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杜仲膠(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818 字 2024-03-23

……

張正書不理會那些保安隊的扯皮,拍了拍劉忠的肩膀,詢問了一下保安隊的訓練情況,然後就拉著郭騫等一乾工匠走了。“小官人,你拉著貧道去冶煉作坊作甚?貧道對冶煉一事,完全是一竅不通啊!”

張正書笑道:“去了你就知曉了……”

一行人踏進了冶煉作坊,首先映入眼簾就是院中那放置在地上,裝飾得美輪美奐的馬車車廂。

“啊,貧道知曉了,小官人是想讓貧道看看這馬車,是不是用了好木料?不是貧道吹噓,貧道對於木料的認知,可謂是天下獨一份。貧道瞧瞧,這木料應當用的是樟木?不,不對,還摻雜著鬆木,楠木、槐木、桉木……”

張正書不理會他,對那馬車夫說道:“你去把馬牽來,套上這車廂。”

馬車夫應了一聲,轉身就去準備了。

踏進了冶煉作坊裡的屋子,叮叮當當的打鐵聲不絕於耳。迎麵撞見的,正是趙煦支援過來的一個官匠。這個官匠顯得紅光滿麵,也不知道是被炭火烤的,還是有好事將近。“小官人,你來了?”

“彈簧做得怎麼樣了?”

張正書開門見山地問道,在作坊裡,說話越簡單直接越好。像文人那樣扯皮,作坊都不用做事了。

“小官人,已經做好了。”這個官匠很滿意作坊裡的生活,不僅待遇很好,以他的技術,還評了六級工匠,拿著二十貫一個月的工錢,比在官營作坊裡做“差雇匠”不知道要多賺多少錢銀。原本他還擔憂,到了私人作坊,收入銳減。而他也是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才被差遣過來的。現在看來,不來的那些工匠才是傻蛋啊!

“裝到馬車上了嗎?”

張正書又繼續問道,因為馬車車廂不是李家村的工匠做的,因為木匠活沒啥技術含量——好吧,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地道,可張正書就是這麼認為的,木匠活再厲害,也不能幫助工業發展起來。所以,張正書並沒有建立起木匠作坊。那馬車車廂,是張正書拿了圖紙,讓人去汴梁城郊外的木匠作坊定製的。

“小官人,已經裝上去了。你瞧,不僅是車廂下方裝了八個彈簧,車的轉軸也是用我們作坊出產的軸承。而車輪,我們也製成了兩個。小官人,你瞧,那便是在打製車輪。除了有點難以規整成圓形之外,幾乎沒有難度……”

聽了這個工匠的介紹,張正書滿意地點了點頭。

“郭騫,你的成品呢?”

張正書高聲問道,郭騫卻還沒反應過來:“甚麼成品?”

“杜仲膠啊,我不是讓你摸索,怎麼給車輪包上一層外衣嗎?”

張正書皺眉說道,要是因為郭騫的失職沒做輪胎,他可是要發飆的。

郭騫一愣,然後哈哈大笑道:“小官人,貧道剛剛還想跟你說起這事。你是怎麼知曉杜仲的果、葉、皮中的膠,采集下來加熱,加入炭黑,就能定型成圓形?”

張正書心道:“我是穿越者,你說我是怎麼知道的?”好吧,其實張正書也是不知道輪胎怎麼做的,他一開始也很有疑問。不過經過係統提醒後,他才知道中國雖然沒有橡膠,但是有橡膠的替代品——杜仲啊!杜仲的果、葉、皮、根中均含有豐富的杜仲膠,用來代替橡膠綽綽有餘,就是量少了很多。而天然橡膠做輪胎不耐磨,可加入了炭黑之後,耐磨程度就上升好幾個檔次了。可惜這種事,不能對郭騫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