!就好比後世的富二代,不去繼承家業,反而跑到農村耕田一樣,絕對是個大笑話。
然而,張正書讓很多人都失望了,他頂住了壓力,種出了第一茬大棚蔬菜。
最關切的人,還是李家村的佃戶。要知道,他們都是跟張正書簽了契約的。萬一張正書的大棚蔬菜失敗了,遷怒他們,那可怎麼辦?
然而,大棚蔬菜的成功,讓李家村的佃客們稍稍定了定心,這就不得不說中國農民其實是很聰明了,起碼在關切到自身利益上,他們個個都精明過了頭。靠天吃飯,哪裡能比得上靠張家吃飯啊!靠天吃飯,好似前些年那樣,一場洪水過來,什麼都沒剩下。
要知道,汴梁城宋朝這短短百餘年間,都遭遇好幾次洪水了,而每一次洪水過後,都是一次大地主的洗牌。也幸虧“大桶張家”占據了汴梁城郊外地勢最高的地方,才屢屢幸免於難,從而得以保存大量家財。不然,你真以為張根富能積累那麼多錢?都是祖上留下來的啊!
中國的農民都是很聰明的,他們懂得趨利避害。既然每月有固定工錢拿,還不比種地少,他們為何不乾?非得在土裡刨食才好嗎!
再說了,如果是他們的土地,他們打死也不會這麼乾,畢竟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啊!但他們是佃戶啊,早在祖上已經把家產田地給當賣光了,淪落成佃戶,還能種地已經算萬幸。不然的話,早就在汴梁城裡隨丐幫討飯吃了。
張正書自然不知道他的一個大棚蔬菜,竟然會牽動那麼多人的神經。這時候的他,隻是翻了翻地,再深層施了漚好的肥料,再晾了兩天,又開始他“偉大光榮”的種田生涯了。這一次,張正書買來的是白菜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