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衡水中學(1 / 2)

胡善圍 暮蘭舟 9616 字 9個月前

胡善圍是什麼人?三朝尚宮,見證和參與了大明宮廷無數腥風血雨。

身為尚宮,職責是要穩住後宮。所以站隊、參與奪儲都是不可能的,那些搞宮鬥、奪儲的人是胡善圍重點打擊的對象。

乾到第三屆,胡善圍暗中觀察,表麵上,大明宮廷的動蕩似乎是漢王總是搞事情,太子總是被動挨打。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胡善圍明白,太子的位置其實穩的很,備受武將擁戴的漢王是絕對不可能的。

原因很簡單,瘸子太子必須由永樂帝扶持才能穩住儲君的位置,太子需要從永樂帝這口鍋裡掄勺吃飯,才不至於餓死。

而漢王如果當太子,分分秒秒可以另起爐灶,打破永樂帝這口鍋。

從洪武朝開始,受孝慈皇後指點,她開始了解大明宮廷,一切皆有規律,宮廷鬥爭,說到底是利益之爭。

大明宮廷的主要矛盾是君王和儲君的權力之爭,他們互相防備,但離了對方又不行。

永樂帝要親征,必須有人監國,太子就更不用說了,我爹虐我千百遍,我待我爹如初戀……咳咳,還是親爹,得小心伺候著。

永樂帝把漢王當做牽製太子的棋子,太子被逼到絕望。胡善圍不敢想象,倘若太子挺不住壓力,會出現兩種可能。

第一是太子自信和情緒全線崩潰,自請下台,去當個閒散藩王——或者,乾脆壓力過大而猝死。

到時候永樂帝要重新選皇儲——選誰呢?洪武朝的高祖皇帝早就給出答案,肯定不是兵強馬壯的漢王,皇儲會落在弱小可憐又無助皇長孫朱瞻基頭上。

於是,大明會出現第二個靖難之役,內戰重新爆發,百姓流離失所。

第二是太子忍無可忍,鋌而走險,走向逼宮這條不歸路。

兩種可能的結局,都是皇室分崩離析,動蕩不安,血流成河。無論是胡善圍,還是九泉之下的仁孝皇後,都不願意見到這種結果。

所以,胡善圍在太子最絕望的時候出手拉一把,並非是站隊,偏向東宮,而是為了保護大明宮廷的穩定而做出的決定。

何況,大明宮廷穩了,漢王這顆棋子才會有命在,大明宮廷一亂,漢王可能比太子先赴黃泉。仁孝皇後保全兩個兒子性命的遺言就落空了。

胡善圍格局之高,因而看得更遠,她並沒有把太子當成隊友,把漢王當做敵人那麼簡單,她的立場其實依然是中立的。

胡善圍對太子獻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計策,除了穩重東宮,也有讓野心勃勃、執迷不悟的漢王最終醒悟過來,他朝著太子大哥潑了那麼多臟水,皇帝卻遲遲不廢太子,他會明白自己隻是棋子,無緣儲位。

隻有看清楚真相,漢王才會放手。現在說什麼,漢王這個熊孩子都聽不進去的。

太子是個謙虛隨和,廣納諫言的人,沒有“婦人之見”的偏見,他聽老娘的話、聽兩個老婆的話、也聽胡善圍這個三朝尚宮的話,也照著去做了。

算算日子,仁孝皇後二十七個月的孝期已過,可以開始撒雨露,放鬆一下了。

孝期結束後的初夜當然是給太子妃的,夫妻兩個剛剛吹燈,外頭奶婆來報,說最小的哥兒身子有些燙,太子妃張氏已經生了三個嫡子,並不在乎太子除夜的雨露,遂起床去看孩子,還說道:“把郭良娣叫來。”

並不打算征求太子的意見,太子妃就安排上了,想必太子也不會反對。

現在東宮六個男孩,太子妃生了仨,侍妾李氏也生了仨,郭良娣一直無孕,現在她的親弟弟郭玹跟隨禦駕親征,是朱瞻基侍衛團的成員,太子妃覺得是時候要郭良娣加油生個一男半女了。

