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知道是不是楊振寧的錯覺。
他總感覺與陸光達十多年沒見,自己這位老友的變化有些大:
他印象中的陸光達可是個極其靦腆的大男孩,被女孩子看兩眼都會害羞的那種,屬於很多人眼裡的乖寶寶。
小時候楊振寧慫恿陸光達和他去清華園偷剪鄰居教授家裡的向日葵,陸光達都能猶豫個半天還不敢下剪刀。
如今時隔11年再次相見,二人都早已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追求與信仰。
到了四十而不惑的年紀,楊振寧自然不會還以為陸光達依舊是那個傻白甜的靦腆小男生。
但是
不複傻白甜是一回事,喜歡說騷話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今的陸光達不但人變的有些黑,說的話也越來越謎語了,動不動就驢驢驢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驢才是主角呢。
不過儘管陸光達沒有把話說明白,但以楊振寧的智商此時自然也差不多理解了他的意思:
陸光達所說的這個另一頭驢】,多半是個國內在理論物理方麵有很深造詣的學者。
不出意外的話。
此人多半在元強子模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由於某些原因沒法將名字公開而已。
隻是
這人會是誰呢?
國內理論物理的頂尖學者無外乎趙忠堯王淦昌等有數幾位,基本上在回國前都已經小有或者大有名氣了。
如今他們的名字早已出現在了期刊首頁,顯然與那頭驢沒啥關係。
可如果是其他人.
不是楊振寧貶低祖國,而是客觀來說,如今的國內確實沒有培養出頂尖理論物理學家的可能。
當然了。
如果楊振寧能夠知道大於將來的成就,多半就會改變自己的看法了。
想到這裡。
楊振寧的心中也忍不住冒出了些許好奇,於是他很快點了點頭,對陸光達說道:
“沒問題,光達,咱們是出發去見那位同誌,還是通過遠程手段來聯絡?”
陸光達沉吟了片刻,解釋道:
“振寧,咱們是老熟人,有些話我也就直說了——現在就想見麵的話,估計難度會有些高。”
“畢竟那位同誌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振寧你可能要過段時間才能和他見麵。”
“所以這樣吧,我現在去和分管這事兒的老王聯係一下,看看能不能給你倆鼓搗個電話交流的機會。”
楊振寧很理解的點了點頭:
“行。”
雖然從見麵開始楊振寧就很有默契的沒問陸光達目前負責的工作內容,不過他心中對於這個問題早就有了些許答案:
陸光達隻可能在研究原子彈。
畢竟早先提及過無數次。
兔子們搞核工程這件事本身是沒有.或者說也遮掩不住的,當年尋找鈾礦甚至是全民級彆的行動。
所以核武器研發所謂的保密目標,主要是項目的研發進度和具體廠區的位置。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
那位驢同誌應該也是原子彈項目的一員,如今楊振寧他們剛剛回國,想要與對方線下見麵顯然是不可能的。
後續各種各樣的政審都屬於必然要經過的環節,甚至說句比較嚴肅點的話這次回國的一百多號人裡頭,未必就沒有帶著任務回國的敵特。
畢竟這些人楊振寧不全了解,有些人甚至還是頭一次見麵,連對方的真實能力都不清楚。
楊振寧唯一能保證的就是李政道、陳省身他們這些自己熟悉的頂尖大佬絕不會做出賣國求榮的事情,然後就僅此而已了。
所以相關審查是必須執行的步驟,這點楊振寧完全可以理解並且接受——當年錢五師在海對麵受到的審查比這嚴多了,至少他們還可以相對自由的活動。
眼見楊振寧接受了遠程交流的方案,陸光達便給他倒了杯水,轉身離開會客室與首都進行起了聯絡。
兩個小時後。
在時間來到晚上十點鐘的時候,陸光達再次推開房門,一臉輕鬆的走了進來:
“振寧,各方都已經聯絡好了,對方現在就在線上,你可以過來通電話了。”
楊振寧聞言小心的收好正在看的一本《語錄,從座位上站起身理了理衣服:
“好,光達,麻煩你帶個路。”
陸光達說了聲客氣,走到楊振寧身邊將他帶來的期刊算紙之類的收好:
“跟我來吧。”
接著在陸光達的帶領下。
二人很快來到了一間位於招待所最內部的屋子,陸光達朝內部指了指:
“振寧,電話這玩意兒隻能一對一聊,所以我就不進去湊熱鬨了。”
“今天我就給你這個‘海歸’當個警衛員,在外頭執個勤!”
