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4(1 / 2)

元興三年,國庫的收入再次創新高,達到了三千八百萬兩。

多出來的三百萬兩銀子,仍舊是海關稅貢獻的。

稅收收入的持續增長讓滿朝上下看到了海上貿易的潛力,有些家族或親朋有經商的,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東南沿海地區。

不過較之這些官員的後知後覺,周嘉榮已經走在了前麵。

他回到坤寧宮,看著皇後書房中堆得高高的賬冊,挑了挑眉:“葉和通的賬本又送過來了?”

奚皇後笑道:“可不是,這是上個季度的賬冊,前陣子有點事,送過來就晚了一些。”

因為離得比較遠,葉和通就一季度送一次賬冊到京城,供皇後查賬,但這些賬目他要先整理之後才送進城,一般一季度的賬冊要五月才能送到,這次路上耽擱了一點時間,送來時已是六月。

周嘉榮隨手拿起一本翻了翻,複又放下,背著手,笑盈盈地說:“皇後可知去年國庫收入多少?”

奚皇後看了一眼周嘉榮臉上掩飾不住的笑意,有所猜測:“陛下一臉喜色,應比去年高出不少,怎麼也要多個幾百萬兩吧。”

周嘉榮坐到她對麵,輕輕捏了一下她的臉:“真是什麼都瞞不住你這個管家婆。”

奚皇後嗔了他一眼:“陛下表現得這麼明顯,臣妾想不知道都難。那陛下猜猜咱們織坊、繡坊和各個鋪子今年一季度的盈利?”

周嘉榮斜眼瞅著她:“瞧皇後這副表情,今年肯定比去年好,去年賺了三十萬兩銀子,今年五十萬兩吧!”

奚皇後哭笑不得:“陛下,臣妾是問一季度呢,不是問一年。今年一季度已經賺了二十萬兩銀子,若是按照這種勢頭,今年賺八十萬兩銀子應該不難。”

“這麼多!”周嘉榮訝異地挑了挑眉,要知道,他當親王的時候,一年的薪俸也不過一萬兩銀子而已,也就是說,這一年的商貿利潤抵得上他當親王一輩子的俸祿,而且還要多不少。

難怪當初禹昂雄和卜樂成白丁出身,卻能養得起那麼大規模的海盜呢,這海上貿易還真是賺錢,說是個不斷生錢的聚寶盆都不為過,朝廷過去那些年,真是錯過太多了。要早有了這顆搖錢樹,朝廷何至於年年喊著缺錢,沒銀子,戶部尚書天天哭窮?

奚皇後將賬冊整理了一下,說道:“其中大部分的收益來自於商船出海,最暢銷的乃是絲綢、瓷器、茶葉、繡品,此外還有一些精美的工藝品、首飾、珍珠等等。那些沿海的貴族、國王甚是有錢,據葉和通說,有時候一匹上好的絲綢都能賣出上百兩銀子,還不少國王搶著要,相較之下,棉布的利潤要低得多,但走量大,不少百姓都很喜歡咱們的棉布。”

棉布雖然賣得多,但利潤卻遠不及好瓷器、絲綢這些奢侈品,這是賣給普通人的產品,主要是薄利多銷,但價格也比大齊要高不少。

周嘉榮明白,說到底,貴族的購買力遠超平民,他們也更舍得花大價錢買各種珍貴的物品。但織坊和繡坊也不能放棄,一是因為織坊是薇薇她們那些無依無靠的姑娘的容身之地,二來,周嘉榮沒忘記,紡織業是工業的起步和開端。

“織坊和繡坊最近可有什麼新消息?”

奚皇後從厚厚的賬冊底下抽出一封信,遞給周嘉榮:“陛下請過目,最近有織娘發明了新式的雙人紡織機,效率能頂得上三個人一天的紡布量,還有一名織娘通過對紡織機進行改良,織出來的棉布更細膩柔順,適合做裡衣和夏天的棉裙,穿上涼爽透氣。葉掌櫃根據規矩,各自獎勵了她們十兩銀子,極大地提高了織娘們的積極性。”

“對了,聽說還有不少織坊、繡坊想到咱們這取經,購買咱們新式的織布機。”

說到這裡,奚皇後有些疑惑地看著周嘉榮。

成婚三年了,她還是覺得自己的丈夫像個謎一樣,跟她過去遇到的人完全不同。古往今來,史書上記載的哪怕是明君,處理完政務,不是遊山玩水便是廣納後宮,左右逃不過財色二字。

可他不一樣,對這些完全沒有興趣,處理完公務,其他的時間不少花在了織坊、繡坊,還有他們的商船上。若說缺銀子,那也不至於,近幾年,國庫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朝廷根本不缺銀子。而且賬上的錢,他也沒提走過一兩。

