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大唐第一廚 浮雲素 10565 字 8個月前

李三娘食肆的四季菜單是經常變動的, 這不是說他們所有的菜都在變, 有將近一半的菜恒定不變, 這些菜的原料大多是肉和魚, 便是在冬天, 弄到羊肉豬肉都是很容易的事, 魚,可能有點難,但砸破冰層, 總有技藝熟練的人能透過冰窟窿, 把魚釣出來。

改變的是蔬菜, 春夏秋三季比較多,春天有春天的嫩筍,夏天有夏天茂盛的野菜, 秋天,秋天是萬物收獲的季節, 瓜茄就更多了。

當菜變化的時候,店裡的廚師常常會靈光一現, 創造出獨門的新菜,在李三娘食肆推出此菜之前,其他店都沒有出現過此等菜色。有熱愛變通的人會點一盤新菜嘗嘗鮮, 更多的人卻喜歡恒定不變, 點自己熱愛多時, 百吃不厭的菜。

如果由著食客的性子點,推廣新菜就會變成艱難的事, 為了讓眾人能夠短時間內接受莫文遠引以為豪的新菜品,他們時不時就會有試吃活動。

試吃品是在上完菜出現的,夥計雙手端著大木盤,盤子上有幾片小陶瓷碟,陶瓷碟上隻有一點點食物,他們往往是肉或者是甜品,或是澱粉的組成物。

今日夥計也如法炮製,試吃的小碟子換成了小碗,碗上還有蓋子。

碗袖珍可愛,一手盈盈可握。

“客官可要嘗新菜?”夥計站在王蔚身邊,笑出了六顆牙齒,他問是白問,王蔚就是為了新菜來的。

於是他腆著臉道:“可否多給我兩碗?”

夥計笑笑,沒說話,當然是不行的,他把小碗放在眾人麵前,他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此菜名為“東坡肉”隨即迅速地退下去,還有彆的客人如稚鳥一般嗷嗷待哺等著吃,他們的工作量可大了。

王蔚迫不及待掀開蓋子,發現碗裡是小小的,兩根大拇指粗的豚肉塊,他沒有急著吃,而是端詳它同藝術品似的形狀與色澤。

久病成醫,藥罐子吃藥吃得多了,也學會給自己診斷,食客也一樣,好東西吃多了,自然就有了鑒賞力,色澤、氣味、形狀……他看下來第一好奇的就是東坡肉的著色,先前酒樓也有紅燒肉賣,即便是莫文遠出手做得紅燒肉,肉都沒有此富有光澤,他思忖了一會兒,認為是調味料限製了舊菜,想來此道菜中就有新調味料的影子。

在熱氣消散前,王蔚用筷子夾起東坡肉,筷子尖甫一觸碰到肉頂端的皮,他就被肉皮的凹陷程度給驚到了,實在是太軟太薄了!

再也等不急一口入嘴,層次豐富的口感,悠長的韻味並不如麻辣菜一般讓他有在唇舌中猛然炸開之感,它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味道。

他仿佛陷入了充盈著香氣的幻夢中,腳下時奔騰的河流,河流之水皆為黃酒,王蔚坐在充滿彈性的羊皮筏子上,隨波逐流,水流看似激蕩,在水中搖晃之感卻並不令他難過,反而像是回歸嬰孩時代,在乳母堅實的臂膀中被輕輕搖晃。

莫文遠做的美食就有奇效,他閉起眼睛就能勾勒出畫麵,那些畫麵還不是自動生成的,美食的色香味成了構建夢境的堅實基礎。

他睜開眼睛,其他食客也睜開眼睛,眾人恍恍惚惚,眼神都快失去焦距,頗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王蔚好吃的吃多了,還有點抵抗力,顫顫巍巍地舉手招呼夥計:“給我來份東坡肉。”

“我要!”

“我要!”

“我也要!”

“給我來十塊!”

“額,客官,十塊有點多,容易吃膩,要不先來一塊?”

“一塊就一塊,快上來。”

……

李三娘食肆刮起了醬油旋風,一開始醬油旋風並不叫醬油旋風,被食客所迷戀的是東坡肉紅燒魚之之類的具體菜色。在此之前,紅燒一詞從未出現在菜單中,等試吃玩紅燒肉紅燒魚等菜後,食客們卻迷戀上了此等新式做法。

吃著吃著,對美食抵抗力稍微強點的人們終於發現了關鍵之所在,究竟是何等調味料造就了此味?他們紛紛向夥計掌櫃詢問。

王蔚看麵帶焦急之色的眾人,不屑地撇撇嘴,現在才想起來詢問?動作實在是太慢了,他早就把調味料買回去啦!

夥計道:“此物名為醬油,是用大豆釀造出來的醬料。”

“醬油?是加了豬油嗎?”

“非也非也,此物質地與醬清相似,隻不過味道比醬清更鮮,著色均勻,液體更是澄澈,絲毫不見豆醬中的雜質。”

“醬清?”此人想想道,“豈不是可以澆勺到飯上拌飯吃?”

