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海瑞(三)(1 / 2)

林黛玉非常糾結:“姐姐的意思是說……”

又當又立。

這個詞組,林黛玉在林徽的嘴巴裡聽到過好多次,林徽也曾經給她解釋過,所以她說不出口。

林徽道:“對於我來說,海瑞是一個怎樣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海瑞在明知道自己在麵對一群裝睡的人的時候,還企圖叫醒他們。他知道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嗎?他知道,但他還是在做徒勞無功的事。”

林黛玉道:“怎麼會是徒勞無功?那徐階又算什麼?”

“你是說,海瑞曾經要求退出內閣的徐階退回一半的田地?”

“沒錯。”

“那麼海瑞的依據是什麼?”

這……

林徽道:“這就是我要說的。官場有官場的規矩,國家也有國家的律法。海瑞當時右僉都禦史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巡撫應天十府,他沒有權力要求鄉紳退回田地。能張這個口的人,隻能是皇帝,或者是內閣。如果一條鞭法裡有明文,要求鄉紳退回田地,那自然兩說。但是一條鞭法裡有這樣的條款嗎?”

一條鞭法的主要內容就是:合並賦役,將田賦和各種名目的徭役合並一起征收,同時將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

具體條款也就三點:一,清丈土地,擴大征收麵,使稅賦相對均平;二,統一賦役,限製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三,計畝征銀,官收官解,使征收辦法更加完備。

林黛玉搖了搖頭,道:“沒有。”

她記得,父親曾經跟姐姐討論過稅製和前朝的一條鞭法,雖然那時候年紀小不太懂,但是她記住了。

一條鞭法裡沒有讓鄉紳退回田地的內容。

林徽道:“而且海剛峰在這個時候犯了兩個絕對不能犯的錯誤。”

“絕對不能犯的錯誤?”

“是的,一個是否定了土地私有製,一個是僭越。”

“海剛峰隻是年紀大了。”

他是個改革家,他隻是想做點什麼。

“我知道。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特彆是土地私有這種涉及國家根基的東西,更是容不得一絲差錯。不然,今日海剛峰可以以地方大員之名強令徐家退回田地,來日會不會更有更多的關於土地的強取豪奪?此其一。其二,說句不好聽的,也許再過的一千年,那時候世界上沒有了君主,土地私有製怕是依舊存在。”

不說彆的,就是放在林徽的上輩子,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還是寫進憲法裡的。

林徽道:“海剛峰想實現自己的改革理念,有且隻有兩條路,但是這兩條路,都被他親手斬斷。”

“兩條路?”

“是的。一個是通過科舉,進士及第,然後從翰林院開始,一步步走到內閣。成為內閣重臣之後,他就可以說服君王,借用皇權進行改革。”

但是海瑞沒有過會試,他中了舉人,想辦法謀了個教諭的差使,做出成績,然後被上官看重做了知縣。

沒有考會試,不是進士及第,就不可能進內閣。

這就是明代官場潛規則之一。

“另外一個呢?”

“另外一個,就是學黃巢,起兵造反。但是這條路,也在他上了那道罵皇帝疏,也就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的時候,被他親手、徹底斬斷。”

之前做父母官的時候,沒有遵循公平公正原則,沒有為民做主,已經把這條路砍得差不多了。這道罵皇帝疏送上去之後,徹底斷了這條路。

因為他在行文中以質樸忠臣自居,而且一來就說嘉靖皇帝的天資遠勝漢文帝,隻要稍微“振作”一下就能直追堯舜。

好話壞話輪著說,懟得嘉靖時怒時緩,這就是海瑞。

但是他時時刻刻不忘表忠心,就證明了,他始終沒有那個覺悟,也永遠都不是那塊料。

旁邊的方典儀都驚呆了,好半天才結結巴巴地道:“郡,郡主……”

這話……可不是您該說的啊!!!

方典儀都快哭了。

林徽忙道:“啊,抱歉,典儀,說得忘形,以為自己還在南國子監呢。”

江南文風盛,南國子監和南太學的辯論會之精彩,總是叫人流連忘返。

“南國子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