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早該摔打了(1 / 2)

紅樓老太太 香溪河畔草 17476 字 2024-03-23

石梅之所以吩咐增加這些硬菜, 是考慮到孩子們每天晌午要練功一個時辰,才能吃午餐。

早上吃不好, 晌午就沒力氣練功。

這些個早點的原材料,雖然費什麼銀票,卻是很費功夫。

奶牛是自個家奶牛所產,需要專人伺候。

石梅還要求牧童學會吹笛。

奶牛有幸福感, 產奶更有營養。

張氏賈敏兩個都要產子。

石梅預備科學養兒。

擬定八個月以後,給孫子外孫添加牛奶。

鴿子, 也是自個在翠微山上放養。

這也得專人伺候。

雖然,石梅養鴿子不光是為了吃蛋。

胭脂米、碧米、燕麥, 都是禦田出品。

冷水稻田含有稀薄的靈氣。

生長的周期長, 營養價值高。

一石胭脂米碧米, 得要四五兩銀子,還有價無市。

鮮肉包裡的鮮肉, 也不一般。

榮府自家日常所吃的豬肉、雞肉,都是自家豢養。

這個豬崽,可不是一般的豬。

乃是張玨發明的新型養豬法。

是捉了野豬崽子養大,跟家豬雜交的後代。

養法也不同。

豬崽子不圈養, 不吃泔水,放羊般放養,自己個找吃食。

當然, 為了方便豬崽兒覓食,果園的的空地栽滿了番薯,山藥。

豬崽子隨便拱, 剩下的才會收割。

然後,石梅還吩咐,每天必須定時驅趕豬群,讓豬崽滿山遍野的遊蕩,自由自在的覓食。

這種豬子,肥肉少瘦肉多。

石梅給它起個名字,叫‘運動豬’。

榮府出產的這種豬肉,如今已經受到勳貴人家的追捧。

養豬可不是養鴿子養雞,翠微山養不了,得從東省地運送進京。

真是費時費力。

賈珠賈璉倆奉命建立新賬的後果,覺得家裡太過糜費。

雙雙跑來跟石梅納諫。

“祖母,孫兒覺得私塾裡的伴讀太多,每一個人一年差不多就是一百兩,我們每人一個伴讀足矣!”

石梅拍拍兩個乖孫子。

“你們能夠想到節流,這很好。

不過,這事與事不同。有些事不能鋪張,有些事卻不能節省。

像我們榮府,你就是再欠債,也不能穿戴破衣爛衫。

這是朝廷的體麵。

再一個,教育經費不能節省。

為什麼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乾什麼都需要學問。

做官就不用說了,你必須得是兩榜進士。

做生意也需要學問,你得會記賬算賬,還要知道朝廷的稅務製度。

不然偷稅漏稅,給朝廷查出來,就觸犯了律法。

做武官不光是武功好,也得有學問。

帶兵打仗的將軍得懂兵法謀略啊?

總結一句話,就是各行各業,都需要文化。

所以,這教育經費不能省。”

賈璉挑眉,小聲問道:“可是需要那麼多伴讀嗎?”

石梅一笑,這小子還知道避諱。

石梅說道:“伴讀啊?我問你,什麼叫眾人拾柴火焰高嗎?”

賈璉道:“知道,就是人多好乾活。”

石梅頷首:“對!

你們將來要擔負起興家立業的重任。

常言道,雙拳難敵四手。

你瞧瞧,咱們家用了多少人啊?

珠兒,你父親請了那一屋子的清客,匠人,還有個老先生山子野。

這些人究竟做什麼呢?都是你父親的幫手,有了這些人集思廣益,你父親的差事才能辦的完美。”

賈珠頷首:“明白!”

賈璉卻道:“可是,二叔請的都是外人啊,也不需要費時費力從小培養……”

石梅一笑道:“嗯,這話問得好。需要人可以去外麵聘請,何必費時費力呢。

這裡有一句古話,叫做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你們倆知道這話的含義嗎?”

賈珠賈璉一起頷首。

這個他們知道:“這叫同氣連枝!”

石梅頷首:“對!

璉兒,你父親這回下江南,除了朝廷配備的親兵,還要挑選幾個族裡的兄弟。

當然,若是帶著親兄弟下江南,那是最好。

隻是,你二叔要做官,沒得空暇。

所以,你父親隻得在族親裡麵挑選能乾的兄弟,帶在身邊做管家,做親兵。

管家知道是做什麼吧,我就不說了。

親兵是做什麼呢?

就是替你父親傳令、傳信、貼身護衛。

為什麼要挑選血脈相連的族人呢?“

賈珠賈璉一起道:“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石梅頷首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提攜。族人做你父親的親兵,不僅有一份俸祿,還有相應的官階,雖然眼下是不入流。

但是,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吏轉官。”

賈璉說道:“孫兒知道了,就如同賈玫伯父一樣。”

石梅一笑:“孺子可教。那麼,咱們現在商議一下,這個伴讀要不要削減?”

