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日理萬機,朝事繁忙,這麼多年過去了,不記得也是正常的。隻有臣妾,看著他們這些小蘿卜頭,一個個地長大成人,二十幾年就這樣過去了,現在想來啊,好多事還仿佛發生在昨天。”皇後唏噓道。
興德帝點頭,沉默稍許,歎道:“老大很多地方不錯,就是出身太差,離京太多年了。”
皇後怔了片刻,笑著道:“若是不離京,武親王又怎麼會建下如此功業呢!正所謂禍福相依,誰也說不清楚。”
興德帝含笑應是:“皇後說得有道理,是朕著相了,幸虧他去西北曆練了幾年,不然又要像他幾個弟弟這樣不成器。”
皇後忙替其他皇子說好話:“陛下此言差矣,榮親王赤子之心,辦事認真,中山王聰明,就是太年輕不夠沉穩,假以時日,定能獨當一麵。蜀王雖年紀小,卻是孝順知禮的。幾位皇子哪個說出去不讓人羨慕啊?”
“皇後,你可真是自家人看自己人,怎麼看都順眼,被你這麼一說,倒成了朕太挑剔了。”興德帝哈哈大笑。
皇後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道:“他們幾個確實都是好孩子。”
被皇後這麼一打岔,話題從武親王身上轉開了。聊了一會兒其他幾個皇子,夫妻倆又說起了今年過年的事。
因為先前的戰事,興德帝無心過年,這個年準備得比較簡單,雖然現在邊關傳來了好消息,但再過幾個時辰就是除夕了,想要熱熱鬨鬨地大辦一場也來不及了。而且因為打仗,花了不少銀子,國庫空虛,想花錢,興德帝也沒錢可以花了,隻能從簡。
興德帝在皇後宮中呆到了亥時方才離去。
將皇帝送走後,皇後返回寢宮,悠悠歎了口氣。
餘嬤嬤輕輕給她捏了捏肩:“娘娘歎什麼氣?明日就是除夕了,陛下怎麼來了又走了?”
其實可能是麗貴妃這事帶來了不小的陰影吧,加上這段時間朝事緊張,興德帝已經很久沒臨幸妃子了,隻偶爾到皇後宮中稍坐片刻便離開。
皇後輕輕搖頭:“可能是還有事吧。”
說到這裡,她靜默了片刻忽地道:“陛下似乎是想將武親王過繼到本宮名下。”
餘嬤嬤吃了一驚:“娘娘此話當真,陛下可是認真提了?”
皇後苦笑:“他倒是沒正兒八經地提,隻是順口說了一句,老大哪裡都好,就是出身低了一些,離開京城久了一些。今日這種情況,他特意跟本宮說這個,是什麼意思還不明顯嗎?”
餘嬤嬤震驚不已,不知道怎麼開口,主仆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為難和猶豫。
皇後這把年紀生不出兒子了,本來隻想收養七皇子的,七皇子的年齡和生母的身份,哪怕記養在皇後名下,也注定了他不會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可自事發到如今,快兩個月了,興德帝就像忘了這個兒子一般,從未曾提起過一句。皇後和伺候的宮人也怕觸怒興德帝,不敢在他麵前主動提起。
也就是皇後關照了幾句,不然根本沒人管七皇子。
不過七皇子身體倒不錯,喪母父不管,兩個月過去了,身體還是很健康,也沒生過病。
就衝他這健康的體魄,皇後就有些心動,畢竟哪怕是皇室精心撫養,小孩子的夭折率還是很高,十個中有四五個都長不大。
可誰知,她還沒來得及向興德帝表達這個意思,興德帝先給她弄了道難題出來。
“那娘娘是怎麼想的?”半晌,餘嬤嬤問道。
皇後無奈地歎了口氣:“武親王如今軍功赫赫,手握大權,記到本宮名下也不過是名義上的,哪有什麼真的母子情份呢?”
