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製定標準(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16 字 2024-03-24

而且,把工藝寫在紙上,教育工人就簡單多了。

就拿煉鋼來說,如果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白紙工人進入作坊,他首先要學會辨認鋼材,對出爐的鋼鐵合格與否,做到心中有數後才能正式“上崗”。可按照傳統師父帶徒弟的模式,沒有幾年的實踐經驗,根本不可能。

但是現在呢,對照著編好的標準,對照著上麵的圖片,再聯係實際生產過程,就能快速上手了。不出兩個月,就能順利出師。

除了辨認鋼材之外,還有做工規範、產品標準、煉鋼材料辨彆……都能形成個經驗之談,快速訓練出一批合格的工人來。製定標準的意義,就在此處了。

“不錯,做得不錯,有那麼點正規工廠的味道了。”張正書讚揚道。

蘇熙是知道工廠的,根據張正書所說,作坊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能叫作坊了,叫“工廠”。

“都是小官人的主意好!”蘇熙對張正書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雖然他還是會質疑張正書,但一邊質疑一邊摸索,才發現張正書指的路大多是對的。

“是了,那車床研究得怎麼樣?”

張正書最關心的,還是工業母機的問題。要是能製成有史以來的第一台車床,那麼大宋的工業,才算是邁出了小小的一步。

“郭真人還帶著那群工匠在研發哩,似乎是碰到不少問題……”

蘇熙對冶煉不太熟悉,也說不上個所以然來。

張正書卻知道,車床是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關鍵的地方,一個是車刀,一個是軸承,一個是傳動裝置。車刀就不說了,要是刀不利,根本對鋼鐵沒傷害。軸承和傳動裝置,都是影響精度的。

原本,張正書是想弄手搖或者是腳踏車床的,但想了想,還是弄個水力車床好了,最起碼轉速勻稱。

要是把水力車床弄出來了,手搖、腳踏車床不是手到擒來嗎?到時候彆說車床了,就算是銑床、鏜床都能製造!畢竟是工業母機啊,聽到名字都覺得一陣興奮。更重要的是,把水力車床吃透之後,日後套上蒸汽機,再發展到電力就順理成章了。

“有問題是好事啊,解決了問題,我們就多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張正書向來不覺得問題是攔路虎,辦法總比困難多嘛!

跟蘇熙再聊了幾句,問了他學習數學的境況,然後勾起了曾瑾菡的興趣,兩個學霸學神級彆的人物就開始探討起來了。張正書隻能裝作高深莫測的樣子,在一旁尷尬地看著他們討論得天花亂墜。

末了,要不是張正書阻止了他們繼續談下去,說不定他們要拉開陣勢用公式數字一決勝負了。

“對了,四月下旬,我和姝兒就要去杭州了,順帶把造船的事了結。你是明州人,也要回家看看了,好報個平安。再者,這造船的事你比我熟,還需要你帶路的。”張正書對蘇熙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