賈珠賈璉一起說道:“祖母言之有理,還是不要了。”

石梅言道:“你們不要以為他們進府讀書是沾了你們的便宜,他們占便宜隻是一時,將來幫你們卻是一世,所以,對於這些將要幫你們一世的兄弟,可要……”

賈璉道:“要對他們好一些……”

石梅頷首:“咱們接他們進府讀書,就是善待他們,這是我們嫡枝對她們幫襯。

但是,你們跟他們相交,卻要以誠相待。

一個好漢三個幫。

你們將來要乾出一番大事,除了你們兄弟同氣連枝,還需要願意真心追隨的幫手。”

賈珠賈璉都有些臉紅,虧得他們方才還以為這是不得了的條陳。

卻原來不過是三瓜兩棗的小格局。

兩人一起躬身行禮:“多謝祖母教誨。”

石梅頷首:“其實這種人情練達,書上有記載,你們身邊也有比較成功的典範。

珠兒,你舅舅王子騰,在用人方麵很有心得。

璉兒,你外公舅父在這方麵也甚有體會。

他們的才能、見識、格局,祖母難望項背。

你們的了機會,要多向他們請教學習。這就叫做……“

賈璉又搶話:“近朱者赤?”

石梅搖頭:“不對,這叫門第師,也叫名師出高徒!”

石梅這般教導的結果,除了賈珠賈璉在私塾跟伴讀達成一片,關係更加親密。

再有就是賈珠賈璉各自上外祖家拜訪的次數多了。

因為石梅的提醒,賈珠賈璉每次回家後,都會把舅舅與外公所言,記在小本本上頭,方便下次翻閱。

石梅得知暗暗得意,其實按照封建門閥森嚴劃分,賈珠賈璉跟王子騰張老爺子不算門第師。

頂多算是蹭師偷師。

當然,兩位願意收徒,又另當彆論。

賈赦隨行人員中的刀筆師爺,是

他嶽父推薦的一個張家後輩。

這個後輩的學問,舉人功名已經到頭了。

跟著張家兩位公子做書吏,不如跟著賈赦做智囊有前途。

賈赦得到陛下恩準,準他自帶一個郎隊的親兵。

並賜賈赦四名武功高強的暗衛。

賈赦知道,所謂暗衛,都是陛下的親信。跟著賈赦,當然也會保護賈赦的安全。

隻是,這些暗衛都有給陛下上密折的權利。

一百人的親兵,賈赦預備從他爹留給他的斥候中,挑選一部分。

好鋼用在刀刃上。

這回出京是賈赦襲爵後的第一仗,必須全力以赴。

賈代善當初給兒子留下一個郎隊的斥候,整值壯年的隻有一半。

餘下的一半,像金大這種年紀在五十以上的,年紀年邁,多半已經領了田產出府榮養。

金大是為了給兒子金山掌舵,至今還留在府裡。

除了三十名斥候,賈赦應石梅要求,準備在族人裡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族人培養。

按照賈赦的心思,寧願全部帶上家生子兒,不聽話能可勁兒收拾。

可是,母親的訓教不敢不聽。

石梅的理由很充分,得調動族人的積極向上的精神。

得提高族人的主人意識。

得領著族人爭上遊!

既然把人家帶上京都,就要給人找一條生路。

賈赦 因此決定,在家族裡挑選十到二十名族人。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當了官,總要提拔一下自家人。

從初九開始,賈赦就跟賈敬商議,讓賈敬推薦幾個可用之人。

看來看去,兩人都覺得近枝族人因為舒適的生活,大多數被磨掉上進心。

不說十之**,幾乎大半人都巴望著嫡枝救濟,屬於混吃等死。

百不如金陵老家子弟有衝勁。

再有,族人知道賈赦在挑選隨從,頻頻上門請求,都想跟著賈赦做個管事賬房什麼。

賈赦卻不是情麵薄的人。

論才學,族人子弟他一個看不上。

這也不怪族人,他連自個進士兄弟賈政也看不上。攏共瞧得上的眼的隻有賈敬。

但是,出門需要人幫襯,奴才不能出任公職。

像是賈赦手下的司務,虞侯糧秣官,必須要信任之人方能勝任。

石梅的心意,至少要有個秀才功名,將來提拔族人,也不至於那麼難堪。

可惜,當初賈赦賈政都是混吃等死的主兒。

遑論後街族人?

好在賈氏家族不出文盲,書讀得如何不知道。

但是,隻要從賈代儒手裡過一遍,字兒寫的很不錯。

賈代儒教學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

文學的功底差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