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澤看了長玦一眼,似有些得意,吐出來幾個字,“是戶部易大人的公子,易斌。”
長玦猛然看向他,他亦是絲毫不客氣地看回去,目光相接,長玦沉聲複述了一遍那個名字,“易斌?”
衛長澤頗有些得意,“三皇兄覺得很詫異麼?正所謂棄暗投明,易公子本來還算是你的拐彎親戚,都受不了你如此行徑,到我這裡來告發你。”
長玦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所以嵐意的表姐……”
衛長澤忙道:“易夫人的死,和我可沒什麼關係,你不要扯那些有的沒的。”
知道長玦是口齒伶俐的人,總是能劍走偏鋒扯開話題找到漏洞,衛長淵按住衛長澤,讓他不要再多說,隻是對皇帝道:“既然這個易斌真的知道內情,兒臣懇請父皇立刻傳召。”
皇帝看了眼長玦,見他一副認命的模樣,連分辯都不分辯,失望之餘氣不打一處來,大手一揮,“傳!”
易斌應該是早有準備,雖然是從宮外請來的,卻來得很快,他走進來時,一臉肅然,與平常大相徑庭。
長玦一直盯著他,他卻不看一眼長玦,仿佛之前的那些親戚情分,都是假的。他向皇帝行了一禮,大聲叩見,又向三位皇子行了一禮,之後就安靜地跪在那裡,等待問話。
皇帝打量了一下,問:“易斌是吧。”
易斌趕緊應聲,“回皇上的話,小人就是易斌。”
皇帝點點頭,也不廢話,“說吧。”
易斌是有備而來,知道皇帝問的什麼,當即侃侃而談,把他所知的恭王府的那些“糟亂事”,全給抖落了出來。
他說恭王府因沒有慈康皇後的幫襯,日子常常過得捉襟見肘,所以恭王殿下常常會收取旁人的賄賂,當然賄賂的少了,他未必要,每每看到了大額的銀票才能給那些官員們一條活路,這些大臣所知實在是沒有法子,不斷向恭王府“進貢”,進貢的銀兩,當然要從朝廷撥出的賑災款裡扣。
且長玦在辦事的時候,往往肆意妄為,稍有不順他心意的地方,他就能想著法子讓人走上不歸路,好比先前他肅貪,交給皇帝的名冊中,好些人都是因為同他政見不合而慘遭迫害。
在他侃侃而談的言辭裡,長玦成了整個大順朝最大的蛀蟲,簡直是殺之而後快。
長玦靜靜地聽他講完,又聽皇帝問自己:“他這麼說你,你有什麼要說的?”
“回父皇的話,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他不怒不喜不悲,驟然失去了所有情緒一般,冷靜地站在那裡,“易公子當初與恭王府,確實有幾分交情,但是這交情已經隨著兒臣妻姐的離世斷了,他說的話,也都是一麵之詞,如何能信?”
皇帝點點頭,“光是語言,確實不能說明什麼。”
“請皇上明鑒,小人是有證據的!”易斌磕頭,“請皇上去查抄恭王府的書房,若是能找到那些官員同恭王殿下的書信往來,就能瞧見證據!”
長玦看著他,道:“易斌,如果我沒記錯,那些信裡,還有幾封是你轉交給我的,你說那些大臣相隔距離甚遠,不知聖意,所以特特地寫信來詢,我那時很信任你,你若在信中做什麼手腳,我如何得知。”
易斌抬頭看他,振振有詞,“恭王殿下未免也撇的太乾淨了吧,您這樣一說,恐怕更惹人懷疑不是嗎?畢竟信是我給您的,您也爽快地收了,您收的時候,難道看不出什麼手腳?”
“從前倒沒發現你這麼能言善辯。”長玦冷笑。
皇帝掀了掀眼皮子,“好了,這種事情,吵是能吵明白的麼?這恭王府的書房裡,究竟藏了什麼東西,總歸是要搜一搜才知道的。”
長玦有些心急,長揖道:“父皇,臣妻還在家中宴請好友,如何能就這樣貿然派人搜查?到時候鬨得人儘皆知,兒臣就算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衛長澤在一旁早就想好了一篇非查不可的話,立刻就道:“三皇兄既然自認清清白白,有何懼查這麼一下呢?何況我那三皇嫂,也不是沒有見過世麵的女人,不怕會嚇著他。至於‘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三皇兄,人活於世,一定要記得,清者自清,這是父皇從前教導過我們的道理。”
長玦頗憤恨地看他一眼,衛長澤則十分得意,畢竟這樣被挑起怒火的三皇兄,可少見得很。
“父皇……”
長玦還要想法子阻攔,皇帝卻直接打斷了他,“長澤說得對,清者自清,終歸要查一查。”
他喊了劉公公過來,囑咐不要帶太多人,動靜也彆折騰太大,隻消把書房裡的信件查明白就行。
如此算是一錘定音,在場的人都知道,劉公公此去,一定會查出一些證據。
長玦的臉上,終於浮起焦灼之色,衛長澤從未這麼痛快,自打被推到爭奪東宮之位的風口浪尖上,他就過得磕磕絆絆,而拜衛長玦所賜的這些磕絆,眼下終於能還回去了。
皇帝拿了旁邊的奏折來批,根本懶得管眼前還有這許多人,他們隻能跪的跪站的站,三個皇子還好,倒是真苦了易斌,他也算嬌生慣養多年,卻來到乾明宮“罰跪”,不一會兒,膝蓋就像是有千隻萬隻螞蟻在咬,難受得他直咬牙,上身也搖晃不止。
他向衛長澤拋去求助的目光,衛長澤卻覺得自己都在站著,易斌這種身份低微的人,跪一跪也不算什麼,因此抿著嘴,篤定了不幫他開口說話。
易斌便隻能忍,巴望著劉公公趕緊回來。
然而劉公公辦事是極細致的人,這一去就去了許久。他帶著侍衛趕來恭王府,沒有立刻清查書房,而是先向嵐意見了禮。
嵐意在家中等待多時,卻一直未能收到關於長玦的消息,此刻已經有些心急如焚,此刻暫且撇下客人,看到劉公公後,如同看到希望,頗和氣地問:“公公此次過來,可是父皇有事要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