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戟出事的消息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上月剛有人上奏說孔戟私下屯田,逼皇上下旨將人召回京,結果卻在半道上把人給埋伏了,其心甚毒啊。
謝長風麵沉如水,端坐在朝堂上,一言不發,卻無端地讓人覺得有些壓抑。
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卻沒人敢提到點子上去。
“皇上,臣以為當派人前去接應。”
“你怎知是去接應還是去暗殺?”
“伊大人你這話是何意?”
“除了在場之人,誰知道孔將軍已秘密回京?又有誰有這個本事埋伏他?”伊正賢字字鏗鏘。
有大臣不服氣:“敵國恨他入骨,怎就不會暗殺他?”
“若非孔將軍傷了他們主帥,你當他們新皇能如此輕鬆上位?”伊正賢冷笑:“自顧且不暇,哪有那個能耐深入我朝腹地埋伏孔將軍?”
“更何況,為何敵國會知道孔將軍的行蹤?”
被反問的大臣們紛紛禁言,不敢再接這個話頭,若是再論下去,恐怕通敵叛國這種大罪就要落到自己頭上了!伊正賢那張鐵齒銅牙,可沒幾個人能說得過!
一時間,大殿內又安靜下來,大臣們偷摸去瞄首位的那幾人,
曹國公心下也是一陣煩躁,不知到底是誰如此迫不及但對孔戟下手,明明如今已經有了孔戟私下屯田的證據,隻要等人來京,多的是法子讓他留在京城,隻要把人控製住,到時候再對孔家軍徐徐圖之,還怕不能拿下?
如今尚未進京就對孔戟暗下殺手,若是孔戟趁機發難,帶兵入京,誰人能擋?就憑那些京城守備軍嗎?孔家軍可都是曆經戰場廝殺多年的精兵強將,真打過來,禁衛軍能以十敵一都算不錯了!
更不提禁衛軍這些年吃空餉的不知幾凡,說是有數十萬精兵,真正能調動多少,還是未知之數,在場的哪個不是門兒清?
饒是心狠如曹國公,也從未想過要孔戟的命!孔家軍可都是群瘋子,若是孔戟有個三長兩短,孔家軍群龍無首,還不知會惹出多少禍來。
謝長風依舊不言不語,半晌後,譚懷魯出列。
“我們如今隻是根據孔將軍的響箭以及現場屍體和孔將軍衣衫上的血跡判斷孔將軍遇襲,到底是何情形尚未可知,孔將軍傷勢如何也不確定。但根據現場可判斷,孔將軍應當還活著。”
譚懷魯不緩不急道:“臣以為,當派人去接應,目前還不知偷襲者為誰,又有多少人馬,萬一孔將軍應對不了,豈不成了大禍?”
“再者,若是我們無動於衷,豈不更顯得心虛?”
“派誰去?”曹國公道:“孔將軍遇襲後,並未去附近城鎮醫療,想來也是對我們起了防備之心。便是派了人去,又如何能找到他們?”
呂盛安出列:“臣願親自領兵前往!”
曹國公涼涼道:“侯爺這是要去救人呐,還是要去補刀子?”
呂盛安的臉色也變了:“國公慎言!”
曹國公冷眼看著他,呂盛安分毫不讓,如今禦林軍握在兩家手裡,要去也得他們都同意了才能派兵。
“臣與孔將軍尚有幾分情誼,不若由臣跑這一趟吧。”
譚懷魯的提議,出乎眾人預料,這位輔助大臣素來隻管民生之事,卻不料此番竟主動參與這等爭鬥,他這一趟,意義太過鮮明。
德親王隨即出列:“臣願與譚大人一同前往。”
曹國公躬身附議,他隻想削減孔戟的實力,他從未想過公然與孔家軍作對,此等大將之才,可遇不可求,萬一邊關起了戰亂,還需要他上場的。
這大約也是曹國公和呂盛安的區彆,曹國公隻貪戀權勢,並無謀反之心,他大抵還是希望能國泰明安,曹家才能長盛不衰。
比起世襲罔替的曹家,呂家不過是靠著從龍之功爬起來的新貴之家,從呂盛安的行事作風亦能看出一二。
眼見附議的人越來越多,呂盛安心知已成定局,隻得心不甘情不願地附議。
一直沉默的謝長風終於出了聲:“可。”
……
下朝後,謝長風親自去探望煜太妃,將朝中之事大約提了幾句:“有譚大人和德親王一同前往,舅舅可以省事不少。”
“譚大人竟然主動願意跑這一趟?”
煜太妃靠坐在床頭,道:“他是個老狐狸,這些年倚老賣老裝糊塗,眼下是看出皇上今非昔比,所以才願意出洞了。”
“崔家願意應承下玻璃的製作,甚至不惜讓出七成利,對他亦是觸動,聽聞他派人去了譚氏家族,想來不久後,研究院又有能人進駐了。”
這才是真正的好消息,崔氏和譚氏都是曆經數朝的名門望族,這些年一直都是不出仕的,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持,朝中的格局很快就會發生變化,謝長風的皇位也隻會越來越穩固。
“曹昭容讓太後接走了,你若得了空,去一趟仁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