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張正書有點無所事事,除了時不時接到李家村的報告之外,他更多的時候是做個甩手掌櫃,看著底下的人在忙得團團轉,他卻好整以暇地躺在躺椅上,看著一張圖紙。
沒錯,這就是係統根據所有風帆船隻的優缺點,經過超級計算推演出來的適合近海航行,也能通行大江大河的最先進風帆船隻。係統還知曉張正書的心意,特意把船舷提得挺高,放置幾門火炮不成問題。
當然了,綜合了幾種風帆戰艦的優缺點,這種風帆船隻載貨量不少,吃水挺深,不易側翻,但也有個缺點,就是不夠飛剪船快。不過嘛,這軟帆硬帆結合的動力,不管逆風順風,這種風帆船隻都能跑出十節的速度,甚至最高能達到十三、四節。不過嘛,張正書不喜歡那種計算方法,更喜歡用公裡,或者裡來替代。也就是說,這種帆船利用風力已經是達到極致了,除非改進船體,不然都不會有再高的航速。最慢的時候,也就是逆風了,這種帆船能跑出十九公裡每小時,也就是三十八裡的航速;最快,也就是順風的時候,能達到每小時二十六公裡!也就是說,在宋朝這會,起碼能開出五十二裡的速度來!
什麼概念呢?
要知道,宋朝最快的車船,也就是明輪有槳的人工動力船隻,最快也就是十二節航速而已。換算成每小時公裡數,則是每小時二十二公裡,每小時四十四裡那樣子。就算是車船在這種船隻前麵,也要被甩得看不見尾燈!
畢竟,車船是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十二節航速的,最多也就是堅持二十分鐘左右而已。
再加上這種帆船可不是隻有速度快而已,轉向也靈活,采用的是後世船舵,比宋朝的船舵科技含量又高出一籌了。甚至,如果還想再提速的話,還能進入底部船艙,放置十名大漢,像踩單車一樣帶動鏈條,使得船體尾部那螺旋槳轉動,產生加速力。
但是嘛,適合螺旋槳的鋼鐵材料還沒弄出來,張正書隻能含淚舍棄了。
要是加上螺旋槳,嘿嘿,短時間內順風+人力,突破十五節航速還是不在話下的。要是再把傳動裝置變成蒸汽機,突破十八節都不是問題,而且還能持久堅挺!咦,好像不太對勁?
反正這種帆船,不僅有龍骨結構,想造多大就造多大;有隔水密艙,不怕觸礁;還有絕佳的動力配合,再加上張正書打算研製的火炮,嘖嘖嘖,絕對是這個時代無敵的戰艦了。當然了,有了這種戰艦,還要弄一些接舷戰用的手雷,還有在旁輔佐滅敵的飛剪船。
再加上係統給的航海圖,六分儀設計圖,配合著指南針……隻要想去,天底下就沒有去不了的地方了!
現在張正書猶豫的是,到底是把這帆船給一般船塢建造呢,還是自己先興辦一個民營船塢,自己打造這種帆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