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自不會在意遼國使者在想何, 他親切得和這位“太平王”執手相看, 主臣情深一番, 並且熱情邀請太平王在京中過完新年再走, 正好可以和北遼、高句麗共同離開,順便護送一下各位使臣, 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謹代表自己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和嚴肅的拒絕。
他們紛紛表示大宋很安全,世界很和平,我們可以自己保護自己, 實在不行也能抱團取暖,不需要大佬的護送。
真的不要?
小皇帝誠摯詢問,雙目真誠得可以滴出水來。
不用不用,我們是來賀喜的, 哪裡好意思打擾大佬的清淨呢。
使臣們微笑以回。
好吧,小皇帝揮揮手, 表示如果有需要儘管提,我們宋國很好客的哦~
一時之間,場內氣氛和諧無比, 當日小皇帝賜下禦宴,前去送宴的鴻臚寺官員麵上非常端得住,他一邊指揮人將宴席端入使者們下榻的場所,一邊熱情又矜持得對各國使者介紹了一下今年的特色菜肴——豚肉。
在此處下榻的為屬國使團, 作為兄弟國的遼國是在宮中留宴的。
宋遼一年之內互遣兩次使者團, 一次是交換使者團, 也就是元旦新年時候大家祝福新年, 一次就是生辰時候了,相對而言,元旦時候的行動要更加的莊重一些,畢竟元旦時候大家都在,最能彰顯風格。
但是在這一天,遼國的使團非常的不開心。
不,不是太平王的事,這事說到底和他們也沒多大關係,致使他們心情低落的原因主要還是吃飯的事。
其實本來他們是挺開心的。
真的挺開心的,畢竟宋皇家宴席質量有保證,宋朝人的香料品種可多,做一塊羊肉都能做出各種花兒來,唯一的缺點就是,宋朝人不吃他們最喜歡吃的豬肉。
哎。
也不知道什麼毛病。
遼國侍者往嘴裡倒了整整一晚筍湯,機靈的侍者立刻又送上來了一碗,這位遼使喝了小半碗,先放下了,他要將有限的胃口留在無限的美食上頭。
宋朝美食注重驚喜,尤其是禽類特彆好吃,遼地雖然也養家禽,但是就是沒有南地那麼細嫩,尤其是前兩年吃到的伴三絲……呲溜!
前兩年他還是使者團的小嘍囉呢,沒資格進入宮中,隻能在驛館吃,但是聽當時的使團回來描述讓他口水一把又是一把得流啊。
今年終於混到了使團中層,可以幸福得大吃特吃啦!
宋國的美食果然名不虛傳,嗯,也不知道宋朝人是怎麼養的,他們的雞就是比北地的雞好吃,嫩!
不光是雞,就算是豚也比北方的香嫩一些,這位使者曾經看到過在開封府街道上趕來趕去的豚,細皮嫩肉的,和北地的大粗腿兒完全不一樣。
似乎是種類不同的原因,其實上次來他就想要買一些宋朝的豬回去,然後試著在北方養養了。
唉,北方的豬性格一個比一個野,哪裡有南方的豬溫順可人喲,就連拱人都隻是抬一下下巴的,北地的豚那可是把人撞倒後死命得踩的。
隻可惜宋遼兩邊的私人貿易往來禁止活畜交易,能夠進行牲畜交易的便隻有官方,每年買來的豬吃都來不及,壓根沒有讓他養的份。
尤其是他人微言輕,彆說活豬了,就連豬腿有時候都買不到。
而且宋朝人還特彆壞,賣給他們的豬都是母的,沒有公豬如何繁殖。
雖然也有人試圖將北地的公豬和這些小母豬放在一塊兒,但是北地的公豬看不上這些細皮嫩肉的小姑娘,很少有能夠配對成功的。
即便偶爾成功,最後養出來的小豚也比不上宋的好吃。
儘管在心中哀怨,但是使者心裡清楚在宋朝的宮闕內,他是一定吃不到豬肉的,也不知道宋家的皇帝和豬有什麼仇,豬那麼好吃,卻不讓他們上餐桌。
他們這些使節能夠待在這裡的時間有限。
要想吃到豬肉,便隻能趁著沒有官方活動的空閒時間去街道上吃,但是哪怕是街道上吃豬肉的店鋪也少得很,據說宋國人吃豬肉都是自己烹飪的,他們都粗手粗腳,哪兒來的手藝能夠烹豚?
每年使節團在回國路上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宋朝人真是暴殄天物啊。
但是今年上了一道讓他有些驚喜的菜。
宮人端上來的是一整隻褐色的鴨子,似乎是鹵鴨?
