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張正書瞧不起那些文人,實在是偽君子太多了些。
張正書也是想不明白,為了黨爭,他們能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為了黨爭,他們甘願引狼入室;為了金錢,他們能不擇手段。好了,金兵南下,北方淪陷,那些出賣國家利益的大臣被一網打儘,就算是卑躬屈膝給金人做官的,也不似之前那般,做官做得威風八麵。
何苦來哉?
隻是有些事情,沒經曆過很多人是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的。就算經曆過,看看明末那群士大夫文人,還不是一個吊樣?
所以,最信不得就是人性,沒有了律法,這些官員絕對能膽大包天!所以,摸透了趙家皇帝的伎倆,這些文人就更肆無忌憚拿皇帝來刷聲望了。反正隻要你不造反,沒有犯下十惡不赦之罪,大不了就是貶官,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有了這些官員在扯後腿,朝廷朝令夕改就可以想象得到了。隻是,苦了平民百姓。
張正書歎息著,出了這讓營造匠順便建好的技校,便看著那已經收割完畢的麥田,一時間怔住了。
“小官人,我這有水,這天熱,要不要喝一口?”
一個佃戶模樣的漢子,提著一個陶甕過來,笑嘻嘻地問道。這時候,他家已經收割完麥子,準備去磨坊那裡磨麵了。這是他一家子一年的口糧,絲毫馬虎不得。張正書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且讓張家的佃戶,都到我這來。”
“小官人,可是要開始種菜了?”
張正書大棚蔬菜種植成功的事,早就傳遍了李家村。
原先那些還嘲笑張正書的佃客,現在一個個都盼著冬日蔬菜能種植成功,好賺它一筆大的。那樣子,說不定張小官人還會漲他們工錢呢。契約上寫得清清楚楚,若是做工勤快的,會漲薪資。雖然這些佃戶都不識字,卻也熟知契約內容的——但凡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估摸沒有人會大意的。
很快,佃戶們都來了。
張正書見人齊了之後,朗聲說道:“你們種的麥子也差不多收割完了,那我們的契約,就在白露後,正式生效。現在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保持土地肥力了。你們把土裡的麥根起出來後,深挖土地,培入肥料。再覆蓋好土地,把麥根燒在田地上。爭取在白露前完成,那種菜就會又快又好。”
見這些佃客都有點不以為然的樣子,張正書知道,這就是拿工資的壞處了:乾多乾少一個樣,乾與不乾一個樣,這顯然是大鍋飯啊!
對付這種情況,張正書還是有辦法的:“若是誰提前完成,我有賞。要是白露前有誰沒完成,那對不起了,當月薪資扣一百文……”
話音都沒落,那些佃戶們就好像腳底抹油一樣,猛地散開了。
笑話,要是一個月被扣掉一百文,那豈不是少了大半鬥米?就算是換成士大夫不屑於吃的豬肉,那也有好幾斤了啊!肉不吃沒關係,可這沒米,那就是大問題了。
看著這些佃戶瞬間被點燃的積極性,張正書心中輕笑一聲,不屑地說道:“跟我鬥,小樣……”
這時候,來財自遠處跑來,大聲喊道:“小官人,小官人……”
張正書皺了皺眉,心想:“難道又是我那個便宜老爹弄什麼幺蛾子?”
然而,他卻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