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海瑞(二)(2 / 2)

三個答案,都是不能。

責難無以成是。

道理,古人早就說透了。

林徽最後問道:“那麼,請問,海剛峰是否知道以上三點。”

這……

林黛玉道:“知道。因為他是海剛峰。”

“那麼,為什麼他還在那麼做?他難道不知道,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需要國家上下每一個人,特彆是需要大量的官員協調工作嗎?”

這……

林黛玉和林弘都答不上來。

林徽道:“這就是我要說的。至始至終,海剛峰都知道,自己踏入了皇帝的陷阱,他能活著,隻是出於成全皇帝寬容仁義的名聲的需要,實際上對國家全無好處。他根本就沒找對原因和對象,或者說,他很清楚真正的原因在哪裡,但是,他依舊把矛盾對準了隻是工具的嚴黨。”

把矛頭對準嚴嵩和嚴黨,就是海瑞的局限所在。

林徽道:“我從來不會小瞧任何一個人的智慧。更彆說,海剛峰考過了鄉試,單單這個舉人功名,就足以證明,他的學識、智慧,遠勝於我。”

說一句秒殺,一點都不過分。

“我都能想到的事,海剛峰會想不到?”林徽道,“其實從海剛峰斷案的準則,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海瑞的斷案準則?”林弘奇道。

林徽少不得給他科普一二。

海瑞雖然有海青天之名,其實並不擅長斷案。偏偏作為父母官,審理案件是他的工作之一。

所以海瑞的斷案準則就非常奇葩:對於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調查,而是“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

在爭產業的案件中,“與其冤屈小民,寧願冤屈鄉宦”;在爭言貌的案件中,“與其冤屈鄉宦,寧願冤屈小民”。

缺乏公平公正,跟他的青天之名,完全不符。

不過是林如海當年拿來的關於海瑞的卷宗中的一二案例,就讓林黛玉林弘和旁邊一眾丫頭婆子目瞪口呆。

簡直三觀碎一地。

林徽最後道:“這就是我不喜歡海剛峰的原因所在。斷案,最重要的是公平公正。不止是亡靈需要告慰,就是生者亦需要公平和公正,以保證自己最起碼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海剛峰的行為,實則與製造冤假錯案無異。

“海瑞的好名聲是怎麼來的?是因為後人修明史,往前朝頭上潑汙水,然後一點一點地吹出來的。後人瘋狂貶低前朝,作為明代一代權臣,嚴嵩自然被口誅筆伐,作為嚴嵩的政敵,海瑞自然被追捧。

“妹妹可知,即便嚴世蕃因為大不敬被處死、嚴嵩被餓死,可是嚴氏家族後人依舊在前朝做官?

“妹妹可知,嚴嵩後人,是到了本朝,才不得不改名換姓?”

林徽很喜歡包拯和狄仁傑,但是跟著兩位一比,海瑞根本就不夠格!

作者有話要說:有書友反應激烈,我就多說兩句好了。

在明代,嚴嵩的名聲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壞,因為明代文官都不是傻子,大家都知道,嚴嵩是替嘉靖皇帝背黑鍋。所以嚴家後人還有好幾位在明朝做官,而且做得很不錯。

大家如果去搜嚴氏後人的話,能找到相關的資料。

嚴嵩的壞名聲,是清朝的時候炒起來的,海瑞的好名聲,也是同時炒起來的。就是因為清王朝抹黑明朝的政治需要。嚴嵩的後人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改姓的。

這個大家有興趣的,也可以去查。

所以,海瑞的好名聲其實很有很大的水分。

紅樓時代,本來就是架空,原著裡同時摻雜著明代和清代的事情。

所以這件事就糅合在裡麵了。

明代是一個極其有趣的時代,如果把可以罵國家罵皇帝當成好時代的標準的話,海瑞其實已經生活在一個好時代了——如果是清王朝,早就被砍頭了,畢竟罵皇帝屬於大不敬的罪名——海瑞成為官場上的孤家寡人,沒人跟他來往,也很少有人聲援他,其實跟他本人的性格、行事有很大的關係。

當一個父母官,一個法官,在斷案的時候不講究公平公正,還非說自己是清流、正義的話,這樣的人,在古代官場基本是混不開的。

感謝在2022-02-25 10:23:33~2022-02-25 17:10:2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unny611989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