正當遼國使者根據盆中醬汁判斷的時候,就見盤掀開後裡頭是被荷葉包住的鴨子,宮人巧笑倩兮,語音清脆得報了菜名,隨後說道“各位使者還請慢用。”
“什,什麼?”眾位使者麵麵相覷,他們能夠作為宋遼使者,自然會說兩國語言,但是僅限於日常用語,對於特有名詞就有些抓瞎。
這位使者的同僚推了推他,“阿骨,你方才可聽清了?”
阿骨的眼睛一直定在鴨子上頭,半個靈魂都在上頭了,他用剩下的小半個回答同僚“啊啊鴨”
“……什麼玩意?”
“我就知道是鴨子,能吃的鴨子就行啦!”
就當遼國使節團漫不經心得以筷去切割鴨肉的時候,卻發現鴨皮裡麵放的竟然是江米。
亞洲的國家基本都有春日吃糯米產品的習慣,華夏人喜食糕團,而遼國人更加直接一些,他們愛吃糯米飯。
一下子看到這一道糯米飯讓這些背井離鄉出使他國的使者們的心一下子就熱了,就在這個時候,帝王還非常客氣的對他們說,這是特地為諸位做的喲,諸位使節背井離鄉,朕知曉諸位的過年習俗,特地準備了這道菜以慰相思。
把遼國的使節感動的不要不要。當下在謝過恩之後,個個舉起了筷箸少向著糯米飯進攻而去。
既然是國宴,米粒自然用的是最好的糯米。
這些糯米產自於江浙地帶大宋米倉,今年風調雨順日照充足,在米粒的生長期內,他們沐浴在了充足的日照下,日照幫助稻穀將能量轉化為澱粉,而澱粉在咀嚼之中與唾液結合,人體唾液中的酶將澱粉分解成為了麥芽糖。
這也是為什麼米飯會越嚼越甜的原因,但偏偏這米粒外麵的鴨子是鹹的,鹹包裹甜的口感十分奇妙的和諧。
為了過冬的水鴨子積蓄了厚厚的脂肪,此刻這些金黃色的鴨油便在盤中蜿蜒開來,有特彆會吃的遼國人當下將米飯拌著鴨油,再攪和幾筷鴨肉包成一個大飯團堆在了勺子上。
哦哦哦!是這麼吃的嗎?
旁觀的遼國人們紛紛看著這個使臣將其一口全部吞下,最後還將勺子一個翻轉,用舌尖把勺子上的米飯也給吞進去,最後勺子被拿出來的時候竟然是乾乾淨淨的。
厲害!
圍觀的使臣們紛紛給這位團隊內的大佬點讚,然後他們都停著筷子想要知道這位經驗豐富的大佬的觀感。
就見大佬咀嚼片刻後,忽然張嘴,從口中吐出了一個語調上揚的小氣音,再看他,隨著咀嚼此人原本緊湊的眉眼都鬆開了,麵上每根皺紋都透出了幸福的氣息。
他沒有再說話,隻是以實際行動表達了支持。
遼國眾人幾乎沒有再做猶豫,立刻就抄著筷子向並不大的一盆鴨飯衝去。
同樣作為江南水鄉裡的生物,鴨子和稻田相伴成長。
雖然一個是植物,一個是動物,但是沒有什麼能夠比在同一塊水土上養育出來的生物放在一個鍋裡更能帶來和諧感的。
鴨肉清甜,混合著糯米的香甜,簡直宛如雙重暴擊,醬汁醇厚,每一粒米飯伴隨著提鮮的香菇冬筍,加上可以作為增香去膩使用的蓮子、栗子,還有些他們不知道什麼原材料的小顆粒,讓每一粒米飯都帶著一股特彆的活力和嚼勁。
仿佛就能讓人在這隆冬時節看到春色滿園的江南水鄉,肥碩的鴨子在稻田啄食剛剛灌漿的稻子的場景。
太好吃了!
怎麼會好吃得這麼不科學!
這叫什麼鴨?必須要問清楚名字!沒有問清楚名字我今天覺都睡不著啊!
