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這個本事可以提出讓他完全另眼相看的質疑聲,他乾嘛不參考她任何對他有益的意見。譚克林對此想都不用想。
眾人瞧了瞧,見譚克淡定地手插白大褂,悟到了什麼:在譚克林心裡是認可這個學生的能力。
同事們陷入思考了:譚克林在他們科和全院算公認的技術大牛了,譚克林認可的人不能掉以輕心對待。
“你繼續說。”劉副主任對謝婉瑩道,語氣不像剛開始那會兒帶了點對實習生的調侃,是正正經經的了。
謝婉瑩點頭:“兒童醫院病人多,全國重病患兒往那裡跑。那裡的醫生每個病大概看個人幾分鐘,哪有時間仔細思考她這個病例。比她更重的患兒多的是,因此掃一眼基本判斷是多發惡性腫瘤後給予了患者家屬常規方案,化療再說。想想這患者從第一次做完ct,所有醫生給她判了死刑,對她很不公平。胃鏡腸鏡沒做,沒取過標本去做病理,先認為她沒救了。”
這是全國三甲醫院的實際情況了。醫生們沉默是知道她說的是實情。
“要不然,先做個病理瞧瞧?”高釗誠翻了翻病曆紙提議。
“隻能先送消化內科,做個胃鏡切個標本去做病理。”李教授扶著老花眼鏡研究。
“不是不可以這樣做,但是你切出來後是惡性的話,她這個情況也隻能說做手術。”劉副主任說到點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