“確實如此。”

王蔚支耳朵聽著,聽及此又不屑一顧哼氣,當然可以了,而且光吃醬油拌飯實在是太寡淡了些,他們家在吃的時候還會加入豬油以及炒得香噴噴的金黃色的芝麻。

那滋味彆提有多棒了,不需要任何菜他就能吃一大海碗飯。

想到這,王蔚又低頭看看自己寬鬆一圈的腰圍,再捏捏下巴上多出來的二兩肉,眼中閃過一絲痛心疾首,美食雖好,他的身材卻有點傷不起,自從認識了莫文遠他就不複過去飄逸的體型,即便經常參加蹴鞠等活動,還是心寬體胖了不少。

不僅僅是他,就連他家裡的人也是如此,阿兄他們不似自己天天泡在李三娘食肆,卻也經常來,阿爺阿娘更是遣人來購買吃食,回去後用精美的盤子喬飾一番,再端上桌。

菜量是沒有增減的,味道卻好了很多,一好胃口就打開了,小孩子是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若沒有大人看著就死命往嘴裡塞,而成年人,甚至老年人添飯次數都變多了,王蔚記得他阿娘今歲量體裁衣時就抱怨多年未動的腰圍變粗了。

王蔚悠哉悠哉地接在問東問西之客官的身後,等他問完問題後道:“再給我來瓶醬油。”

店小二都認識他了,直接從台麵下拿出新瓶子道:“六文錢。”

“這麼便宜?”沒問價格的客人更驚了,王蔚看他眼,似乎在說又和大驚小怪的,趾高氣昂往桌板上拍銅板,又搖搖晃晃走了,旁人看了在心中嘀咕,言他是否喝多了酒。

……

醬油之名隨“紅燒”做法走紅,為人們所知。長安城洛陽城離得近,學徒流動也快,莫文遠的徒弟隊伍越來越廣,有的徒弟喜歡兩邊跑的,半年就換次工作地點,還有喜歡穩定的,長年累月呆在同一地,若要學習才去另一城市。

幾乎是在洛陽推出紅燒菜兩旬後,長安的菜單就更新了,不過消息靈通的長安人士早就通過行走兩地行商人之口,認識醬油的廬山真麵目,熱心客人總是去食肆打聽,何時上新菜。

上新當日,食肆還專門開一人新的窗口,負責打醬油賣醬油。

精裝醬油是按瓶賣的,六文錢一瓶,其中三文是給瓶子的,另外三文是給醬油的。另種打醬油,分量就隨意多了,一文錢一勺想要的是多少就多少。

客人被低廉的價格嚇到了,一文,也就買塊蒸餅吧,竟如此便宜?三番五次詢問都得到了同樣的價格,有些嘗過紅燒菜色的人買醬油回家,拌飯或是讓娘子煮菜時候放一點,驚為天人。

實在是物有所值!

口耳相傳的速度夠快了,莫文遠卻還不滿足於此,經過現代各色推廣方式的風暴洗禮,他早知靠“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遠遠不夠的,質量是令調味品能夠細水長流售賣的有力保障,客人不斷回購的保證,除此之外大力宣傳讓人們知道此物也很重要。

他的宣傳途徑有三,一是發小廣告,二則是與寺廟中的商人協定,讓他們將醬油的故事帶往各地。

想要令人們接受新的吃食,就要編造相應的故事,菩薩半夜授法製作醬油就是好理由,莫文遠身上已經有太多傳奇色彩,降妖除魔還做出各色美食,人們對以他為主角的傳說接受度很高,便是窮鄉僻壤之人都會買賬。

除此之外,走南闖北的商人也幫他們把醬油帶往各地,大商販跨城市運送,小商人則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用他們的雙腳跨過一座座山一條條河。

“莫大郎。”陸忠見到莫文遠,笑出一口白牙,距離莫文遠初次同他前往洛陽,已經有三年了,他的長相沒有變化,膚色卻變深了,風吹日曬風餐露宿催人老,他的麵容尚且年輕,皮膚卻變粗糙了。

陸忠不在乎皮膚上的改變,他是個商人,重利。

“陸二郎可來了。”陸忠還沒開口,莫文遠就知他未來前來,立刻問道,“要多少醬油?”

“儘量多些。”陸忠道,“我欲將其帶往江南等地售賣,你看你短時間內能供多少?”他初嘗醬油燒的菜,就看見了它背後廣闊的市場,推廣到全國是遲早的事,而且看莫文遠的定價,後期醬油的價格隻會越來越低,所有人都能買得起,物以稀為貴,現在是掙錢的最好的機會,他要爭分奪秒。

“太多了你也運不走。”莫文遠道,“放心,此次我做了許多,應有儘有,你隻需告訴我要多少就行了。”

“我此次往江南走的商隊規模不小。”他將胳膊往兩邊舒展開,大致比劃腰大肚圓一人高的大壇道,“如此大小給我二十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