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拉鋸戰,讓大宋的錢糧迅速減少。
即便是趙煦下令推廣了兩季稻的種植,開啟了開發江南的計劃,可即便如此還是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的,日積月累那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再加上這麼長的運輸路途,即便是富饒的大宋,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趙煦突然想起張正書的話來,“水泥堡壘護糧道,可行?”
越想,趙煦越是煩躁,突然高聲喊道:“彭元量!”
“小的在!”
一旁老神在在的彭元量條件發射地應了一聲。
“那姓張的小子,最近在忙些甚麼?”
彭元量不敢怠慢,連忙說道:“回稟陛下,張大夫兢兢業業地在修築新城……”
“修築新城?!”趙煦一愣,繼續問道:“那修得如何了?”
“陛下,張大夫此時在全力鋪路。”彭元量不敢隱瞞,把張正書最近的動作都說了出來。
趙煦更是愕然了:“鋪路?!”
“回稟陛下,張大夫曾說過,要想築山城,路是重中之重。再者,想要財通,必須路通……”彭元量連忙販賣起了張正書式的理論,讓趙煦直皺眉頭。
“依你看,那水泥果真有大用?”
彭元量笑道:“陛下,水泥比起糯米汁混石灰,更省錢,且更快凝結……”
有這麼一句就夠了,趙煦已經心中有底了。
“你說,若朕讓那小子把水泥配方交出來,他會不會拒絕?”趙煦有點不確定,他內心是知道的,張正書這種人才一定要籠絡,不能放走。如果再成了一個張元,恐怕大宋都要被張正書顛覆的!
彭元量一愣,然後理所當然地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張大夫又豈能違逆陛下聖意?”
趙煦搖了搖頭,說道:“此子不能以常理度之……也罷,讓朕想想看……”
也許是張正書鼓搞出來的東西又莫大的能量,讓趙煦都覺得有點心驚膽戰了。甚至趙煦有種錯覺,一旦給張正書這麼鼓搞下去,宋朝國力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膨脹開去。到那時候,大宋幾無敵手。但是,趙煦更加擔憂的是,他能不能把控住張正書。麵對這麼一個臣子,是所有皇帝都覺得棘手的問題。
“若不然,叫李家村變成一個集鎮?甚至……變成一個縣?朕,可以給他更多的土地,讓他心甘情願把水泥配方交出來的……”
趙煦終於想到了張正書最缺的是什麼,那就是土地。
而偏生,作為最大的地主,趙煦手中最多的就是土地。
“既然他想鼓搞,就讓他儘力去鼓搞罷,朕倒要看看,他能鼓搞出甚麼來!”趙煦很有魄力,他覺得張正書的新玩意似乎能對新法產生互補的裨益,立即做出了這個決定。也許,也隻有像趙煦這樣的年輕帝王,無所畏懼的帝王,才會做出這樣大膽的決定。當然了,這也和趙煦的認知有關,他無法想象,一技進步到一個階段,會對一個國家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畢竟宋朝的人,都被儒家禁錮了思想,已經看不清未來了。11百度一下“大宋好官人傑眾文學”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