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朕最新章節!
含珠書院,藏書樓。
果然不出所料,辯會結束之後,頭兩天有很多人來借書,而且都是借閱朱子的各種著作。
但從第三天開始,看書的師生日漸變少。
五天之後,僅剩寥寥數人而已。
小心將《朱子語類》歸還,劉子仁收好抄寫的內容,抱拳說道:“諸位同窗,我就先走了,今日家中收獲番薯(紅薯),我還要趕去田間勞作。”
“既有農務,便不可耽擱,”趙瀚也放下書本說,“正好閒得無事,我也下山去幫忙吧。”
劉子仁連連推辭:“不必,不必。”
趙瀚想要更多的接觸農民,自然先得學會乾農活,否則根本無法真正溝通。
在趙瀚的強烈要求下,劉子仁隻能帶他去地裡乾活。
二人結伴離開,費如飴不願獨自看書,將《夢溪筆談》退還就走了。
無論哪家的藏書樓,都不允許書籍外借,你要麼在藏書閣中,要麼就把書的內容抄走。
趙瀚邊走邊問:“今年的番薯收成如何?”
劉子仁詳細解釋道:“去年開始試種,今年方知其性。聽人說,番薯必須翻藤控旺,否則的話,薯藤長得越好,番薯就結得越差。去年不識此理,隻是蒙頭亂種,或許今年能夠豐收。”
“原來如此,果真術業有專攻。”趙瀚還真沒接觸過農事。
紅薯傳入中國,是在萬曆二十一年。
福建秀才陳振龍,在菲律賓做生意時,賄賂土著獲得薯藤。又將薯藤絞入汲水繩,避開西班牙殖民者的檢查,這才把紅薯藤帶回福建插載。
同年,又有幾個商人,從日本帶回薯藤,在浙江普陀山的寺田裡種植。
三十年過去,由於地方官的推廣,紅薯已經遍布福建、廣東。
浙江那邊,則傳播比較慢,隻在江浙地區小範圍種植。
江西夾在這三個省中間,怎麼可能不受影響?
從廣東傳入的紅薯,如今已遍及贛南地區。
前些年,又從福建傳到鉛山縣。幾乎一年傳一個鎮,老百姓爭相種植,有些農戶靠賣薯藤大賺一筆。
劉子仁家裡種的紅薯,就是去鄰鎮購買薯藤回來插載的。
兩人結伴下山,很快就抵達目的地。
劉子仁跟徐穎家裡一樣,也有幾畝私田。但還不夠養活家人,於是又佃耕學田,在兩次鄉試落榜之後,他親自下田耕地的時間越來越多。
“這便是我家佃耕的學田。”劉子仁指著前方說。
地裡已經有人在勞作,是劉子仁的父母、妻子、弟弟和弟媳。就連劉子仁六歲的兒子,三歲的女兒,也在幫忙撿拾被遺漏的紅薯。
趙瀚過去認識其家人,一番堅持之後,終於卷起褲腿、挽起袖子幫忙。
鋤頭數量不夠,趙瀚沒機會挖土。
劉子仁說道:“薯藤還有少許嫩葉,可以摘來做菜。老藤也不能丟棄,可以喂養家禽家畜,有養豬戶專門在鎮口收購。賢弟若欲勞作,便去采摘嫩葉吧。”
趙瀚從善如流,蹲在地裡采摘薯葉。
紅薯的嫩葉確實可以做菜,但早就過了季節,無論趙瀚怎麼挑選,都找不到鮮嫩可口的。
扭頭看去,劉母已經采摘一籃子,全是那種難以下咽的老葉。
估計接下來好幾天,劉家都會以薯葉為生,頂多加點雜糧、糙米一起煮粥。
而劉子仁堂堂秀才,此刻正大力揮舞鋤頭,將一顆顆紅薯從地裡挖出來。
雖然獲得費氏資助,但劉子仁沒考上廩生,更沒考上舉人老爺。隨著年歲增長,獲得的資助越來越少。若是明年還考不上舉人,就隻能在藏書樓免費看書了,其他資助項目都會被取消。
劉子仁越挖越興奮,欣喜道:“翻藤控旺之後,這番薯果然結得更好,至少比去年增加兩三成收獲。”
“恭喜,恭喜,今年豐收矣,”趙瀚笑著說,“我教劉兄一個法子,可以將番薯切成條,再晾曬烘烤成薯乾出售,如此能賣得更多銀錢。”
“此言可真?”劉子仁高興道。
趙瀚笑著說:“劉兄若是不信,可先少量做成薯乾,拿去鎮上試著賣賣。”
“那邊試試。”劉子仁笑道。
轉眼間,紅薯已經挖滿兩筐,劉子仁的弟弟立即挑走。
趙瀚連忙去撿起鋤頭,讓劉子仁教他挖土的訣竅。
挖了一陣,腰酸背痛,這玩意兒比練武還累人!
趙瀚隻能咬牙堅持,問道:“劉兄,你家的田租如何?”
劉子仁解釋說:“現在還好,我考上秀才之後,就請求山長佃耕了學田。學田的租子要少些。另外還給人佃了幾畝私田,私田的租子可就高了。還要看田地的好壞,上上田每年交租兩石以上,下下田最少也得交租一石。”
趙瀚又去問劉父,想知道更普遍的數據。
很快得知,田租高低,全看地主是否仁義。
田租並不按比例收取,而是根據田地好壞,事先就定下具體數額。豐年還好,災年特彆艱難,隻能硬著頭皮拖欠租子,經常有人因為欠租賣兒賣女。
非但如此,由於天災越來越頻繁,地主們開始提前收租——佃耕可以,先交些租子上來做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