楊振寧笑著錘了一圈陸光達的肩膀,沒多說話,推開屋門走了進去。
陸光達則拉了下入口處電燈的拉繩,待電燈亮起後邊輕輕的將屋門關了起來。
這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麵積大概有個十來平米,一進屋就可以看到一張木質書桌以及放在書桌上的電話。
從裝修風格上看,這應該是接待所聯絡處之類的地方,隻是其他一些文件已經被臨時轉移掉了。
此時那台電話的話筒已經離開了機身,被側放到了桌麵上,桌上還整齊的放著一疊空白的算紙和兩把筆。
楊振寧見狀點了點頭,將公文包放到一旁,快步走到了書桌邊拿起了話筒。
不過等到話筒放到嘴邊,楊振寧方才想起了一件事:
陸光達好像還沒有把這位同誌的具體名字告訴給他
不過此時屋內的響動早已傳到了話筒對頭,房門也被陸光達給關了上去,楊振寧自然不可能放下話筒去問陸光達對方叫什麼。
於是他猶豫片刻,開口說道:
“你好,我是楊振寧,請問是.驢同誌嗎?”
與此同時。
數千公裡外的221基地。
原本雙手握著話筒、表情緊張中帶著激動的徐雲聞言,整個人臉上的表情頓時化作了一團懵逼:
“ovo?”
過了足足有三四秒鐘,徐雲整個人方才回過了神。
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平複了自己心緒,開口說道:
“楊老.咳咳,楊先生,你好,我叫徐雲——如果您口中的驢同誌是出自陸光達主任之口,那麼指的應該就是我了。”
說罷。
徐雲的臉上亦是浮現出了一絲感慨。
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會在副本裡與楊老發生交集。
畢竟按照曆史軌跡。
楊老要在十年後才會頭一次回到大陸,那時候自己早就離開這個時代很久很久了.
熟料在元強子模型的推助下,楊老居然和陳省身、李景均、李政道等大佬一同提前回了國——而且還是定居式的回歸。
此時的楊老不過40出頭,年富力強,與後世那位有些虛弱的老者完全是兩個狀態,這點從中氣十足的聲音中便可見一二。
真好啊.
而另一邊。
徐雲的回答算不上多風趣幽默,不過在眼下這個相對古板的年代還是比較有個性的,饒是楊振寧也忍不住怔了怔。
不過很快他便扶住了話筒,臉上浮現了一抹歉意:
“徐雲同誌,你好你好,實在不好意思,光達之前沒有告訴我你的姓名,所以.”
“嗨,這沒啥。”
儘管隔著電話對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徐雲依舊擺了擺手:
“驢就驢吧,反正這段時間我也習慣了,半天沒聽到個驢字還有些不適應。”
“順便給您打個預防針,要是今後您聽到有人說什麼啾啾啾啊、日更三萬觸手怪啊、燒雞啊、七分熟啊這些,指的多半都是我。”
楊振寧:
“?????”
接著徐雲輕咳一聲,繼續說道:
“好了,楊先生,咱們時間有限,所以還是聊聊正事吧。”
楊振寧這才想到自己並非在海對麵,一通電話消耗的資源不菲,於是連忙暗道了一聲罪過:
“沒問題,徐徐同誌對吧,不知道光達有沒有把情況詳細和你轉述過一遍?”
徐雲點點頭,以陸光達的性格,這事兒他自然早就轉交過了::
“嗯,陸主任已經介紹過了。”
楊振寧便問道:
“既然如此,徐同誌,你有沒有什麼看法?”
“您叫我小徐就行。”
徐雲順口糾正了一下楊振寧的稱謂,接著又道:
“至於想法.不瞞您說,我還真有一些。”
楊振寧頓時眉頭一揚:
“哦?願聞其詳。”
他此前和徐雲從未有過任何交集,同時諾獎的榮譽以及自身的性格原因,使得楊振寧在學術方麵有著很強的自信——直白點說就是不太會相信人。
但另一方麵。
元強子模型的事實也擺在麵前,如果徐雲真的在元強子模型的推導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麼他的能力必然不可小覷。
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交彙在一起,令楊振寧此時陷入一個‘信疑二象性’的狀態——時而相信,時而又有質疑。
不過徐雲卻不知道楊振寧內心的想法,隻見他很快翻出了自己剛才抽空寫下的思維導圖,說道:
“楊先生,咱們先說說暗物質的問題吧——這方麵我倒是沒太多看法,主要是想和您同步一個信息。”
“那就是不久前王淦昌同誌發現了一件結合能為1.26812mev的事例,事例對標的是一顆編號4685的超子。”
“根據理論組同誌們剛才完成的合力推導,我們認為暗物質應該會和這顆4685超子有一些關係。”
“要麼是暗物質可以在結合能區間獨立維係,要麼就是與4685超子有一定伴子的屬性關聯。”
“你說什麼?!”
聽聞此言,楊振寧頓時瞪大了眼睛:
“徐同誌,你說的是真的?”
徐雲重重點了點頭:
“當然是真的,楊先生,您目前有接觸相關數據的資格,剛才基唔,我們這邊已經把參數發過去了。”
“記錄參數的文件應該就在電話附近,您找到它一看應該就能清楚。”
唰——
徐雲話音剛落。
楊振寧便放下話筒,飛快的在桌麵上尋找了起來。
果不其然。
幾秒鐘後。
他便在電話的另一側找到了一張比演算紙小一點、記錄了一些參數的淺黃色便簽紙。
於是楊振寧迫不及待的將它拿到麵前,認真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