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書也是莫名其妙的,李家村突然接到朝廷的旨意,變成了李縣。連帶著土地,都把鄰村的無主荒地,一並劃拉給了張正書。還規定了,上麵隻準用來辦作坊。
摸不著頭腦的張正書,不明白為什麼趙煦突然給他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心中思來想去的,總覺得很不安。
“郎君,官家是不是又要重用你了?”曾瑾菡猜測道,她覺得趙煦肯定是有所求的。
張正書眼前一亮:“不錯,將欲奪之,必固予之,官家是怕我不答應,先把賞賜給我了,就不怕我不答應了。”
曾瑾菡也覺得是這麼個理由:“那郎君你要不要答應呢?”
“輪得到我不答應嗎?”
張正書苦笑道,“等著吧,很快就有新差事了,希望不是一些太難的差事……”
事實證明張正書的猜測很準確,都沒到第二天,張正書就被趙煦召見了。
在垂拱殿之中,張正書看到了闊彆了兩個多月,卻還是落下了病根的趙煦。
“咳咳……張卿,朕想見你很久了,隻是近來國事繁忙,一直不得閒。”趙煦先是好言好語地安撫了一番,張正書已經察覺到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了。
“額……陛下身體可還安康?”
張正書見趙煦的臉色還是挺差的,沒辦法,工作量還是太大了點。
“多虧了你啊,不然……朕……”
趙煦苦笑了一聲,自嘲地說道:“便是現在,也還沒好利索……咳咳咳咳……”
待得趙煦一陣咳嗽過後,張正書才說道:“官家你可以適當多運動,保持好心情,彆太操勞,身體自然好了……”
像朋友一樣聊了一會,趙煦才慢慢地步入正題:“張卿啊,西北戰事,你可知曉?”
“略知一二。”
說不知道,那是瞎話。張正書好歹手底下也是有著一個報社的,可謂是天底下知道信息最多的人了,要是不知道西北宋夏大戰之事,確實說不過去。
“我大宋運糧至西北,需要長途跋涉,其中損耗頗多。再加上夏國屢屢襲擊糧道,我大宋已不堪重負。張卿先前說過水泥堡壘,可保糧道無失,朕想向你討要那水泥配方……”
趙煦盯著張正書的臉,似乎想看出什麼來。
張正書一愣,然後笑道:“官家想要就拿去唄,隻是此配方乃是國之利器,決不能落入敵手。若落入敵手,怕是我大宋立時會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趙煦也是一愣:“你不要點什麼賞賜?”
“我研究水泥,初衷就是為國效力罷了。”張正書實話實說,“如果官家你肯相信我的話,用水泥建造一條通往西北的水泥路,保證物超所值。”
趙煦卻苦笑道:“國庫都沒錢了,如何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