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小魚成舍正(2 / 2)

古代小戶女 竹筍君 10797 字 9個月前

婦舍的環境比保和堂差多了,隻有保和堂一半大不說,裡頭的房間雖然多,但間間都很小,生產房隻能放下一張大床,再站幾個穩婆就沒地兒了。

更吃驚的是,這裡頭給賽神仙住了許多年,雖然人已經仙去,房子又給範大人又搗鼓了一番,但還是有許多賽神仙留下的痕跡。

張知魚的這間屋子,也用屏風隔開做了內外室,內室放了張床,外室隻放了套桌椅。

就這點兒東西,差不多已經把屋子擠滿了,丹娘她們的屋子也是這樣。

但不一樣的是這間房子的地上還有個灶,據說是用來放鼎煉丹的,後來大夥兒覺得多個灶眼燒水也方便,便沒拆了,仍留在這兒。

張知魚年紀小,還是未來舍正,大家便把這個房間留給了她,隻這會兒外室的桌椅已經被娘子們送來的瓜果花糕淹沒了大半。

張知魚還以為是婦舍的娘子們送她的,心說果然外頭說的不能當真,阿公怎到了歲數人不曾縮,膽子倒先縮沒了。

丹娘看著也羨慕,道:“裡頭我先前瞧著還有紅魚!”

紅魚,也就是錢。

這錢串子立即便犯了病,拉著丹娘樂滋滋地在裡頭數花兒朵兒,謙虛道:“大家破費了,這魚不便宜,還是叫娘子們拿回去罷。”

“想得美!”丹娘笑:“少惦記舍裡的窮娘,這是你往日治過的婦人送來的。”

婦舍裡彆說給她送東西了,就是能不能接受這錢串子都得打個問號。

張知魚這才恍然大悟,但不是就不是,是她的就成!

張知魚坐在凳子上數得兩眼放光,丹娘覺著有些傷眼,便跑過去偷偷關了門子。

*好學之心

張知魚渾然不知,還哦哦哦地在椅子上驚歎,這個魚乾兒一看就是豆娘做的,高大夫可愛吃了,這個蒸餅聞著味兒就知是橘娘的,正宗河南道的味兒!

一時見著一個小包裹,拿起來一看,見裡頭裝的是一方小印,猛然想起來還沒拜龍頭,便問:“史舍正呢?”

丹娘看著這方印,也回過神來,道:“先前兒她說讓也帶你過來等著。”一看時候,已經過了一炷香|功夫,便覺大事不好——該不會史芹娘想給魚姐兒一個下馬威吧?

忙跑出去想找人說話兒,不想這一找婦舍險翻了天,竟然到處都沒有史芹娘的影子,連史家都人去樓空,房子空蕩蕩的一片。

外頭吃茶的娘子些險給嗆死,忍不住嘀咕:“該不會是通判瞧著芹娘保胎有方,給人擄走了吧?”

有知道些官場事的男子咂嘴一歎:“姑蘇的大夫莫非死絕了不成?再說哪有連著一下子擄的,這般做派倒不像去做穩婆。”

倒似舉家遷徙,不想在南水縣待了。

不管怎麼說,小張大夫成舍正已是定局,眾娘子抓心撓肺地想知道史芹娘的去處,若真給人擄走了,大夥兒還能一起想想法子救人,當即一哄而散,各自派了人出門打聽。

郊外,一艘小船正往姑蘇慢慢駛去,裡頭坐了三男兩女,包著頭巾的婦人懷裡坐了個四五歲的小男童,正乖乖地看著阿婆道:“阿婆,我們不能不走麼?”

史芹娘拍拍孫兒的背,笑:“有阿婆在,咱們在哪兒都能活。”

若說這麼多年看著張知魚行醫救人,她心中沒有震動,這是不可能的,史家險些滅門,不就是因為她祖母的剖腹術麼?

史母晚年時,她已經跟老太太不親了,甚至跟著娘在南水縣連祖母死都沒回去過。

但捫心自問如今她的一切,也不能說沒有史母幫忙,史芹看過史母留下的醫書,但從沒有把這本書當真過,她沒有,史家也沒有。

忽然有一個人,用和祖母一樣的法子,救了一個又一個產婦,甚至揚名江南道。

史芹也是個頂要臉麵的人,想到這事兒,這一月嘴裡的泡就沒好過,但讓她伸出自己的臉兒被人打,那是不可能的。

有手藝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餓死,便是她不在婦舍,也會有人請她上門保胎,姑蘇寧通判的夫人慕氏早前便請她去府中做個嬤嬤,專為府裡娘子們保胎,往後也能在寧家榮養。

雖然不用簽賣身契,但總歸是在彆人家裡頭做事兒,芹娘也有些不願,但當時話都說了,此時反悔豈不是叫人恥笑,還不如提腳去了姑蘇過活兒,這地方不比南水縣有做頭?

