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1 / 2)

Chapter6

海灘上,登島者們的情緒幾經變化。

從乍聞陌生人聲的驚愕與防備,到興奮激動於死亡詛咒被人突破而紛紛提問,再變成對珀爾海難遭遇的感同身受,從而敬佩且親近對方。

這些竟然隻發生在短短十幾分鐘內。

查林傑教授一貫言辭犀利,眼下也為憐惜珀爾而措辭溫和了些。

“蘭茨先生,你說得對。活著就能發現生活的美好,比如能見證曆史新發現。”

他突兀地提起了某項考古發現,“去年,在英格蘭北部新發現了一處古羅馬浴場遺址。在那裡挖出了貝殼,有蛤蜊的發光品種。

學者們推測古羅馬人可能一邊泡澡,一邊食用海鮮。一千九百多年前,老普林尼《自然史》中的相關記載,由此得到了實證。”

這話聽著沒頭沒尾,但結合前麵的談話能看出這是隱晦的安慰。

十幾分鐘前,珀爾提及了曾經與教父母一起食用發光蛤蜊的幸福時光。

查林傑教授的潛台詞:

逝者已矣,人活著總能獲得新的快樂。例如見證考古新發現就會愉悅,就是變相延續死去親人們的探索精神。

弗蘭克斯坦不由偷瞥了一眼查林傑。

沒想到啊!毫不留情當麵訓斥他的家夥,居然會拐彎抹角安慰人。

“謝謝您,查林傑教授。”

珀爾向查林傑頷首致意,表示她懂得這種迂回的安慰。“這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則很有趣的新聞。”

查林傑教授並不熟練於接受真誠感謝,他不自在地移開了目光。

珀爾仿佛一直都是通情達理,沒強迫查林傑教授口頭承認他的善意。

她主動轉移話題:“我在島上困了兩年半,外麵定是發生了不少日新月異的變化,還希望諸位彆嫌棄我問東問西。”

船長格蘭特至此已經接納了珀爾,登島小隊結束對魯濱遜小島的勘察後,肯定會捎珀爾一程回到大陸。

抵達智利後,珀爾是想坐尼亞號去歐洲或是其他安排,之後再另談。

尼亞號的航線不包括美國,下一此將在加勒比海島嶼停靠休整,然後順著墨西哥灣流與北大西洋洋流回到歐洲。

那些稍後再議,眼下先填飽肚子。

“其他事情等會再說,先用早餐。”

格蘭特船長邀請,“蘭茨先生,不如嘗嘗我自帶的黑麵包?但願你不介意它的口感完全比不過巴黎的麵包店。”

“非常感謝。”

珀爾其實沒多少興趣,黑麵包一點也不好吃。

但毫不猶豫就接受邀請,因為要演好被困海島兩年半對大陸食物產生的無限懷念。

“雖然我已經吃過早餐,可還請務必讓我嘗一小口黑麵包。”

她好似直言不諱,“我懷念它。小島雖然有前人移栽的作物,但是麵包、巧克力、咖啡與茶卻都成了記憶裡的味道。”

新人記者馬龍終於抓住開口示好的時機。

社交恐懼讓他沒能在一群人中交談自如。這不行,事關他的轉正獨家報道,必須要主動。

馬龍:“我帶了咖啡粉與土耳其咖啡壺、酒精燈。蘭茨先生,不如讓我請您喝一杯。”

珀爾一眼看出馬龍積極請喝咖啡的原因,勢必與記者職業有關聯,極可能想進行獨家采訪。

這不巧了嗎!

簡直就是送上門的機遇。

珀爾愉悅回應,“謝謝您的招待,那我就不客氣了。大家帶的淡水夠嗎?附近一公裡,有處小湖泊可以取水。”

馬龍主動勞動,“我來!”

格蘭特船長明白馬龍作為新人記者不易,他隨船出遊不是為了玩樂,而是要完成編輯部的任務。

給馬龍製造單獨談話機會,拿出兩隻空水囊。“不必取用太多,之後有需要再現取。”

珀爾接了其中之一水囊,領著馬龍前往小湖泊。

這條路不難走,沒有神出鬼沒的毒蛇,也沒有潛伏捕食的猛獸。

來到林間小路,馬龍終於壓下社交恐懼,一鼓作氣地說:

“不瞞您說,我在《倫敦時報》實習,必須有出色的報道才能轉正。蘭茨先生,您是否願意就荒島求生一事接受我的獨家專訪?”

珀爾等到意料之中的邀約,答應得爽快。

“當然可以。非常感謝你們的到來,讓我能重返大陸。我願意為您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幫助。”

話是如此,這種報道背後卻潛藏著無法預測的風險。

小島上百年前的死亡陰影是誰所為?

那把銀行鑰匙藏起了什麼秘密?

登臨魯濱遜小島的人,是不是會被可能存在的暗中勢力盯上?

珀爾對風險心知肚明,擔除非將登島小隊全部滅口,否則她兩年半的生活痕跡無法在短時間內徹底清除。

既然島求生經曆勢必要展露人前,權衡利弊,大大方方地公開是把話語權捏在手裡,遮掩反而更容易招致有心人的懷疑。

當機立斷,化風險為機遇。

既然注定會成為一段時間的新聞標題任務,就好好利用這股東風賺錢。

做人設要做全。

蘭茨先生為了紀念教父母,決定回憶布洛克斯夫妻曾經撰寫的探險手劄,將其整理出版。

設定中,布洛克斯夫婦的原版筆記毀於海難。

珀爾會在返回歐洲途中回憶複述出來,書名可以是《歐美人少的四十九個理由》或《作死小能手的四十九式》或《幫你規避探險中的四十九種風險》。

哪怕已經拾得稀有海螺,誰又會嫌棄錢多。未雨綢繆,多種賺錢方法總是好的。

珀爾答應後,又看似疑惑地提問。

“恕我直言,這種報道真能火爆嗎?它能成功幫助到您轉正嗎?小島上沒有特殊的事物,所謂的死亡詛咒極有可能是以訛傳訛。

島上的生活平靜到乏味,人們會喜歡看這種內容?或者,您想要搞些誇大其詞?”

“哦不!我的報道不會作假。”

馬龍不假思索地說,“蘭茨先生,請您相信這種報道會有很多人想看。相隔一百五十年,在曾經發生荒島求生奇跡的島嶼,再次有人上演魯濱遜式的奇跡,這是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

原來如此。

珀爾立刻抓住關鍵詞,推測出部分舊事。

島上被掘墓的魯濱遜,在兩個世紀前也發生了海難。他這座小島上荒島求生,而後順利返回歐洲後引發了極大新聞的熱度。

原主不知道這些,看來對大冒險毫無興趣。

有這樣的曆史背景,外加死亡詛咒的神秘氣氛加成,人們必然好奇第二個上演死裡逃生奇跡的人經曆了什麼。

珀爾預見到了將來“蘭茨先生”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走紅。

繼續套話,“對於死亡詛咒,你又怎麼看?我在島上兩年半,根本沒遇上奇怪的事。馬龍先生,你做為記者消息靈通,有沒有聽聞過什麼內情?”

馬龍不好意思承認消息靈通,他隻是在出發旅行去大英博物館前做過相關的資料,但因為年代久遠很難有靠譜的書麵材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