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有前途的工作(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74 字 2024-03-23

最關鍵的是超市,誰能想得到一個超市,提供的工作崗位居然和一個酒樓相差無幾呢?更加關鍵的是,除了搬運的工作以外,超市所用的職員都是女性,而且都要經過技校的培訓,合格了才能上崗。甚至還要根據經營計劃的改變,這些職員還要重新回爐。

至於船隊,張正書現在還不敢邁太大的步子——連船都沒呢!等把船造出來,估計也是一年以後的事了。

缺人,太缺人了。

但張正書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吃苦耐勞是第一要素,那些閒漢遊手,張正書是絕對不會要的。作坊裡有這些人,是可以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要是工匠學壞了,張正書也可以雪藏他,讓他少拿工資,迫使他做出改變。屢教不改隻能開除了,作坊就要有作坊的規矩,任何人都不能違反。至於可塑性,也是張正書很看重的。像年輕力壯的,可以去做體力活;頭腦機靈的,可以重點培養。年紀稍大的,或者是沒技術的,可以讓他到作坊裡打雜。

一切憑本事說話,想那高工錢,那就去學技術吧!

張正書並沒有說出這句話,但是在李家村作坊裡,不少工匠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甚至,因為有工匠摸索出了改良法子,張正書還親自獎賞了他。看著領到數百貫錢,一躍成為“富豪”的同事,作坊裡的工匠哪個不羨慕,哪個不拚了命地學習?

胡蘿卜加大棒,管理者學會了這兩招就足以做一個甩手掌櫃了。激勵到位,雇員會自覺工作,自覺進修的,根本不用張正書催。當然,前提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雖然工匠相對好管理,可中國式的人情一樣避不開。這時候,就需要靠製度了。好在張正書照搬了不少後世成熟的經驗,作坊的管理現在還沒出什麼大問題。

正因為作坊蒸蒸日上,原本覺得李家村村民傻了的人,比如張家莊的村民,現在反過來了,一個勁地要求加入作坊。反正他們又沒多少田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要是做工能賺錢,何不去做工呢?

所以當聽了張正書這話,都沒聽完整,這些村民們立即散了開去,留下麵麵相覷的張正書和馬車夫。

“小官人,這……”

馬車夫已經說不出什麼話來了,這場麵實在是……實在是無法想象啊!

“很正常,進入作坊做工,怎麼說一個月也有兩三貫錢。”張正書好像看破了世間百態一樣,“有這個收入,誰不趨之若鶩啊?不過,進去也不容易啊,要經過層層篩選的……”

“小的不是這個意思,小官人,小的是想說,小的也能去作坊做工嗎?”

馬車夫小心翼翼地探問道。

被雷得不輕的張正書,重新坐回車廂裡,略帶調侃地說道:“你就彆想了,好好做你馬車夫這個有前途的工作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