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隻能誘之以利(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709 字 2024-03-24

這是因為後世的官,束縛太多;而私企老板,卻沒有那麼多束縛,更加自由。

地位呢,也不見得差了。說不定在投資的時候,人家乾部都要來好言相求,這待遇還是不錯的。更彆說,私企老板一樣能參政議政——政協委員嘛!

金錢、地位都有了,相比較之下,怎麼選還用說嗎?當然了,也不排除有些人權力欲望太大而選擇做官的。但是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人都是趨利的。這是本能,也是天性,無關善惡。隻要把好處拿出來,擺在世人麵前,自然就有人會選擇了。

在大宋,想要做成這單子事,就必須拉攏一批官員下水。

彆以為張正書不知道,在暗地裡,不知道有多少官宦世家看中了他的產業。隻是礙於名聲什麼的,才沒有出手。想通了這個關節,張正書也開始琢磨要不要把低級產業拿出去給他們瓜分了。

畢竟,錢是賺不完的。但要想實現工業革命,必須拉攏更加多的新鮮血液進來。

“對了,棉花!”

張正書終於想到了一個農業結合工業的典型例子,那就是紡織機!

彆的不說,張正書的棉花紡織機,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頂級的。而且,棉花的市場,也大得驚人。隻要是涉及到衣食住行的,配上漢人那恐怖的人口基數,這個市場大得無法想象。

“說不得,以後就要同那些個官員打交道了……”

說真的,張正書真的不喜歡和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員打交道。

但是,張正書卻不得不低頭。不借此機會培養起朝中新的利益集團,這個改革想必也是無疾而終的。想想那慶曆新政也好,熙寧變法也好,不也是因為沒培植起新的利益集團才失敗的嗎?而在正史上,張居正改革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即便張正書再厭惡也好,也隻能選擇和官員合作。

隻有官員認可了這個模式,才會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不然的話,張正書再努力也隻能是在原地踏步。很不甘心,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心不在焉的張正書,在張康土一家熱情的招待下,不知滋味地吃了一頓飯,就匆匆告辭回到蘇家了。

這弄得張康土一肚子疑問:“是不是小官人不滿意?”

張嬸說道:“你這憨貨,叫你殺一隻雞你也舍不得。那小官人自小錦衣玉食的,哪裡吃得慣這等粗鄙豬肉和粗茶淡飯?要是他收回田地,怕你是哭都來不及!”

張康土也急了:“這可怎麼辦?”

“明日小官人再來,你好言告罪,再置辦一桌好菜招待他罷。唉,都說你啊,省了一輩子,請客也扣扣索索,都啥事啊!”張嬸埋怨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