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治州之策(1 / 2)

變臣 宇十六 6307 字 10個月前

第二天江安義剛進大堂,屬吏稟道:“稟大人,易定、景源、晃仁、臨沙、雁途五縣的縣令求見。”

江安義履新未久,前段時間到府城周邊的幾個縣促耕撫民,但化州五十三個縣,一時間還沒有走遍,這五個縣江安義都沒有去過。

這五個縣和合城縣都是與西域接壤的邊塞縣,而且易定、晃仁、臨沙、合城四縣的前任縣令同前刺史一同遇難,合城縣令範師本隨同江安義一同赴任,而其他三個縣令則是從化州其他縣的縣丞中所提拔的。江安義到任後下了公文,讓各縣縣令不用急著來拜見,先做好安民促耕之事,沒想到這五個縣的縣令聯袂前來。

想了想,江安義笑了,道:“請他們進來。”不用問,這幾位是來請求開放邊貿的。

合城縣率先開放邊貿,郭懷理的商隊從井門關

出塞前往田韋國,一路途經溫姑、狐國等西域國家,大鄭重新開放邊卡的消息早已在西域諸國中傳揚開去。一年多未通商貿,刺激得西域商人恨不得把積壓下的貨物全部運往大鄭,再從大鄭運回急需的商品。

郭胖子的商隊還沒有回返,但是西域諸國的商隊已經絡繹不絕地通過井門關進入合城縣,再前往大鄭的帝都州府。在商隊的刺激下,合城縣三日一變,迅速地繁榮起來,商隊就是條流動的銀河,流到哪裡把財富帶到哪裡,易定幾個縣的縣令眼見到合城縣蒸蒸日上,哪裡還坐得住。

他們也聽說了合城縣的範縣令是範夫子的兒子,與江刺史是師兄弟,不過刺史大人是化州的刺史,這一碗水多少要端平些,不能合城縣吃著大魚大肉,我們這幾個縣連湯水都沒有。互相一商議,五個人約好一起來見江安義。

江安義站在大堂門外迎候,這五個縣的縣令年歲不一,臨沙縣的縣令頭發斑白,看上去有些年紀了,晃仁縣令三十出頭,易定、景源、雁途三縣的縣令

四十左右的年紀。

見禮,通名,江安義請他們落座。果不其然,這五個人是來要求開通積雲關、鎮山關兩道關卡的。江安義笑道:“積雲、鎮山兩關尚在修繕,本官答應你們,一旦修繕結束,儘快開通邊貿,最遲在六月初開通關卡。”

江安義沒說假話,化州百廢待興,急需銀兩,朝庭免了今年的稅賦,但大筆的錢要到年底才有。目前衙門運轉全靠郭懷理所交的那筆稅銀,如果沒有那筆錢,恐怕境內的初步安寧都實現不了。與楊祥亮的約定,每年要付給他八十萬兩銀子,江安義接手半年將近,而且初經戰亂,楊祥亮答應隻要三十五萬兩。三十五萬兩對江安義個人來說或許拿得出,但對化州府來說可是筆巨款,江安義把希望全放在邊關的入關稅上。

現在已是五月十二日,離月初不過二十來天,回去做些準備也就到了,五個縣令欣然謝過。江安義問了問這幾個縣安民促耕、縣內治安等情況,一個上

午很快在交談中過去了。這種上下級的溝通很重要,江安義不可能長時間到縣城考察,隻有通過與縣令的交談中了解縣城的情況,同時判斷縣令的能力、性情。

遠來是客,酒桌上是聯絡感情的好場所,景源縣縣令趙則和笑稱自己是江刺史的師兄,他也是澤昌書院出身。這讓江安義生出幾分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在旁人羨慕的眼光中,與趙師兄連乾了三杯。

杯觥交錯的交談之中江安義對邊境的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大戰之後,城牆被毀,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凋敝,讓人噓唏。以晃仁縣為例,原本有五千七百二十七戶,人口五萬左右,加上流動人口,鼎盛時期有近七萬人。一場大戰過後,房屋、店鋪毀於戰火,百姓死於刀兵,要不就被西域兵俘為奴隸,還有逃難遠赴他鄉。前幾日晃仁縣令魯強讓衙役統計了一下人口,全縣僅剩一萬二千人,連以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江安義眉頭緊鎖,要想快速恢複化州的活力,

除了開放商貿外,恐怕還要增加人口,重建工作沒有人怎麼行。光靠自然生育至少要十餘年才能恢複元氣,看來想什麼辦法吸納他處的百姓前來是自己今後一段時間最大的任務。

送走五位縣令後,江安義讓人把史清鑒請來。江安義來化州沒有帶張克濟,範師本向他推薦這位石河鎮的鄉正,稱其處事練達,胸有成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江安義與其細談之後發現史清鑒見識過人,從石河鎮的布署來看,其人還精於謀劃、長於實事,江安義正愁身邊無人相助,出言延請史清鑒為幕僚。

史清鑒已經六十有三,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可惜一輩子懷才不遇,心有遺憾。江安義的邀請來的有些晚,老頭子思之再三,向江安義提了三點要求:一是他年歲已大,不想再到衙門當差,江安義如果有事,可以讓人來請他;二是亂世不安,他要把家人從石河鎮遷至會野府,希望江安義能替他買棟三進的院落;三是他的次子史明玉是個秀才,希望江安義能在

府衙中給他找個差事,將來助他一臂之力,做個參軍之類的小官。

為了留住史清鑒,江安義全部答應,還給了史清鑒一千兩銀子的安家費,答應每年給他五百兩的薪酬。貨賣識家,史清鑒沒想到臨老還能遇到賞識自己的主家,二話不說,回去搬家。前兩日史清鑒拖家帶口的來到會野府,江安義在府衙西麵不遠給他買了套三進的宅院,有一百多間房屋,足夠安置史家一家人。

江安義在永昌帝都太平坊買了兩進的宅院,足足花了五千兩,而會野府三進的院落,才不過八百兩,這讓江安義感慨,地域不同地價相差的太多了,什麼時候會野府的房子能賣出京都一半的價來,化州必然是大治。

因為史清鑒剛到會野府,家中安頓事物雜多,江安義查抄華府一事沒有驚動史清鑒,不過買來的小丫頭,江安義挑了八個送給了史家,史清鑒的次子史明玉還專程來謝過。

史家離府衙不遠,史清鑒很快來了,衙門的人事先得了江安義的交待,知道這個老者是刺史大人的幕僚,哪敢怠慢,恭恭敬敬地送到大堂前。史清鑒很是感慨,作為鄉正他常去所在的樅豐縣衙應差,麵對門前的衙役和小吏點頭哈腰,遞點小錢方得求見縣老爺,如今在府衙之中昂首闊步,身旁的衙役唯恐不周,人生的境遇因人而變,著實讓人感慨。

衙役一路將史清鑒送到待客的致遠堂,江安義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呼了聲“史先生”,這讓史清鑒很滿意,主家的尊敬讓老頭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生出士為知己者出力的覺悟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