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 撒哈拉大鐵路(2 / 2)

“有了這條鐵路,非洲殖民地的糧食、肉類以及礦產,都會源源不斷的進入法國,有了這些物資,法國人才能把戰爭繼續下去,而且,帝國的援軍也能源源不斷的經過鐵路,進入法國,如果不是這條鐵路,帝國的非洲軍團,又怎麼能在開戰的第一時間,就抵達法國呢?”

袁世凱的話,讓段祺瑞深以為然的讚同道。M.

“確實是如此,這條鐵路軍事意義重大啊,就是……”

手指著高聳的鐵路橋,段祺瑞說道。

“慰亭你看,鐵路經過撒哈拉沙漠部分,差不多都是用這種高達十餘丈的木製鐵路橋建成,這樣的木橋,木梁很容易被摧毀啊,如果英國人派遣精銳分隊的話,很容易被”

在沙漠中修建鐵路,並不是說把軌道鋪設到位就萬事大吉的,要知道沙子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稍微風一吹,就可能把軌道給覆蓋住了,導致列車無法通行,為了避免軌道被風沙覆蓋,通過撒哈拉沙漠的部分路段,就采取修建高架橋的方式,讓鐵路離開沙子表麵,但這也導致鐵路施工成本大幅度上漲,而為了降低成本,帝國鐵路工程師們充分借鑒了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的經驗,采用了木架橋。

之所以用木材而不是用鋼鐵來建橋,主要是因為非洲中部有大量的森林,所需的木料可以就地取材。不但建造的工藝相對容易,而且與鋼鐵材料相比,造價也會更低,畢竟隻有伐木成本。

“哎呀,破壞了就再修就是了,修建木橋是很容易的……”

說話的是曹雲達,這個畢業於帝國陸軍軍官學校的陸軍上校,指著車窗外因為明顯弧度而映入視線中的木架橋說道。

“我有幾位同學就參加的撒哈拉鐵路的修建,他們說如果鐵路被破壞,重新修建也就隻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而且撒哈拉沙漠的自然環境也非常適合木架橋,雖然根據美國的經驗木架橋的壽命很短,如果不加維護,一般隻能使用20年左右。但是在撒哈拉,這裡的降水量很少,所以木架橋的壽命很長,根據他們的估算,壽命應該在40年左右。”

這倒也是事實,畢竟降水量少,木材腐朽的速度自然就非常緩慢。

說罷,曹雲達用讚歎的語氣說道。

“我聽說,在撒哈拉鐵路中最高的木架橋有足足超過63米的大橋,真的很難想象啊……”

其實,在北美如此高大的木架鐵路很常見,但是對於這些初來乍到的大唐軍官們來說,如此高大的鐵路橋確實非常罕見。

“帝國工程學發達可見一般啊!”

在這些軍官們不由發出一陣感歎聲,盯著車窗外的沙漠,聽著同僚們的讚歎道。袁世凱突然有一種感覺,或許早在十年前,帝國就已經處心積慮的在準備這場戰爭了,這座鐵路橋,可不就是明證嘛!

突然就像是想起一個笑話似的。袁世凱說道。

“法國可以通過中非大鐵路運輸物資,可是英國人可怎麼辦啊!他們的物資可是需要從印度和非洲往英國本土運輸的,但是無論是在印度洋還是在大西洋,都有帝國和法國的艦隊。英國人的商船隊怎麼能夠繞給他們呢?”

儘管他的問題有些杞人憂天,但確實,英國確實麵對著這方麵的困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