不過這樣也好,他們夫妻二人每天都有談不完的話題,雖然絕對多數都是關於生意的。

婚後的生活,比她曾經想過的還要好,兩位太後娘娘,一個賢惠大度,一個性子直爽,都是很好相處的人,從不刁難媳婦兒。後宮之中除了太妃們,也沒其他的妃嬪,這些妃嬪的生活都有每日的定例,完全不用她操心。

她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打理生意上。去年葉和通還在京城開了一家店,專門收各種奇珍,以運往海外賺取更多的銀子。

正思量間,她聽到了周嘉榮的話。

“他們若要,賣給他們就是,這又不是什麼特彆新奇厲害的發明,瞞不了多久的,不如敞開大門,大家相互學習。咱們的布匹是遠銷海外的,彼此之間並無競爭的關係,相反若是能大家齊心協力,做大做大,反而大家都受益。”

奚皇後回過神來,笑道:“臣妾就知道陛下會這麼說,已經吩咐葉掌櫃答應他們了。對了,還有一個事臣妾得向您反應,如今出港返港排隊的時間越來越長了,葉掌櫃前幾日來信說,四月咱們的一艘船返回汀州,愣是在海上等了七天。”

周嘉榮訝異地挑了挑眉:“怎麼這麼久?”

奚皇後苦笑道:“還不是來往的船隻越來越多,碼頭上要裝貨卸貨,都需要時間,這船一多,可不就得排隊。”

周嘉榮若有所思,不等他想清楚,外麵傳來唐樂焦急的聲音:“陛下,東南送來急報,台風來襲,多地受災,尤其是延平府和安涼府兩地受災嚴重,戶部工部吏部的諸位大人正在朝陽宮求見。”

周嘉榮蹭地站了起來:“朕去看看。”

奚皇後目露擔憂,到底沒多說什麼,隻是親自將周嘉榮送了出去。

周嘉榮來到昭陽宮,裡麵已經站了十幾個大臣。看到他,大臣們不約而同地住了嘴,行禮後,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了東南沿海一帶台風的情況。

周嘉榮仔細聽了一會兒,製止了他們:“諸位大人,台風現在可過去了?”

武承東搖頭:“消息傳到京城至少得七八日的功夫,台風應該早過去了。就目前所知的情況,這次台風的威力遠超從前,狂風暴雨下肆虐,延平府和安涼府受災極其嚴重,當地不少房屋被狂風吹倒,而且大雨還帶來了洪水,造成了一定的洪澇災害,災情具體是什麼情況,目前還不得而知。”

周嘉榮眉頭緊鎖,當即下令:“戶部與工部準備賑災一事,各派一名官員帶人前去賑災,若是延平府和安涼府的糧食不夠,就從江南調集一批糧食過去,先保證災民每天能吃上一頓飯,不至於餓死。其他的,派人打探具體的災情,再就受災情況製定新的賑災方案。”

過了幾日,更詳細的消息傳回了京中。

台風已經過去,東南沿海五府十三縣受災,其中最嚴重的是延平府和安涼府,兩府有數萬戶百姓的房屋倒塌,還有田地中的農作物也被肆虐的狂風和洪水衝走。

其他府縣受災雖輕一些,但也有不少家庭的房屋受損嚴重,隨時可能倒塌。

據各地方呈報上來的消息顯示,此次受災高達七八十萬人。

除了百姓,沿海的商戶受損也比較嚴重,尤其是還沒回碼頭,漂在海上的商船。就當前所知,有幾十艘商船沒能抵禦住狂風,沉入了大海,還有成百艘船隻進了水,若是運送瓷器的倒還好,那些裝著白紙、布匹、茶葉的船隻就慘了,這些商品被水一泡,品質大打折扣,海外挑剔的貴族不會要了,隻能便宜處理了,更有甚者,隻能全部丟了,可謂是損失慘重。

看著每日送上來的壞消息,周嘉榮的心情很沉重,在天災麵前,人還是太渺小,太無力了。

關於對受災府縣的賑災成了當前朝野上下爭執不休的話題。

如今國庫寬裕,不少大臣提議增加賑災的力度,給災民發銀子,省事又快捷。

但戶部不同意,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今天大手大腳的花了,他日彆的地方發生乾旱洪澇地震等等這樣的災害呢?大齊幅員遼闊,自然災害頻繁,隔不了幾年就會發生一次自然災害,隻是程度輕重不同罷了。

這回若是提高了標準,以後的賑災要不要也如此?標準一旦提上去,想降下來就難了,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彼此就這個吵得不可開交。

就在這時,周嘉榮發現久違的彈幕又出現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