史芹娘究竟有沒有做壞事,這事兒成了一樁懸案,南水縣的樂子多,這事兒過得三五日風頭便消了下去。

這頭張知魚稀裡糊塗地成了舍正,拿著小印跟著丹娘去了衙門登記後,一連幾日都是懵的。

好在來婦舍的產婦逐漸又多起來,張知魚給婦舍裡的娘子嚇了幾回,立刻就將注意力轉回正事上。

她發現婦舍的諸多穩婆很多都不識字,甚至對醫理一竅不通,不識字這個還好說,多教教怎麼也能認幾個了。

就說柳兒和桂花,如今在外頭忙活,又有巷子裡念書的小夥伴時不時地教她們,現在也能認得些字了。

不說會寫,一直堅持每天認幾個字,幾年下去日怎麼也能認得些,便是以後自己看書不懂,也知道怎麼問人。

張知魚這方麵跟她爹張大郎一樣,都是個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實誠人,自覺自己做了舍正,少不得教她們一些醫理,以後便是她不在南水縣,娘子們看病也多少方便些,當然大家能賺的錢也更多了。

婦舍的娘子們都很高興,她們不是以前在婦舍裡賴著吃空餉的那種關係戶。穩婆是下九流的行當,彆人要你時自然捧著你,不要你時就是多嘴多舌的三姑六婆,三姑六婆在婚嫁上都是往後排的人,所以家中有點錢的人都不願意女兒做這個。

婦舍如今的穩婆,大多數都是從鄉裡選上來靠手藝吃飯的窮苦人,對窮人家來說,這些微末技藝都是保命的金貴手段,所以儘管做穩婆不是一門容易被人看得起的營生,但要學高也是很難的。

哪個婦人不生孩子?厲害的穩婆就是要比一般的穩婆多幾倍的好飯吃。

所以一個地方的穩婆,若不是師徒,很少有人願意對外傳授自己的技術。張知魚看了幾天心中也有數了——儘管都是婦舍的人,但本事可以說天差地彆。

有的娘子一月都碰不到一回孕婦——就算錢少,彆人也不敢給她們瞧。像丹娘這樣的好穩婆,每日就沒個停歇的時候。

能夠有不要錢的學習機會,大家都很高興,畢竟婦舍也算是官方的地兒,年年都有考核,每年在婦舍裡出生的孩子超過一個數,就得縮減規模了。

婦舍縮減規模,自然也就養不起這許多穩婆,手藝排在最後的就得回家吃自己去,所以能學習進步,對大家來說已經稱得上天大的喜事,就是以後不能留在婦舍,出去也不會餓死。

張知魚看著屋子裡亮晶晶的眼神笑:“我看舍裡也有許多藥材,娘子們認得的,我寫了字貼在上頭,有空去多看,看得多念得多了也就能認得了。”

她教夏姐兒最開始也是這麼教的。隻這小猢猻打小就精,學一個字倒得用三顆糖去賠她!

婦舍的娘子就用功多了,張知魚得空就跟她們說些醫經,整個婦舍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張知魚看著忙碌的婦舍,心說,若能堅持幾十年,這裡也可以成第二個保和堂呐。

若是往常,趙掌櫃準得苦著臉找些事說,不讓她把本事交出去,隻這兩年他已經想發到蘇州府去了,準備等趙聰再考一場,便在那邊兒開家分鋪。

一個誌不在南水縣的趙當家覺得——你們想發就發吧。

張知魚如此一連忙了幾日,心頭又掛記灶火隊的事,好容易抽出空去顧家逼問慈姑。

李氏和沈老娘便喊住她問:“裡頭怎個說法?你這孩子去了幾日也不跟人說說過得好不好!”

張知魚笑:“婦舍的娘子相處起來都很容易,大家都很很有求學之心。我正教她們看病,大家日日在院子裡學字認藥材,看著跟保和堂似的。”

張阿公麵色複雜,長長地歎一聲,看著幾個嘻嘻哈哈的女娘,道:“怎這個家的女娘就沒有求學之心呢?”

這話兒劍指兩個瘟豬兒。

水姐兒和夏姐兒都沒什麼念書的天賦,一個日日打算盤,一個上天入地地找些禍闖。

張阿公雲,一個都不像他老人家——活脫脫的江南文傑!

兩瘟豬兒正手牽手跟月姐兒和花妞跳大繩,一聽這話兒,立時便安靜如雞,同手同腳地收了繩子,腳底抹油想要開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