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1 / 2)

“那是一卷記載浮柔劍宗初代掌門生平的書籍,書上說,這掌門乃是天生異象的奇人,降世那天有七彩霞光布滿產房上空,千百隻仙鶴一同飛來,環繞在他身旁足足七日,還說當時更有神仙親自登門,指著才出世的雲墟真人說,此子乃是命定的仙道中人。雲墟真人的父母原本乃是凡人中出身高貴的王侯,聽聞兒子有仙緣之後,乃義無反顧的將他送給了仙人,道侍奉父母事小,拯救蒼生事大,惟願此子日後能得道登仙,庇佑一方子民。”阿箬在聆璿君麵前將自己從書中看到的見聞娓娓道來。

聆璿君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阿箬扭頭看向他。

聆璿君歎了口氣,同時輕輕揚起眉梢,對阿箬說:“什麼天降異象?什麼命定仙人?什麼王侯之子?你被騙了——”他瞥了阿箬一眼,既是在埋怨她為何如此好騙,又是在心疼她居然被騙,“雲墟……這道號是誰起的,難聽又做作。他過去是叫王二牛,家住某個偏僻鄉村,生下來有沒有異象我不知道,但他是直到成年才正式跟著我修習仙術。在那之前他是個鐵匠,打鐵是個好手。某年我偶然路過他生活的村寨,因機緣巧合與他結識。他說他羨慕仙人能夠長生不死,希望能跟著我修道,我順手便收了這個徒弟。”

阿箬暗暗含笑,能夠聽到性情清冷的聆璿君一口氣說這樣多的話,不枉費她一番籌謀。

那卷記述雲墟真人生平的書卷,是阿箬在祁峰藏經閣中某個角落裡發現的。能被她的書籍自然是凡書,凡人記述雲墟真人難免會用誇大溢美之詞,作者不曾親臨雲墟所在之年代,又無法來到浮柔島考據求證,自然隻能憑著自己的想象胡編亂造。

阿箬在見到這本書時就猜到書中內容多半是假,但她還是要將書中荒誕可笑的內容說給聆璿君聽——為的就是能像現在這樣,引得他來反駁,在反駁中吸引他的注意。

“原來如此……”阿箬含著笑點頭,“我又見那書上說,雲墟……王二牛真人他道術初成後,便負劍雲遊四方,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曾劍斬唳山邪魔、蕩平東原魑魅、出海手刃巨蛟,還曾在十二妖神圍攻之下從容全身而退,威逼妖王立誓不傷東海一線百姓。”

聆璿君麵無表情的開口:“他的確經常行俠仗義。”

阿箬一愣。

“不過他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娶妻。”

阿箬慶幸自己之前沒有在嘴裡含一口茶。

“我傳給二牛他的道術對元陽沒什麼要求,也不需要刻意壓抑人欲,所以二牛他終生都在為尋覓一美貌道侶而不懈努力著。他還是凡人的時候沒有妻子,他說是因為見識淺薄的女子欺他少年窮困,不屑下嫁。後來他跟著我學道法,首先學會的便是點石成金之術。但幾百年過去,他還是未曾覓到合乎心意的妻子,他又怪我妨礙了他的姻緣,因此我傳他的劍法他還沒學透,就氣鼓鼓的背著劍出走了。那年頭神魔大戰在即,四處都不安穩,他憑著我教他的東西,倒也做了不少好事,不過每回救完人之後,總要看看他救下的那群人裡有沒有美人,如果有美人,就眼巴巴的過去套近乎,等著對方說:小女子無以為報,願以身相許。”

阿箬嘴裡沒有含茶,但她被自己的口水嗆著了。

“然而他等到的永遠都是:小女子無以為報,願來世結草銜環,以償恩人情義。”聆璿君語調平板的回憶著自己首徒昔年的“悲慘”經曆,“後來二牛他逐漸意識到了,種族不該卡得太死。他問我,人與妖是否生來對立?我說不是,兩方鬥到如今水火不容的地步純粹是造化捉弄;他又問我,妖是否全都罪無可赦,人是否各個純善無瑕?我說:你自己就不是個好東西,人善不善良你心裡不清楚麼?他大喜,說師父我悟了,然後就去了妖精聚居的翬羽城,說他肮臟的內心需要純潔溫柔的女妖度化。”

“所以他後來和十二妖神結怨……”

“是因為他發現翬羽城中貌美無雙的妖王——”聆璿君一字一頓,“是、雄、的。”

阿箬再也繃不住,伏地大笑了起來。

聆璿君不知她為何發笑,好奇的盯著她看了一會,在她的笑聲中不自覺的勾了下唇角。

七千年前的他其實並不喜歡離群索居,首徒傳道,正是為了能夠聽人歡笑悲哭的聲音。隻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太多,滄海桑田變幻,他的目光便也逐漸黯淡。阿箬的笑聲讓他恍惚間想起了七千年前明媚的晨光,與鮮活的故人。

“那他降服海蛟,奪得浮柔島的事情呢?這總是真的了吧。”

“我那時活膩了,想找個地方睡一覺,他興衝衝的跑過來說在東海之上尋到了一處靈氣豐茂的所在,用來給我養老再好不過,就是附近常有海妖徘徊,他去把那些海妖給清理了。可我等了將近百年他都沒把海妖清完,乾脆自己找地方睡過去了。”

“書上還說他前往上洛城,麵見當時的帝王,指點他治國之道及養生之法……”

“哦,缺錢了,去人皇那裡坑蒙拐騙一番而已。”

阿箬來到浮柔島後就逐漸意識到了真正的修仙之人未必就如凡人傳奇故事中那樣無所不能有高潔優雅,但一切的揣測都比不過聆璿君的敘述來得直接,不食煙火的這些人也會有貪嗔妄念,也會有無可奈何。凡人對仙門一切美好的假象如砂礫堆成的閣樓,阿箬除了哭笑不得外,一時間竟不知該在臉上擺出什麼樣的表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