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一愣,掂量著手上的蹴鞠,疑惑地說道:“有這般神奇?”
“你不信啊?可以來比試比試啊,恰好我這裡的人,都喜歡踢蹴鞠。”張正書隨口提議道。
高俅冷笑一聲:“踢就踢,誰怕誰?”
“忘了說,我們這裡的踢法,比較新穎。是根據漢代蹴鞠改進而來的,兩邊置龍門,分兩隊各十一人,每隊一個守門員,其餘為前鋒、中鋒、中場、邊鋒、前腰、後腰、前衛、後衛,分工明細。我瞧你們這裡隻有六個人,要不我們也出六個人算了。規則嘛,我給你們說一遍,然後再示範一次給你們看。要是覺得可以,我們就比一場。”
“這是蹴鞠?!”
高俅覺得有點侮辱了這項高雅的運動了,氣得有點翹胡子。
張正書冷哼一聲:“漢代用來練兵之蹴鞠戲,如何不是蹴鞠了?”
“你且去問問坊間‘齊雲社’,哪有這般規矩?”高俅有點傻眼了,他對曆史不甚熟悉,還真的被嚇住了。
“齊雲社”,是宋朝蹴鞠藝人專門的蹴鞠組織,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一般來說,比賽分兩種,一種是單球門(也叫風流眼)的比賽,衣服顏色不同的兩隊分站兩邊,每隊十二或十六人。比賽時左邊的隊員先開球,互相顛球數次然後傳給副隊長,再傳給隊長,由隊長將球踢向風流眼,過者為得一籌。右邊的隊員得球亦如此,有點像後世的排球,就是不限製顛球的次數。結束時按過球的多少決定勝負,高一球即為勝,稱為“略勝一籌”。
還有一種叫白打,也就是不用球門的表演性質的雜耍。
高俅精通兩種踢法,卻從未聽過張正書的這種踢法,自然不免有點慌張了。
“哦?還有這等踢法,本王倒想看看……”
趙佶是一個喜歡玩的人,提起了蹴鞠,連李師師都忘了。
“那借蹴鞠一用,你們立即就可以知道這蹴鞠有多皮實了……”
張正書不由分說,拿了蹴鞠轉身就大喊道:“劉忠,踢球了!”說著,蹴鞠一甩,扔了出去。
高俅黑著臉,低聲說道:“王爺,這人分明是裝傻扮懵,何必……”
“誒,此人非同一般人,十分有趣。本王倒是挺欣賞他的,想想他弄出的各類玩意,不止是香水,聽聞還有香皂、蠟燭,甚至冬日府上吃的綠菜,皆出自此人之手。你也瞧見了,李家村那些大棚,聽那些農戶說,下麵就是綠菜了。如今,又弄出了這絕佳的蹴鞠。你也試過了,這蹴鞠確實輕巧。本王很想看看,他接下來還要弄甚麼?”
可惜張正書沒聽見,要是張正書知道了,肯定會很無奈,難道趙佶真的有點抖m的特質?張正書都這麼無禮了,趙佶還是對他興趣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