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出生在東原國一個尋常山村。時至今日她還能回憶起兒時居住的簡陋茅房,以及母親身著粗布衣裳忙碌的背影。如果邁出那扇老舊的木門,她會看見不遠處阡陌縱橫的田地方向有荷鋤歸來的鄰人。風起之時村莊四處炊煙飄起。雞犬聲、夫婦拌嘴聲、小兒嬉鬨聲,各式各樣的聲音讓這個村子的白日永遠都不會寂寥。收回目光,望向自家庭院,蹣跚學步的弟弟正搖搖晃晃的追逐著偶爾落下的麻雀,看見她後歡喜的叫她“阿姊”,院中央的棗樹比起前年又長高了許多,她走到樹下時,卻發現自己不知何時也長高了。
在夢裡,時年十九歲的阿箬清晰得憶起了自己童年時的種種,她忘了此時自己正被湖水浸沒,隻專心專意的在夢中回味早已失去的光陰。
但……夢裡有母親、有弟弟、有鄉裡父老、有鄰家友人,甚至連樹上的爬蟲、天上的麻雀都那樣清晰,可唯獨有個人,似乎被她忘了。
對了,她忘了父親。這個夢裡她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
父親去哪了?
他去戰場了。
阿箬想起來了,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從軍而去了。村莊被高山環繞著,她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怎樣,隻是依稀聽說四處都在打仗。不同的諸侯國之間在打仗、天子和蠻夷在打仗、人和妖魔在打仗。
她偶爾聽村裡老人談天,他們都說:天下大亂了。還是孩童的阿箬不知道什麼是“天下大亂”,隔壁住著一個落魄的書生,教了阿箬一些詩詞,懵懂的阿箬在翻到一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時,忽然心中一動,有了想要哭的念頭。
但她那時候想著,父親能夠回來就好,哪怕他回來時已經白發蒼蒼,哪怕那時她已經長大成人出嫁為婦,至少父女二人還能在棗樹下相擁而泣。
可是在她九歲那年,有一封書信越過崇山峻嶺傳回了她的家中,信上說她的父親早已死在戰場上。她沒有機會與他重逢了,甚至就連與他有關的記憶都逐漸被時光磨去,父親於她而言漸漸成了一抹模糊的影,即便是在夢裡,也無法再相見。
也是九歲那年,災荒席卷了她所在的村莊。那年阿箬意識到了,人世間的美好大多都是脆弱的,脆弱如晨曦朝露,輕易就能消失不見。阿箬故土成為墳場,她看著母親佝僂著脊背帶著他們姊弟二人逃亡,而後看見了千裡赤地、餓殍遍野。
九重雲霄之上的諸神、九州大地縱橫的仙俠,他們都不能挽救這些人的性命。
母親死在某個陰雨連綿的清晨。
那是在逃荒的路上。他們聽聞南邊的勾吳尚未被旱災與兵禍波及,是亂世難得的淨土。雖然傳聞隻是傳聞,真到了勾吳,母子三人也未必能尋到活路,可是人在絕望中總得為自己找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
一路上他們嘗過了饑寒、忍受了病痛、躲過了妖魔鬼魅、又幾度在山賊匪寇手中死裡逃生。阿箬也不知道自己那個矮小枯瘦的母親是怎麼帶著一雙兒女從東原一路南下走到勾吳的,隻靠著雙腿和鐵石般的意誌。
可是她終究還是死了。
阿箬記得臨近勾吳邊境的時候母親已然病重,可是她什麼都不說,也從不輕易將痛苦表現出來。深秋的時候勾吳陰雲連綿,暴雨衝垮了前方的山路,他們隻好寄居在一座荒廢的廟宇。
年幼的阿箬曾經躡手躡腳的走到正殿的石像前,試著向神明懇求一個晴天。可是雨水始終沒有停歇,還是孩子的她模模糊糊的又一次意識到了,神明的“無用”。
某個清晨,她的母親發起了高燒。再三猶豫之後她決定外出去找大夫。阿弟年紀還小,貪睡不肯起來,她也就隨他去了。
然而在她走出這座破廟之後,搖搖欲墜的房屋轟然倒塌。
阿箬幸運的躲過了這一劫,但不幸的是,她在這世上所剩的親人都掩埋在了廢墟之下。她找來了附近的住戶,用鋤頭、用鐮刀、用她自己的雙手好不容易才刨開沉重的木石土塊,看見了母親血肉模糊的屍身,以及被母親保護在懷中,奇跡般毫發無傷的弟弟。
九歲的孩子牽著六歲的孩子一塊在雨中埋葬了他們的母親。唯一的支柱倒下了,哭過之後阿弟問她,他們應該去哪。她想了想終究還是握緊了對方的手,帶著他繼續往南邊走了下去。
要去勾吳,去那裡租一片新的田地、蓋一座小小的茅屋、庭院裡養幾隻家禽、最好再種一棵棗樹,等到來年春暖,花開禾青,又是新的開始。
無休無止的雨水連綿成絲線,落在身上後化成寒冰,凍得人瑟瑟發抖。天地中唯一的溫度來自於對方的掌心。前路漫長看不見儘頭,抬頭蒼穹晦暗。他們蹣跚在泥濘中,似乎永遠也走不到勾吳的都城,耳邊呼嘯的是寒風,漸漸的風聲變作了哭聲,死去的魂靈飄蕩在時間,遮蔽了陽光,在阿箬的耳邊無休無止的哀嚎。
阿箬不敢細聽,隻是拉著弟弟的手快步向前。到勾吳去、到勾吳去……她喃喃著母親的遺願,如同行屍走肉般麻木的前行。
可是那哭聲就是不依不饒的鑽進了她的耳朵,漸漸的她聽明白了,那哭聲是在唱一支歌,一支葬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複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人的性命何其脆弱,就如同薤葉上的朝露。她聽著這首古老的送葬歌謠,恍惚間竟覺得自己是走在一條通往死亡的路上。
不,不對。
她猛地打了個哆嗦,眼前的景色不知在何時變了。從荒野小徑化作了宮闕複道,一路上的枯樹化成了垂下的幔帳,弟弟不見了,握著她左手的人不知何時成了一個高大的婦人。
她下意識的驚慌,想要去尋找自己的弟弟,可是那婦人卻牢牢的鉗住了她,絮絮叨叨的向她叮囑著什麼,那是……王宮的宮規,謹言、慎行、忠誠、恭順。
阿箬想起來了,這年她十歲,成為了湛陽翁主的侍婢。這於她而言不啻於是重生,在那之後,她過上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不再有饑餓和疾病,王宮溫暖安全,就好像是過去她從母親故事裡聽到的仙境——不過,凡人們大多沒見過真正的仙境,所有的描述都來自於縹緲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