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將來他和渣爹都先後離開,就可以在墓碑上寫字了。
一個舊一點的墓碑上寫許某某,某某年進士,第八十九名,兒許某泣立。然後旁邊一個嶄新、擦得閃閃發亮的墓碑上就寫許某,某某年進士,第八十八名。
再讓子孫每年都去磕頭祭拜。
沒有子孫也沒關係,他可以多收幾個孝順徒弟,這年代弟子和兒子也差不多,然後另外再資助一些貧困學子,貧困族人、鄉親等等等等。
隻要他多做好事,就能保證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香火,沒準到時候渣爹在地下窮困潦倒,還要他接濟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把兩人的名次寫進族譜,就上下兩排,挨著寫!
嗬嗬!
許淙的嘴角翹了起來。
金氏沒忍住笑,這孩子,氣性也太強了。老爺不就給他起了一個他不喜歡的名字嘛,居然記到了現在,這樣可不行,往後得好生勸著些。
王氏也樂得不行,摟著許淙直喊‘乖孫’,還說奶給你記著,考八十八名,她定要看到乖孫考中進士的那一天。
許淙會不答應嗎?
當然不會,他不但高興地答應下來,還伸出手指和他奶拉鉤,“拉勾,百年,不變!”
王氏也伸出手指,“好好好,和我乖孫拉勾,一百年都不變。”
笑罷,王氏摟著有些困頓,挨著自己打哈欠,昏昏欲睡的乖孫,一顆心都軟成了麵糊,連忙讓人鋪床,將他抱到隔壁屋休息。
然後她小聲問金氏,“慧娘啊,明成的信來了嗎?”
她之前聽兒媳婦說,兒子取的名字孫子不喜歡,哭了一下午鬨著要改。
這沒什麼,她是個看得開的老太太,孫子不喜歡那讓兒子再取就是了,堂堂進士難道還取不出好名字?
誰知都過去這麼久了,還沒收到回信。
可憐她的乖孫,周歲都過了,但還是沒有一個大名,家裡人隻能‘少爺’‘哥兒’地喊著。她雖然想先取個小名喊喊,但又想到自家現在不同以往,那些鄉間小名還是不能亂取。
就比如說兒子吧,大名是許林,因為是長子所以家裡人從小就‘大林’‘大林’地喊著,結果‘大林’就成了兒子的小名。
在京城的時候自己有次在外頭沒忍住喊出了口,還被人聽到傳了出去,若不是兒子表現得闊達,毫不在意,自家就要被人笑話了。
所以後來她就改了,隻喊兒子的字‘明成’。
也因此,她現在就很重視孫子的名字,定要兒子取個好聽,又意頭好的。
金氏有些為難。
“娘,老爺現在在興元府,離我們這遠著呢,即使是快馬加鞭也得月餘才能到。所以哥兒的新名字,得下個月才能知曉。”
王氏翻了個白眼。
她這人在鄉下待慣了,又是在熟悉的家裡,於是這會兒一隻腳橫在了椅子上,一隻腳著地,就這麼雙手放在腿上,斜坐著抱怨。
當初我就說他了,外放就外放吧,咱們廬州那是多麼好的地方,即使不能回來廬州,那淮南道、江南道也有的是地方。
“這天底下的好地方多得數都數不清,他偏偏不聽,硬是要選那興元府。”
“選了也就選了吧,臨了還不讓咱們一起去,說什麼那地方風沙大,人也蠻橫,不適合咱們這些又老又小的。”
說著說著,王氏的手指向外頭,就好像許明成就站在門外似的抱怨,“我看他這是翅膀硬了!”
金氏安靜聽著,沒打算辯駁,反正婆婆說上幾句,自個兒又心疼了。
這不,沒有多久,王老夫人就說再過不久,就是許明成的生辰,讓她托人送兩缸醃菜過去。自家剛做好的醃菜,用的都是族人種的新菜,挑的也都是俊的、嫩的,一點兒老葉子都沒有,他最愛配粥吃了。
金氏自是答應下來,醃菜和書信不一樣,不但體積大,而且也不好保管。這種東西就不能拜托驛站了,人家也不收,所以她準備過些日子和自己準備的衣裳被褥、以及鞋襪等等一起,托了商隊送去。
過幾個月入冬,正好能送到老爺手上。
睡得香噴噴的許淙並不知道他娘準備了好多東西,要讓人帶去給渣爹,如果知道了怕是忍不住會跑過去,在醃菜壇子上印兩個小腳印,然後氣憤地多吃兩塊糕。
好在他也不知道,於是每天努力鍛煉,活動著小短腿跑跑跳跳,還經常陪他奶王氏一起用膳,再接受金氏以及奶娘、丫鬟們的投喂,快樂長大。
現在的許淙,能跑能跳了。
於是在等回信的日子裡,他把家裡上上下下都逛了一遍。
至於外麵,因為年紀太小,金氏不讓他出去。
有一次他實在是好奇,於是就跟著送東西的人出了門,可沒等他好好地逛一逛外麵,就被心急如焚的金氏派人找回來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巧合,還是他出去後真的吹了風,當天晚上他就感冒了,喝了好幾碗苦藥汁,急得王氏和金氏直掉眼淚。
金氏更是徹夜不休地照顧他,眼底都黑了一圈。
而且她還非常生氣。
很緊張許淙的她不但責罰了照顧許淙的兩位奶娘,還當著家裡所有下人的麵打了門房板子,說再有下回就將他一家都發賣了。
不過她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是瞞著許淙的,怕嚇到他,所以他是事情過了之後才從肖奶娘的嘴裡知道真相。
愧疚不已的他從自己的小金庫裡拿了兩串私房錢,讓奶娘送過去給門房,不是他不想給更多,而是楊奶娘說已經足夠了。
經過了這件事,他後麵再也沒嘗試出門,免得金氏憤怒之下真的把門房一家給賣了。
出去玩的事,隻能等他長大一點再說了。
轉眼間,就到了吃菊花餅的季節,這個時候,許明成的回信也在一個太陽高照、平平無奇的中午被驛站的人送到了許家。
回信=新名字!
許淙期待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