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昌書院將學生分為四個等級,初通經書的安排在廣業堂就讀,大成門後的第一進院落;第二進院落叫崇誌堂,文理通暢的就學於此;第三進為修道堂,要達到“經史兼通、文理俱優”的水平;正性堂的學員不多,但個個都是書院的精英,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科舉中舉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新生大都被分在廣業堂,當李世成看到江安義的名字出現崇誌堂時,兩眼露出羨慕的光芒,更堅定了交好江安義的心思。安排住處時,李世成笑道:“江賢弟,你我一見如故,不如合租在一起。”
住處分為十塊區域,以天乾地支命名,甲區分為甲子、甲醜、甲寅,以此類推乙子、乙醜、乙寅,至最後的癸子、癸醜、癸寅,甲、乙兩院是一人一間,丙、丁、戊、己是雙人間,庚、辛、壬、癸是四人一間。兩人各交了四兩銀子的食宿費,領了丙子院四號的鑰匙。
學院有寄養馬匹之處,一個月一兩銀子,比人吃住還貴。江安義取了包袱,眾人在門口集合,由一名師兄帶著前往住處。
“卯時起,亥時休,這本《澤昌書院條約》都寫著,回去之後記得認真看,犯了錯是要處罰的。”帶路的師兄交待著書院的注意事項,“每月十二、二十四日山長講學,逢三、六、九有先生授課,其他時間自學,不懂之外可以直接問先生,也可記錄在日課中。喔,每天所學的東西都要記錄在日課上,每旬交於副講批改,解答疑難。”
“一個月才上十來天課,其他時間可以遊山玩水,比家裡輕鬆多了。”一個少年人眉開眼笑地道。
師兄一臉鄙夷地譏道:“有這想法還不如早點回家去,省得浪費錢。要知道書院每旬有旬考,月末有月考,季末有季考,半年考和年考,至於考的不好會怎樣,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此語一出,頓時一連串的吸氣聲,那少年已經麵如土色。
“書院旁邊有農莊,莊上有集市,店鋪、酒樓都有,莊上的百姓會照看馬匹、洗涮縫補衣物等,有需要不妨去轉轉。”來到丙院門口,帶路的師兄停住腳,交待道,“有什麼不明白的隨時可以找我,我住在丙寅院七號,我姓吳,大家叫我老吳好了。”
“蜈蚣,你帶新生嗎?院裡有二十文的貼補,彆藏著了,該你請大家一頓了。”幾個藍衫書生從院中邁步出來,看到老吳不容分說拉起就走,老吳丟給大家丟一個歉意的眼神,便被簇擁著離開。
青灰色的磚路從三層院落的正中貫穿而過,兩旁是青磚大瓦房,一邊六間,房前有長廊,廊簷下是排水溝,沿著長廊可以整個院落間來回,左右側角都開著個小門,通往洗漱之所。
院落的空間很大,左上角栽種著槐樹,有如傘蓋蔭蔽著院落。樹底有石桌石椅,有人在石桌上手談,旁邊圍著幾個觀棋者。院子四周種著花草,地麵打掃得很乾淨,竹帚劃過的掃痕很清晰。
四號房在左首第四間,屋內兩張木床,新換洗
過的背褥看得出潔淨,散發著陽光的香味,靠門有窗,窗下有張四方桌,兩把凳子,書桌裡麵是木櫥,上麵是書櫥,下麵是衣櫥。衣櫥內疊放著兩身藍布衫,一路行來,江安義見書院的學生都穿著這樣的布衫,應該是書院統一的著裝了。
看著簡潔整齊的住處,江安義很滿意,這裡和心中的書院很相似。李世成一把倒在床上,深深地吸了口氣,感歎道:“我總算是澤昌書院的學生了。”
酉時,在饌(食)堂吃罷晚飯,李世成轉眼就不見了人影。外麵很熱鬨,長廊上人來人往,不斷有人談笑而過。初來乍到,江安義除了新鮮外還有些緊張,坐在書桌旁看《條約》,心思集中不起來,時不時想起家中的娘、安勇和妍兒來。
將近熄燈,李世成才一臉興奮地回來,進門就笑道:“江賢弟,今晚我去會友,沒想到在金風亭遇到禇明德和方元辰辯難,禇明德認為為政當以德為主法為輔,而方元辰則認為為政當以法為主德為輔,兩人不愧是澤昌四秀中的人物,這場爭辯精彩紛呈,大
飽眼福啊。”
“什麼四秀?”
“你不會連澤昌四秀都不知道吧,四老、四賢、四子呢?”見江安義一頭霧水狀,李世成自得地笑道:“看來賢弟對澤昌書院不甚了解,愚兄就跟你說道說道,免得被人笑話。”
“剛才我所說的禇明德和方元辰與劉玉善、馮家強同為澤昌四秀,四秀的名號由書院的學員公推而定,既要才華出眾,又要深得重望,不是那麼簡單;此屆的四子是年前殿試的探花於明陽、進士黃亮、鄭紀玄、陳公述,其中於明陽、鄭紀玄、陳公述皆曾是四秀中的人物;澤昌書院山長鄧浩南、德州刺史馮紹鈞、禮部郎中鄧懷肅、禦史中丞魏懷超是近些年來的四賢。”
江安義暗中驚歎,難怪澤昌書院有這麼多人前來求學,光看四子和四賢中的人物就很了不起,每三年京城赴考的進士近萬人,而澤昌書院的學子能高中探花,得中進士的人數估計不下十人,這個比例實在
驚人。四賢中自己認識兩位,山長鄧浩南曾邀自己來澤昌書院就讀,馮刺史對自己青眼有加,圈定自己為案首,看來自己和澤昌書院的緣份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