遼國使節團桌上的鴨子很快被分享殆儘,見此,官家似乎早已有預料,片刻後就在他們意猶未儘得用清湯漱口之時又賜下了一盤鴨子。
趙禎覺得,此時此刻遼國使臣麵上的謝意……比之前都都要真誠得多。但是他也勉強可以理解啦。
同樣的情況,在不少餐桌上上演,糯米鴨是一道完完全全的新式菜肴。在冬天裡,被以荷葉裹挾起來,又用稻草細心封住開口的鴨子可以保住米粒的溫度,使之在離開廚房到上了桌之間可以保證溫度,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宋朝的廳內燃著炭爐,但是因為作為招待的宴會廳占地麵積廣,實際上整體的氛圍還是有些涼。
以葷油作為主要食用油的時代裡菜品涼了就意味著災難。
但是在今年幾乎所有的菜品都能保證在上桌之時是溫熱的,原因便是今年在中轉之時采用了下頭送上來的送餐車,正因其用水蒸氣保溫的設計使得今日的晚宴得到了眾卿的一致好評。
此次開宴,若說最為醒目的便是一道以豆芽紮成鳳鳥形狀的功夫菜。
這道菜是立著被端上來的,而放到盤子裡麵之後便要將鳥身上的繩子剪開,這剪繩子一職便是交給了台中地位最高之輩。
夏安然這一桌均是宗親,若論地位……自然是趙家宗長的八賢王最高,隨著他剪開絲扣,鳳鳥便收翅伏倒於盤中。
豆芽混合胡蘿卜絲、醃製過後的菊花瓣、苦瓜絲、胡瓜等等蔬菜拚接成了一隻伏地鳳,其精美的刀功和創意使得人幾乎不舍得落筷。
但是對於一個吃貨來說,他是沒有什麼不舍得的。
夏安然舉起了筷子,正當他要動手之時,忽然感覺到一道目光,順勢看去,太平王正笑眯眯的舉著酒盞,見夏安然回看,他微舉酒盞,作為小輩,雖然是平爵,但夏安然也立刻放下了筷子,快速拿起酒杯,雙方互敬之後,他將一小杯酒喝到了嘴裡。
夏安然的酒量不好,但是如此場景,難免需要被灌酒。
所以在來之前他就喝了些牛乳果汁蔬果之類的預防酒醉,但是坦白說,為了避免臣子或者帝王醉酒露出醜態,其實宮宴的用酒度數非常的低,幾乎可以說和水酒類似,隻不過澄澈些,更有意境一些。
眾目睽睽之下兩位王爺隻是簡簡單單的聊了幾句過往,太平王向著夏安然釋放出了一定的善意,雙方談論了一下父輩的感情,最後以大家要繼續齊心協力服務大宋為結局,彼此談話都非常謹慎,不落人口舌。
對於太平王,夏安然之前所獲得到的信息便是此人屬於王爺中中比較老實的一類,也不結交權貴,他的王妃為一北地女子。平日裡也不和京城的新貴們多做聯係,家裡頭隻有一個兒子,妻子早亡,兒子身體虛弱,故而不常出現於人前。
這個設定是不是非常的熟悉?
當時在聽到這一係列設定的時候夏安然就默然了,哎呀,這不就是前任平南王世子隱藏在幕後時候使用的借口嗎?
隻不過夏安然倒是知道,背後沒有一個長得一模一樣可以以假亂真的世子啦,反而有一個超級難搞的存在。
事實上,太平王此次申請進京,其目的正是趙禎手上的兵器。
年前趙禎送了一批兵器給西北防線,當時的理由是說這是用新鍛造法,製造出的質量尚且不定,但是,太平王用他自己的路子探聽到了這一兵器與尋常無異。
一時之間,他也搞不清這是帝王哄騙他的借口,還是說中央當真造出了一批新法兵器。但是無論如何,對於他來說他都必須要出現在京城和皇帝麵對麵的交談一下。
之前的私下會見氣氛十分的輕鬆愉快。
帝王幾乎是毫不猶豫得就答應了太平王的要求,並且承諾太平王在離京之時,便可自行帶走一部分,剩下的在開春解凍後,趙禎會再派禁軍護衛其送去北地。
這樣的大方態度讓太平王有一種自己吃虧了的感覺。
人就是這樣,當你開了一個價而對方絲毫不還價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吃了虧。
他此時深刻得懷疑帝王還有更多的存貨,但是這沒有理由。
在第一次會見後,太平王在王府內暗自思忖。
以他所知道的中央的鑄造能力,在之前已經送走了一批到西北駐軍處的情況下,宋王都此時剩下的武械數量應當不多。
他報出的數目是斟酌再三呢,還有留給帝王還價餘地的虛浮數據,但如今,小皇帝竟然絲毫不做猶豫就批準了他。
中央一定發生了什麼異變……難道是平南王?或許是帝王在收繳平南王的私產的時候,發現了一部分兵器儲備?
非常有可能。
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