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沒想到,在場的人都沒想到,這個“大桶張家”的小官人,居然是一個棺材裡伸手——死要錢的。人家孝敬王爺,那是巴結都來不及。他倒好,居然義正辭嚴地伸手了:要拿走這個蹴鞠?可以,給錢吧!
張正書覺得他們都有點大驚小怪的,哪怕是在皇帝擁有一切的時代,你一個親王憑什麼拿我的東西還不給錢?
“有意思,有意思。你且說說看,這蹴鞠要多少錢?”
趙佶有點尋味地問道,其實他內心是真的有點震驚的。
“一百貫。”張正書很正經地說道,“這蹴鞠用的是新材料,我敢擔保,這是大宋第一個這樣的蹴鞠。物以稀為貴,你要不要?”
“給了……”
趙佶倒是大方,畢竟他一向都不算小氣的人。反正趙佶對錢沒啥概念,要不然曆史上他就不會花巨資建造一個艮嶽了,還勒令天下進貢奇石供他觀賞。從這個角度來說,不體恤民情的趙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賺一個昏君的錢,張正書賺得理直氣壯,賺得毫無心理負擔。
高俅不情不願地掏出了一個荷包,拿出了幾兩金葉子遞給了張正書。
張正書接過這金葉子,喃喃地說道:“這金子該不會是假的吧?怎麼這麼小?來人啊,拿小秤來,我稱一稱……”
高俅覺得張正書這是在侮辱端王了,怒道:“殿下給的錢,會是假的嗎?”
“彆那麼激動,我就稱一稱,多退少補嘛……”
張正書撒起謊來眼睛都不眨,氣得高俅都翹胡子了。張正書倒是覺得這趙佶的賣相比高俅好多了,起碼人家算是個帥哥,一張國字臉,很有漢人特點。就是嘴上留著撇小胡子,有點顯老了。高俅呢,都三十多歲差不多四十歲的人了,留的山羊胡那麼長。一雙眼睛太過精明,就好像鼠目一樣,一看就知道是一個隻能占便宜不能吃虧的。再配上削尖的臉頰,一看就是個刻薄之人。張正書對高俅沒啥好印象,很大程度是看臉的。
當秤拿來後,張正書當場驗了驗,喃喃地說道:“三兩五厘,馬馬虎虎算你一百貫吧……”這時候,金子兌換銅錢的比例在二十多貫錢,還不到三十貫。三兩五厘,大概就是一百貫了。
高俅也是氣不過,什麼馬馬虎虎算一百貫,三兩五厘金子,都一百零一貫以上了,這還是最低兌換比例。要是兌換比例再高一點,則一百零幾貫了!剛想斥責一下,張正書滿意地收起了金子,說道:“多謝王爺,下次要買蹴鞠,草民給你算便宜點。下次,估計隻要幾十貫就行了。你這個是第一個,比較貴……”
張正書做生意就是這樣,童叟無欺,不管你是王爺還是乞丐,張正書都一視同仁。哪怕是換一個人買這個蹴鞠,張正書也是出這個價。應該是這樣的,張正書對自己說。
“還有下次?”
高俅覺得有點好笑了,難道真當趙佶是冤大頭嗎?
張正書卻振振有詞地說道:“一分錢一分貨,再說了,尋常蹴鞠雖然便宜,不也一樣要換?要是踢得勤了,幾日換一個也是尋常。我這個不一樣,起碼可以踢得久一點。而且,隻要換了裡麵的氣囊,就能再次使用了。要是給我點時間,我發明一個氣門芯,直接在外麵打氣進去就是了,連氣囊都不必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