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張正書的直白,氣得有點呼吸不暢的趙煦,很努力才讓自己沒有繼續動怒:“你是說大宋會亡?!”
張正書像看弱智一樣看著趙煦,突然笑了笑:“你該不會天真到以為天底下沒有亡國的朝代吧?!其興也悖焉,其亡也忽焉,這句話你該聽過吧?”
被張正書的反問怔住的趙煦,愣了愣之後突然陰沉地說道:“你知道單憑這句話,朕就能讓你流放天涯嗎?”
“那又如何,也改變不了事實。”張正書很平靜地說道,“如果不正視這個問題,亡得更快。不是我說的,看看天下一年有多少農民揭竿而起吧,難道你就認為朝廷一點錯都沒有?”
趙煦默然了,說實話,他還真的沒啥危機感。可聽張正書這麼一說,他才明白他的江山出問題了。
“你覺得大宋會亡?”
不知不覺間,趙煦的語氣平緩了不少,但還是有一股很深的執念。
“亡不亡得看你的決心,你要是真心想為百姓好,就開啟官員改革吧。再晚,就來不及了。積重難返之下,一個王朝隻能走向滅亡。大宋內憂外患頗多,但你沒有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怎麼處理得好國事?”不用說,張正書又開始普及老馬的思想了,聽得趙煦一愣一愣的。
“甚麼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趙煦隱隱覺得,這可能是大宋破局的關鍵,心中想著:“難道這小子真的是我大宋的福將?”
“這麼說吧,主要矛盾就如同字麵意思,在一件複雜的事情裡,必然有一種矛盾與其它諸種矛盾相比較而言,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這種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由於矛盾有主次之分,應對的方法也要分主次,要善於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張正書解釋了一遍什麼是主要矛盾,然後拋出乾貨了:“我認為現如今大宋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問題。”
“人口?”
趙煦有點不太明白,“即便我大宋人口確實比曆朝曆代要多,但這算甚麼問題?”
“不算問題?”
張正書啞然失笑了,“你知道現如今大宋一共有多少人嗎?不按戶籍算,已經超過一萬萬人了!若非現在農業水平比曆朝曆代都有所提升,現在大宋會是怎麼一個景象?再瞧瞧不斷的農民揭竿而起,還不是因為糧食危機?糧食危機的根源,是土地問題。所以開發江南是已經箭在弦上的事,不管你願不願意,這是最優解。因為隻有在江南一地,才能種植兩季稻。過了秦嶺淮河,以北的地方都無法種植兩季稻了,因為太陽照射問題,溫度不夠,雨水也不夠。”
趙煦愣住了,沒想到被張正書這麼一說,他的念頭反而通達了:“繼續……”
“人口問題之所以是主要矛盾,因為任何一個朝代,有人口才有國家的。人,才是一個國家的主體。這一點,不管你承不承認,都是如此。”張正書認真地說道,“隻要人多了人少了,都會帶來不少矛盾。大宋現在的主要矛盾,就是人太多了。人一多,各種矛盾就跟著來了。官家,你想想曆朝曆代的時候,會因為一場水患,一次旱災,而受災幾十萬人的嗎?想必沒有吧,最多也不會超過幾萬人。這說明了什麼呢?”
趙煦好像想到了什麼:“說明了什麼?”
“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