太子是個快三百斤的胖子,又瘸,行動不便。郭良娣將門虎女,既然太子妃誠意邀請,郭良娣就不客氣了,狠狠的要了太子三回,初夜雨露全歸她一人。

次日,太子早朝,差點起不了床,還是坐著肩與抬進大殿的。

早朝的時候,睡眠不足的太子頻頻打瞌睡,猶如一隻肥企鵝在禦座上搖搖晃晃。

到了處理政務的時候,太子強打精神,中午實在熬不住了,歇了個午覺,一覺睡到黃昏才醒。

這些都被漢王記在小本本上,給父皇打小報告:

“太子身體不好,還不知保養,一晚上寵幸兩個女人。”

“太子飄了,白天睡覺。”

“太子對臣子不尊重,折辱重臣,聽著臣子議事,還當麵打嗬欠。”

正好這時彭城伯府為預備太子妃省親之用的園子大功告成,太子遊興大發,出宮去了老婆的省親彆墅先去逛一圈。

彭城伯府兩個小舅子戰戰兢兢迎接身份貴重的大姐夫,把省親彆墅的匾額什麼都空出來,等著太子親筆禦題。

一路上儀仗自不必提,太子邀請了京城諸多文人墨客,去省親彆墅聚會,開起了文會,大明詩詞大賽,並當場點評,分出排名,給予賞賜,甚至當場給予官職,場麵煞是熱鬨。

漢王興奮得打小報告的手都開始顫抖了:

“太子勞民傷財,隨意出宮。”

“太子借著詩會文會結黨營私。”

“太子任人唯親,隨意賜給官職。”

……

如此等等,小報告如雪片般飛到北方,永樂帝看了,寫信大罵太子荒唐,私生活混亂,不知檢點,不知愛惜身體,沉迷美色雲雲。

看到永樂帝指責自己的私生活,太子反而放下心來。比起上次畫重點,心平和氣的要他“雖有小過勿需折辱,亦不可偏聽以為好惡”,令他毛骨悚然,壓力大增,這種酣暢淋漓的大罵反而讓他覺得安全。

太子明知故犯,當晚摟著兩個美人共赴羅賬——本想宣郭良娣侍寢的,被郭氏拒絕了,說這個癸水沒來,八成有孕。

太子身體不好,但是生育能力驚人,漢王和趙王兩個弟弟的孩子們加在一起隻能和東宮打成平手。

東宮即將迎來新生命,太子心情漸漸好轉,私生活不檢點,頂多被罵父皇幾句,但不會讓父皇懷疑他染指皇權,兩害取其輕,罵就罵吧,挨罵又不會少塊肉。

後宮有彤史女官,東宮也有女官記錄妃嬪的經期和太子的性/生活,以保證皇室血統的純淨。

太子妃看著東宮記錄密密麻麻的小本本,女醫前來複命,“微臣剛才給郭良娣把脈,是喜脈,隻是月份尚淺,不是很明顯。”

太子妃大喜,簡直比自己懷孕還高興——郭氏侍寢沒幾天就懷上了,這說明太子除了雙足病變,不良於行,但身體其他功能還是不錯的嘛。

太子妃去了張貴妃的延禧宮打招呼,張貴妃是後宮之主,不過她一個庶母,管不到太子房裡去,但東宮要添丁,張貴妃不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張貴妃聽了,說道:“這是好事,隻是郭良娣月份尚淺,不易聲張,等過了四個月,胎兒穩當了,皇上必有賞賜。”

太子妃應下了。張貴妃和太子妃一直都這樣不鹹不淡,有事說事,無事各自過各自的日子,張貴妃的兄長英國公張輔是漢王派係的大人物,曾經上書“廢太子”,但是太子妃曾經出手為張貴妃解圍,壓住兩個小姑子永成公主和安成公主。

兩人要避嫌,不能走近。

一旁胡善圍聽到東宮喜事,知道太子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並身體力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