武親王都二十幾歲,做了父親,早過了需要母親的年紀。而且他已經離京九年,跟皇後之間也沒多少情分可言。
興德帝需要的不過是她的身份罷了,一旦將武親王記在她名下,那武親王就是嫡長子,誰也越不過他,他將名正言順成為儲君的不二人選,力壓榮親王一頭。這樣一來,身為武親王名義上嫡母的皇後,也不可避免地將卷入這場奪嫡風波中。
皇後本來是不樂意摻和到這種事中的。
這些年她打理後宮,公正無私,對妃子和皇子們都一視同仁,幾個皇子也比較尊重她這個嫡母,陛下也很敬重她這個發妻。反正她也沒兒子,誰登基對她來說都一樣,沒太大的差彆。
可一旦將武親王過繼到她名下,她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的大好局麵將改變。不光是她,她的娘家徐家也要卷入到皇子們的鬥爭中,被迫站隊。
輸了,她和娘家恐怕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贏了也得看以後武親王領不領她這份情,到底不是從她肚子裡爬出來的,也沒撫養過他,武親王上位後未必會領這份情,說不定還會忌憚徐家。若是武親王幾歲的時候,陛下提這件事,皇後定然心動,願意搏一搏,但現在武親王都二十多歲了,根本養不熟。
怎麼看,這都是極為冒險的一件事。
“可是陛下既有此意,若是娘娘不答應,陛下恐怕會生氣。”餘嬤嬤提點道。
皇後揉了揉太陽穴,苦惱地說:“本宮知道。可你以為其他皇子就是省油的燈嗎?你覺得常山王和麗貴妃的事真是巧合?”
餘嬤嬤怔了一下,輕輕搖頭:“不像……可萬大人不是什麼都沒查出來嗎?”
皇後輕嗤:“萬永淳那老狐狸,誰知道他是沒查出來,還是不敢查呢?”
雖然至今沒查出死去那個宮女小琴的幕後之人是誰,但也不外乎是宮裡這幾位,跟餘下幾個皇子也脫不了乾係,能將爪子伸到皇宮,將麗貴妃和德妃都拉下了馬,一口氣廢掉兩個皇子,最後還什麼都沒暴露,這人定然不簡單。
所以皇後才不想淌這趟渾水。她什麼都不做,不管哪個皇子登基,最後也封她為太後,隻是可能待遇各方麵不如下一任皇帝的生母罷了,但隻要她不生事,安安穩穩過完下半輩子也應該不成問題。
為此,她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現在卻要前功儘棄,叫她如何甘心。
餘嬤嬤是最了解皇後想法的,沉默半晌道:“娘娘,陛下既然隻是隨口提了一句,也沒正式挑明,說不定他也在猶豫。咱們也不用著急,說不定陛下過陣子就打消這個念頭了,那倒成了娘娘你自己杞人憂天了。”皇後長長地歎息道:“希望如此吧!”
這段小插曲如同一粒小石子拋入水中,很快便沒了痕跡,除了興德帝、皇後和餘嬤嬤,再無人知曉。
***
因為在除夕夜的前一日傳來西北大捷的消息,這個年過得頗為喜慶,興德帝大肆封賞了相關的大臣,並下令讓武親王繼續追擊匈奴。而且因為喜慶的緣故,興德帝還提前解了中山王的禁足,讓他進宮團聚。
轉眼新年便過去了,立春後,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枝頭開始冒出嫩芽,漂亮的花骨朵也一個一個地冒了出來,到處都洋溢著春的氣息。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不光是對中原老百姓來說是希望,對匈奴也一樣。春回大地,萬物複蘇,他們可以采集野菜,放牧牛羊,打獵。有了食物,為了放牧,匈奴人也不會再南下搶掠了。
這場始於冬月初的戰爭總算徹底結束了。
興德帝下旨讓陝甘、河南等地的調兵返回駐地,對西北受難的百姓減免今年的賦稅徭役,又召武親王班師回朝。
聽到這個消息,周嘉榮的心就往下沉了幾分。
父皇對大哥的看重比他猜想的還要深,不然不會如此急迫地讓大哥回來。
大哥如今立下了戰功,在京城乃至西北都聲名鵲起,威望空前。而自己,雖然也偵破了幾起疑案,還了百姓一個公道,可比其大哥的赫赫戰功,遠遠不及。
他拿什麼跟大哥爭呢?
剛宣布讓武親王回京後,次日,興德帝又恢複了中山王的差事,讓他繼續到戶部當差。
旁人看了這情況,都會覺得是這次毛青雲籌措銀兩有功,加上武親王回京的大喜事,心情愉快,所以才恢複了中山王的差事。可周嘉榮卻看到,自己在如今幾個兄弟中,地位節節下滑,也就比還沒差事的老六好一些。
因為不知是誰傳出了風聲,現在民間有一種流言,說是穆家貪生怕死,這麼多武將,也不敢去抗擊匈奴,最後反而是武親王以親王之尊,挑起大梁,不畏生死,親自帶兵殺敵衛國。
由此穆家的好名聲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這場戰爭,老大老四都是得利者。老大因為大敗匈奴,封賞無數,還在民間獲得了不錯的聲望,甚至取代了穆家在北地的地位。老四的舅舅毛青雲積極籌措銀子和糧食,保證了戰爭的後勤供應,也獲得了興德帝的褒獎。
隻有穆家因此被削弱,被誤解。
沒有一個人提穆廣上朝請纓之事,即便有個彆知情者站出來給穆家辯解,也無人聽。
周嘉榮不相信無緣無故會有這種流言散播出來,他覺得這背後定然有人指使,讓劉青暗中探查。可消息已經不知道傳了多少手,根本尋不出源頭。
周嘉榮氣結,外祖父為了大齊,一生征戰,就一次沒有出征,便被潑了臟水,真的是太可恨了。這又不是穆家人不願意征戰,是父皇怕穆家坐大,不肯給他們機會。
但最可恨的是,他什麼都為外祖父做不了。
可能是他最近的動作多了一些,沒幾日,穆兆星便悄悄找上門來了。
“你怎麼來了?”周嘉榮將帽子丟在了桌子上問道。
穆兆星說:“你最近是不是在派人查散播穆家流言的人?”
周嘉榮抬頭看了他一眼:“沒錯,怎麼啦?”
穆兆星歎道:“祖父讓你彆查了,他老人家不在意這個,是非功過自有定論,不是幾句流言蜚語便能將祖父的半生功績抹去的。祖父半生風雨,不會受幾句詆毀的影響。”
周嘉榮哼了一聲:“那就任憑這些人抹臟水?什麼都不管?”
穆兆星有些無奈地看著他:“殿下,您心裡應該清楚這件事是誰所為。”
不是陛下便是武親王,穆家聲名受損,最得益的便是武親王。但武親王離京九年,母家又沒人,他還沒這麼大的能量,所以更大的可能,這件事的幕後主使是皇帝。
興德帝想借此打壓穆家,消除穆家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威望和好名聲,以便以後好對穆家下手。
周嘉榮聳了聳肩:“那我更要查,還要正大光明地查,這才符合我的性格。若不是怕給外祖父招黑,我還要揍這些胡說八道的人一頓。”
穆兆星聽完便明白了,周嘉榮並非不知內情。但他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衝動直爽護短,如今護國公被潑臟水,他若是無動於衷才不符合他的性格呢。
他這麼做,有替護國公鳴不平的意思,也是故意做給興德帝和大臣們看的。
明白這點之後,穆兆星鬆了口氣:“祖父還擔心殿下衝動,如今想來,是我們多慮了。”
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這話用在殿下身上再合適不過。自從看清楚了形勢後,殿下的成長可以用飛速來形容也不為過。
周嘉榮抿了抿唇道:“我現在沒辦法為祖父正名,但遲早有一日我會讓所有人知道,穆家並不是縮頭烏龜。你回去轉告祖父,不必擔心我,我心裡有數,不會衝動行事的,請他老人家放心。”
穆兆星站起來:“嗯,過陣子,武親王便要回京了,殿下做好準備。武親王正在風頭上,這段時間不宜跟其起衝突。”
周嘉榮扯著嘴角笑了笑:“放心吧,你回去轉告祖父,我知道怎麼辦。我還會給我大哥準備一份厚禮,保準做一個合格的弟弟。”
從西北班師回朝,因為帶著大部隊,速度很慢。直到四月下旬,春末夏初,方傳來消息,再過兩日,武親王的大軍即將進京!
興德帝接到消息極為高興,準備帶文武百官和皇室宗親,出城迎接武親王,以表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